國畫初期多用絹,直到哪個朝代,才大量使用紙作畫

時間 2022-10-24 00:05:09

1樓:藍色殊俟

元代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

2樓:

確實是元 我剛剛在 天下貳做了任務就是這個問題

畫國畫用什麼紙

3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畫國畫用宣紙。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稱宣紙。

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不易變色。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效能。寫字、作畫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

少蟲蛀,壽命長。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擴充套件資料

1、畫工

畫家作品,可表現出作者成就。畫面的形象,就是畫工的具體,我們往往主觀批判該畫的好與壞,就是受畫工的影響最大。

2、書法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書法。國畫畫面上常伴有詩句,而詩句是畫的靈魂,有時候一句題詩如畫龍點睛,使畫生色不少,而畫中的書法,亦影響畫面至大。書法不精的畫家,大多不敢題字,雖然僅具簽署。

亦可窺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畫面上常見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畫家的印璽、題字者私章、閒章、收藏印章、欣賞印章、鑑證印章等。而各種印章的雕工、印文內容、印章位置,都在評介之列。

尤其古畫,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鑑賞家的印鑑,可佐真偽。

4、裝框

中國畫裝裱獨具一格,常見有紙裱、綾裱兩大類。紙裱較粗,綾裱較精。裱邊的顏色、寬窄、襯邊、接駁、裱工等都十分講究。

5、功力

從事書畫修養越久的人,他表現出的功力,初學者無法掌握。尤其是書法,老手多倉勁有力,雄渾生姿。國畫方面,其線條、設計、意景亦表現出作者功力。

所以人生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其作品往往較年輕畫家有不同表現,這就是功力。

6、佈局

佈局看來似是畫面的設計,其實是作者胸懷中的天地,從畫面佈局中表現出來。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地方甚多,最明顯之處就是留白,國畫傳統上不加底色,於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稱為留白的佈局。在留白之處,有人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

亦有讓其空白,故從佈局可見作者獨到之處。

7、詩句

字畫中的詩詞,往往代表主人的心聲。一句好詩能表現作者的內涵和學養,一句好詩,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8、印文

無論字或畫,常有壓角的閒章出現。所謂閒章就是畫面或書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時影響字畫甚大。

從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態,或當時的環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蓋在字畫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4樓:懶懶懶懶懶得起

畫國畫用紙為宣紙。中國字畫用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容易受水的是生宣,生宣加了礬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國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畫用紙在元之前以絹、熟宣紙為主。到了元朝,由於戰亂紙張供不應求,故不求精製的黃麻紙有了一定的市場。

與此同時,以元四家為代表的畫家進一步研究筆觸和墨色變化,因此開始使用生紙和半熟紙。倪雲林、黃公望二家,畫中線條如秋草,兩邊生毛,非粗生紙張,不能充分表現其作風。而王蒙的《青卞隱居圖》也正是採用了這種紙張。

《青卞隱居圖》為紙本設色,先用淡墨或溼墨進行皴擦勾描,之後再用濃墨或焦墨點劃。半生熟紙能夠實現墨色和皴法的繁雜變化,表現渴筆散鋒的力道,使得層次愈加分明。在實現卞山本身鬱然深秀、枝葉蒼翠繁茂的同時,大量枯筆、幹筆筆觸在畫紙上的體現則真實表達了王蒙在作畫時焦躁不安的心性。

《青卞隱居圖》作為一幅贈與同僚的畫作,為了表現閒適的隱居生活,其空間佈局規矩。尺幅較大而比例寬短。遠景重巒疊嶂,山峰仍是誇張變形但因寬短而顯柔和。

中景諸峰有捲曲,有瘦長,層層積壓,但因畫幅中一脈流水而充滿生氣。近景選用秀麗多姿的臨河之樹,幾乎不畫筆挺的杉樹,顯得安適平和,與左右兩邊的茅舍隱士相呼應。

5樓:起個名好難

中國畫用紙主要是宣紙,皮紙和絹等。宣紙又分為生宣紙、熟宣紙、半生半熟紙三種。好的宣紙具有棉、白、細、勻的特點,而且還要具有「發墨定筆」的特點(發墨指墨色在紙上生潤有色,定筆指筆痕清晰)。

生宣紙又按紙的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宣等幾種。一般情況是薄紙滲化速度比厚紙快。半生半熟宣紙則是指滲化能力介於生宣紙與熟宣紙之間。

擴充套件資料

繪畫國畫技巧:

1、勾:是工筆、寫意畫法的主要手法之一。「勾」在工筆畫中用的多一些。「勾」與「染」結合能表現出一些特定的內容,如人物的手、臉等;而山水畫中石頭的畫法,多是同「皴」結合使用。

2、擦:筆觸不清楚的叫擦。 「擦」是「皴」的繼續,是皴的一個補充,目的是讓畫面效果更加渾厚。

3、點:是以面造型的表現手法,寫意畫使用較普遍。工筆的點和染是分不開的,因此叫點染。寫意畫中的點叫點戳或點戳。

4、染:用來加強畫面效果。工筆畫及寫意畫均會使用,工筆畫較多。工筆畫中的染可分為勾染、烘染兩種。

6樓:匿名使用者

彩鉛可以在素描紙,水彩紙,彩鉛紙,列印紙等等紙上作畫,過的好壞,與繪畫者的繪畫水平有關,如果同一水平的話,彩鉛紙的質量效果是最好的,依次為水彩紙,而後的素描紙

7樓:匿名使用者

國畫有很多分類方法。一般從技法分寫意畫和工筆畫。寫意畫要用生宣紙;工筆畫要用熟宣或者絹來畫。

生宣紙也有不同特性,總體上講,水墨畫上去有滲化的特點,安徽涇縣的宣紙比較著名。熟宣紙是在生宣基礎上加工而成,不滲水,適宜畫工筆畫。

8樓:古風書畫裝裱社

如果畫水墨畫,應選擇生宣

如果畫工筆畫,應選擇熟宣

尺幅一般有三尺、四尺、六尺、八尺,還有將四尺豎對半分開就叫四尺對開,橫對半開叫斗方,等

9樓:天堂狗

國畫分寫意畫與工筆畫:

