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傳》翻譯,徐霞客遊記翻譯

時間 2022-03-04 18:50:04

1樓:城市秋天

一、譯文

他出行,只帶著一個奴僕,有時是一個僧人;一根柺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裝,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飢餓幾天不吃飯,能遇到什麼食物就吃什麼食物,並能吃飽,能徒步跑幾百裡。攀登陡峭的山壁,踏過叢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橫渡山谷,像拿繩索打水一樣。

敏捷得如同猿猴,強健得如同黃牛。把高峻的山岩當作床蓆,用山中的溪水飲食沐浴,把山魅、木客、猴子、大猿當作伴侶。昏昧柔弱的樣子,好像不怎麼會說話;可一旦和他討論辨析山水的脈絡,搜尋**各地的形勝,就突然變得能言善辯起來。

平常也未曾寫過華麗的文章,但出遊到幾百裡的地方,卻能靠著破壁枯樹,點燃松枝幹穗,拿筆快速地記錄,(寫出的東西)好像是記得清清楚楚的賬目,好像是高手畫的美麗圖域,即使是很會寫文章的人也沒法超過他。

二、原文

其行也,從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裝,不裹糧;能忍飢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走數百里,凌絕壁,冒叢箐,扳援下上,懸度綆汲,捷如青猿,健如黃犢;以崟巖這床蓆,以溪澗為飲沐,以山魅、木客、王孫、貜父為伴侶,儚儚粥粥,口不能道;

時與之論山經,辨水脈,搜討形勝,則劃然心開。居平未嘗鞶帨為古文辭,行遊約數百里,就破壁枯樹,燃鬆拾穗,走筆為記,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畫,雖才筆之士,無以加也。

三、出處

《徐霞客傳》第二段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徐霞客傳》是由明末清初文學家錢謙益所著散文,講述了明代一代旅行家徐霞客波瀾壯闊的一生。

二、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為後人留存了徐霞客的動人事蹟。作為一篇傳記文,文章並未對徐霞客的一生作詳細的描述,而是抓住最能體現傳主性格與成就,也最能打動作者心靈的事件來寫。

從文章所寫看,徐霞客是一個性喜山水、善遊山水、爭奇逐勝(攀登雁山絕頂可以為證)、重視親情友情、富於科學**精神的人。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一段,借王玄衝比擬徐霞客,對徐霞客的價值予以評價,見識高超。

三、作者簡介

錢謙益(1582—1664)明末清初文學家。常熟人。字受之,號牧齋,又自稱牧翁、尚湖、蒙叟、絳雲老人、虞山老民、聚沙居士、敬他老人、東澗遺老等。

2023年(明萬曆三十八年)中進士。2023年(清順治二年)迎降,授宮禮部侍郎管祕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次年稱病歸裡。

後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牽連入獄。出獄後居家,築絳雲樓以藏書檢校著述,祕密進行反清鬥爭。

他曾是明代東林黨魁,清流領袖,南明時卻依附馬士英、阮大鉞,後又事清,喪失大節,為士林所詬病。事後,他又支援和參與反清活動,與明遺民如黃宗羲、閻爾梅等密切往還,懺悔自贖,取得世人的諒解。一生博覽群書,精於史學,詩文創作在當時負有盛名。

所著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等。輯有《列朝詩集》。

2樓:匿名使用者

30歲的時候,母親讓他出遊。每年的夏、春、秋、三季出遊,秋冬天冷的時候,拜望長輩,把這當作常例。東南地區美麗的山水,像東西洞庭、陽羨、京口、吳興、武林。

浙西的徑山、天目,浙東的五洩、四明、天台、雁巖、東海落迦等山。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過兩三次的,有去過多次的,沒有隻去過一次的。

應該不是翻譯成英文吧...

徐霞客遊記翻譯

3樓:五三班的金

徐霞客二十八歲那年,來到溫州攀登雁蕩山。他想起古書上說的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看看。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只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怎麼能有湖呢?

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罷休,繼續前行到一個大懸崖,路沒有了。他仔細觀察懸崖,發現下面有個小小的平臺,就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系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岩石上,然後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到了小平臺上才發現下面鬥深百丈,無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帶,腳蹬懸崖,吃力地往上爬,準備爬回崖頂。

爬著爬著,帶子斷了,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不然就會掉下深淵,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斷了的帶子結起來,又費力地向上攀援,終於爬上了崖頂。還有一次,他去黃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

當地人告訴他有些地方積雪有齊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無法上去。徐霞客沒有被嚇住,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山坡背陰的地方最難攀登,路上結成堅冰,又陡又滑,腳踩上去,就滑下來。

徐霞客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一步一步地緩慢攀登,終於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驚奇,因為他們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經好幾個月了。

他還走過福建武夷山的三條險徑: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雲岩的千仞絕壁和接筍峰的「雞胸」、「龍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時,已是日頭將落,下山尋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懸的荊棘,「亂墜而下」。

