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筆從戎的意思,棄筆從戎的解釋

時間 2025-07-07 16:00:06

1樓:職場的小娛樂

投筆從戎指扔掉筆去參軍,比喻文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最早出自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尺咐。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

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後局鬧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投筆從戎」。

投筆從戎的典故

班超是東漢乙個很有名氣的秀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檔案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

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

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陵臘純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2樓:麻煩的小糰子

棄筆從戎。釋義】

這則成語原指班超扔掉清或筆投身於軍事的故事,後來用於形容文人從軍、棄文就武。

語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答旦伍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

大丈夫無他志略,尤當遲做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棄筆從戎的解釋

3樓:仰南萍

棄大世筆從戎的解釋猶投筆 從戎 。謂文人棄文就武。 唐 張鷟 《遊仙窟》:「蜀 生 狡猾 ,屢侵邊境。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詞語分解 棄筆的解釋 猶言耐鎮投筆。謂放棄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

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棄筆;未見 陸機 之文,久同燒硯。」 參見 「 棄筆從戎 」。從戎的解釋 參軍投筆從戎詳細昌仿粗解釋投身軍旅。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二:「類此遊客子,捐軀遠從戎。」 唐 劉商 《贈頭陀師》詩:

少壯從戎 馬上 飛, 雪山童子 未緇衣。」 宋 陸游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

棄筆從戎的成語解釋

4樓:漢匠文化

【成語原文】:棄筆從戎。

標準發音】:qì bǐ cóng róng【繁體寫法】:棄筆從戎。

棄筆從戎是什麼意思】: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棄筆從戎成語接龍】:前功盡棄 → 棄筆從戎 → 戎事倥傯。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指棄文就武。

對應近義詞】:投筆從戎、棄文就武。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是誰

東漢班超 公元62年,班固被明帝召到洛陽做校書郎,弟弟班超也跟著去了。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檔案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 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 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於是,班超投筆從戎。公元73年,...

誰有投筆從戎的閱讀答案啊? 跪求 知道的人,速度。

知道自己位置的人。趙麗蓉死了。新浪網天跟上了多面帖子,以每面條計,餘人在同一時間裡呼喚著乙個人的名字,乙個類似農婦的老人。這使我們對自己時代的品位有了一點信心。讀讀這些帖子吧,它多少讓我們瞭解一點民心 您讓我想起我的外婆。您還原了乙個老百姓的樸實和幽默。您讓我們一眼就能識破做作。沒有文字遊戲,不用另...

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

司馬遷 張騫 班超 玄奘。張騫。班超。玄奘。出使西域。投筆從戎。西天取經。不知道關係。需要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 石榴話傳奇。張騫引入石榴,有一則傳奇佳話。張騫在西域安息國的住家門前,有一顆石榴樹,內原本缺水而瘦小乾枯,容張騫惜之,經常為它澆灌,幾年後長得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