寫意畫,一般都是用的『生宣紙』, 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

工筆畫,一般都是用的『熟宣紙』,熟宣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可作工整細緻的描繪,可反覆渲染上色,適宜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表現金碧輝映的藝術效果。這種紙很好控制水墨的走勢,而且也可以把色彩用水來染開,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建議初學者多在熟宣紙上下些工夫,因為工筆畫是寫意畫的功底。

熟宣作畫容易掌握水墨,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故一般畫山水者喜用半生半熟的宣紙,因其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沁,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複雜豐富的筆情墨趣。

10樓:慕容v清風

那要看你畫什麼了,寫意用生宣,工筆用熟宣。宣紙可以在**上購得。

11樓:幽明_行者

宣紙,我國安徽省特產的一種傳統書畫專用紙,有生宣熟宣之分,生宣畫寫意,熟宣畫工筆

12樓:夢江南

寫意畫要用生宣紙,工筆畫要用熟宣或者絹來畫 。當然,現在也有在生紙上作工筆的畫家,一般都是功底深厚者,

13樓:謝芸

有生宣熟宣之分,生宣畫寫意,熟宣畫工筆

14樓:邱向民

宣紙,**產的都行。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要用半生半熟的紙。

16樓:睿兒

工筆用熟宣,山水用生宣或皮紙

17樓:馮z遠

畫國畫的紙一般都是用宣紙。

18樓:扣

我建議用半生半熟宣。生宣不好掌握,熟宣不透墨。

19樓:行遠齋美術工作

生宣、熟宣、夾宣、毛邊紙都可以用

20樓:匿名使用者

寫意畫要用生宣紙,工筆畫要用熟宣或者絹來畫

21樓:匿名使用者

宣紙,高麗紙都可以,效果不一樣

22樓:臺胤鬆乃

素描紙、宣紙、水粉紙

23樓:巴代初詩晗

宣紙:熟宣、生宣、半生熟

各有不同的用處,要仔細選擇

唐朝宣紙已經盛行,為什麼國畫在元朝才大量使用紙作畫

24樓:

宣紙的製作在元朝才開始普及

25樓:水墨太行山水

1,造紙是逐步發展的,受限於技術和原料的問題,工藝也是慢慢提高的,因此,不是說哪個時代出現什麼紙,就會迅速流行起來,在以前如廁都需要廁籌的情況下,紙是神聖而稀少的,並非每個人都能用的上。

2,相比各種硬紙板性質的紙張或者纖維不很細膩的情況下,絹作為高檔用品是長期流行的。

3,造紙工藝南北不同,並不是屬於全國同一種形式,隨著戰亂,南北經濟社會的交流,人才逐漸南移,造紙原料和工藝也在不斷變換,成本逐漸降低,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才會大量發展起來。

4,書法或者繪畫技藝的發展,也會促使尋找更加表現墨色的不同載體。

國畫的主要作畫工具是什麼?

26樓:閒擲葡萄

一、毛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效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

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二、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緻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髮,山水畫不宜用。

三、紙。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

四、硯。硯臺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

好的硯臺。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臺可以了,選擇硯臺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溼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臺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幹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晒、火烤。

五、顏料。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 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 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中國畫顏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為礦物顏料、植物顏料、金屬顏料、動物顏料、人工顏料,一般有:

石綠、石青、朱京、赭石、白粉、花青、藤黃等。

六、其它的還有:瓷質調色器具、貯水盂、薄毯、膠和礬、乳缽以及鈐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

如何畫好山水畫

27樓:匿名使用者

是畫國畫吧。我覺得畫國畫應和詩法同時練,練那種筆感。畫山水更多的是對山水的體味,那樣畫出來的畫才活……如果你不想這樣,只是想追求一種速成法的活,努力——臨摹。

或者當你臨了許多以後,你也會覺得到大自然中去體味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為什麼中國畫多用豎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豎幅山水國畫?

這個跟構圖和描繪的物件有關,也不完全是這樣吧。橫幅的或是見方的也不少哦 有人說中國畫千篇一律,為何收藏價值越來越高? 勤奮的司金夢 中國畫並不是千篇一律,他們各有各自的特點,每一幅畫,他們的創作背景,和內容都能反應出那個時代的特點。 東之美 只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數量越少,收藏價值才會越高。 洋德寶...

怎麼畫好國畫,怎麼畫好國畫

晨煜h閱生活 首先,國畫的底子應該是書法,而不是素描,切記切記。其次,國畫的韻味源自古典書卷之氣,而非現代時尚之氣,凡是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的,都不是純粹的國畫,那是徐悲鴻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進西方美術教學方式以後的才出現的,並且,當時引起的目的在於糾正並協助中國畫的傳統化教學,所謂 中學為體,西學為...

如何評價國畫,如何欣賞和評價國畫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hoticing 海浪沙河 欣賞和評價以齊白石的 六法 為準。國畫的優劣的標準是南齊謝赫在 古畫品錄 中歸納的 六法 這是千百年來被繪畫界和書法界所公認的。哪六法呢 一曰氣韻生動 二曰骨法用筆 三曰應物象形 四曰隨類賦採 五曰經營位置 六曰傳移模寫 氣韻兼力 格制俱老 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