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馬的創作背景,洗兵馬的介紹

時間 2025-04-28 20:10:05

1樓:清拉公尺

1.創作背景: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幾經奔波,往來於鄜州、長安、鳳翔間,《述懷》等詩已詳言。

至德二載九月,官軍收復長安,十月杜甫攜家隨肅宗返回長安,仍任左拾遺,乾元元年六月,杜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陽,這段時間兩京相繼克復,平叛捷報頻傳,杜甫認為勝利在即,就寫了長詩《洗兵馬》,希冀早日結束戰亂,洗淨兵甲永不復用。

2.原文: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鑑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汪首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禁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

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複用張子房。

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鬚眉蒼。

徵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複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幹,布穀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

3.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

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

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困襲數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禪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樓:樺南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幾經奔波,往來於鄜州雹做、長安、稿吵鳳翔間,《述懷》等詩已詳言。至德二載九月,官軍收復長安,十月杜甫攜家隨肅宗返回長安,仍任左拾遺,乾元元年六月,杜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陽,這段時間兩京相繼克復,平叛捷報頻傳,杜甫認為勝利在即,就寫了長詩《洗兵馬》,希冀早日結束戰亂,洗淨兵甲永不復用。與此同時源敬衡,杜甫也以暗喻的方式表達了對朝廷的弊政的不滿和反感,因此,此詩有著鼓舞和警惕的雙重功效。

洗兵馬的介紹

3樓:函流

《洗兵馬》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於乾元二年(759年)春二月,即長安和洛陽收復之後、唐軍兵敗相州之前,作於洛陽。當時平叛戰爭形勢很好,大有一舉復興的希望。

所以詩中有很多欣喜願望之辭。此詩共有四轉韻,每韻十二句,自成段落。全詩聲調回轉而巨集亮,詞句曲折壯麗,有客觀描述,有浪漫誇張,極抒喜悅之情,不同於杜詩的「沉鬱」風格。

同時大量使用對偶句,工整貼切自然;多用典故,精當準確;聲韻流轉平仄互換,頓挫有致。王安石在選杜詩時,將這首《洗兵馬》標榜為杜集中壓卷之作。

兵馬俑的歷史介紹,秦兵馬俑歷史背景

冷承允 兵馬俑兵馬俑是屁兵馬俑是陪葬秦始兵馬俑是陪葬秦始皇的陵墓兵馬俑是陪葬秦始皇的陵墓的 他一顆他一開始是以他一開始是秦始他一開始是秦始皇的軍地軍隊後來又是秦始皇軍隊 後來又是秦始皇死後 那些g那些軍隊給親屬黃皮那些軍隊給秦始皇陪葬的人 秦兵馬俑歷史背景 夢飄冰飛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

秦始皇兵馬俑的簡介,秦始皇兵馬俑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概述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 秦始皇陵兵馬俑 史書記載 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

《秦兵馬俑》是怎樣具體介紹兵馬俑神態各異的,再仿寫一句

初學語文 仔細觀察,它們神態各異 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 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幹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 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仿寫 有的面帶微笑,神采飛揚,好像剛剛打了勝仗 讀句子,再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