他在中嶽嵩山,從太室絕頂上也是順著山峽往下懸溜下來的。徐霞客驚人的遊跡,的確可以說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遊記》一篇文章的翻譯

誰知道《徐霞客遊記》的譯文

4樓:形不動心動

早上下雨。走了十五里,路有分歧,馬的頭朝西向著台山(意思是他向西往台山去),雨過天晴,天色漸漸明亮起來。又走了十里,抵達鬆門嶺,山險峻,路很滑,我捨棄騎馬改為步行。

自從奉化以來,雖然翻越了好多座山嶺,但都是沿著山麓走的;到這裡迂迴地上升,都是在山脊上走。雨後天剛放晴,泉水的聲音,山上美麗的景色,迴環往復改變,翠綠的樹叢中山杜鵑映照著頭髮,令人忘記攀登的辛苦。又走了十五里,在筋竹庵吃飯。

山頂的地方隨處種著麥子。從筋竹嶺向南走,則是朝向國清的大路。適逢有國清的僧人云峰和我一起吃飯,說起從這裡到石樑,山勢險峻,路途遙遠,帶著行李會很不方便,不如輕裝前往,僱人挑著行李在後面。

我欣然同意這個提議,讓擔夫隨同雲峰前往國清,我與蓮舟上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走石樑的小路。走了五里,經過筋竹嶺。

筋竹嶺旁邊都是短鬆,老樹幹彎曲,根和葉子蒼勁秀麗,都是我們閶門好的盆景材料(盆中物這個詞不確定,我覺得是盆景)。又走了三十里,抵達彌陀庵。身邊都是高高的山嶺,深山裡很荒涼寂靜,怕藏有老虎,所以把草和樹木都燒掉。

泉水轟鳴,風吹著,路上沒有一個旅人。彌陀庵在萬山坳的低窪處的當中,道路荒涼且長遠,我正走到一半的地方,可以在這裡吃飯和住宿。

徐霞客遊記翻譯 快快!!!!!

5樓:匿名使用者

早上下雨。走了十五里,路有分歧,馬的頭朝西向著台山(意思是他向西往台山去),雨過天晴,天色漸漸明亮起來。又走了十里,抵達鬆門嶺,山險峻,路很滑,我捨棄騎馬改為步行。

自從奉化以來,雖然翻越了好多座山嶺,但都是沿著山麓走的;到這裡迂迴地上升,都是在山脊上走。雨後天剛放晴,泉水的聲音,山上美麗的景色,迴環往復改變,翠綠的樹叢中山杜鵑映照著頭髮,令人忘記攀登的辛苦。又走了十五里,在筋竹庵吃飯。

山頂的地方隨處種著麥子。從筋竹嶺向南走,則是朝向國清的大路。適逢有國清的僧人云峰和我一起吃飯,說起從這裡到石樑,山勢險峻,路途遙遠,帶著行李會很不方便,不如輕裝前往,僱人挑著行李在後面。

我欣然同意這個提議,讓擔夫隨同雲峰前往國清,我與蓮舟上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走石樑的小路。走了五里,經過筋竹嶺。

筋竹嶺旁邊都是短鬆,老樹幹彎曲,根和葉子蒼勁秀麗,都是我們閶門好的盆景材料(盆中物這個詞不確定,我覺得是盆景)。又走了三十里,抵達彌陀庵。身邊都是高高的山嶺,深山裡很荒涼寂靜,怕藏有老虎,所以把草和樹木都燒掉。

泉水轟鳴,風吹著,路上沒有一個旅人。彌陀庵在萬山坳的低窪處的當中,道路荒涼且長遠,我正走到一半的地方,可以在這裡吃飯和住宿。

回答樓主的補充問題:

這段文章總體意思就是記敘了徐霞客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徐霞客遊記概括,徐霞客遊記的主要內容

徐霞客遊記 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 雁蕩山 黃山 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 浙遊日記 江右遊日記 楚遊日記 粵西遊日記 黔遊日記 滇遊日記 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 徐霞客遊記 世傳本有10卷 12卷 20卷等數種...

徐巨集祖的《遊廬山記》的翻譯,遊廬山記(徐霞客) 原文及翻譯

原文 廬山據潯陽彭蠡之會,環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並海諸山多壯鬱,而廬山有娛逸之觀。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遊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

杜詩傳翻譯,杜詩傳 翻譯

朝桂沐 原文 杜詩字君公,河內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稱。更始時,闢大司馬府。建武元年,歲中三遷為侍御史,安集洛陽。時,將軍蕭廣放縱兵士,暴橫民間,百姓惶擾,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還以狀聞。世祖召見,賜以囗戟,復使之河東,誅降逆賊楊異等。詩到大陽,聞賊規欲北度,乃與長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