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為什麼叫石窟藝術的聖殿
1樓:滇緬玉人
重慶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巨集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儲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脊悔梁同側面展示了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中國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前型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櫻運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許多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對大足石刻寵愛倍加。
2樓:歲靈他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它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空哪陳,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始鑿於唐永徽年間,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褲晌組織做為文化胡虧鋒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樓:網友
簡單,藝術造詣,留存時間,儲存完好性。當然抓要是工藝,具體只有自己去查了,不好意思。
石窟藝術是什麼?
4樓:霓脦那些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可謂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這些綿亙千餘年的石窟藝術、凝結著民間藝人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財富。石窟是宗教藝術的一種形式,但它所涉及的範圍又大大超出了宗教與藝術,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歷史現實與社會變遷。
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使石窟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開闢了中國藝術史的新紀元,在中西文化不斷的交匯與融合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中國石窟藝術體系,這也使得石窟藝術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具一格,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
大足石窟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5樓:漫閱科技
總體觀之,大足石窟中的唐代造像雖然規模小、數量少,但造像精美,題材均為佛教內容。五代前後蜀時期,大足石窟已進入興盛期,現存五代造像之多,在全國首屈一指。至兩宋時期,大足石窟已達鼎盛,不僅數量在歷代大足石刻造像中最多,而且造像題材、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雕刻技巧和藝術處理嫻熟,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亦相當巧妙。
尤其到了南宋時期,無論在題材內容的豐富度和世俗化程度,或者藝術表現的寫實性和地方色彩,都是其他石窟的宋代造像所不能比擬的。特別是大足寶頂山石窟中的南宋造像,規模最大,題材內容最具系統性和完整性,在整個大足石刻中最具代表性,堪稱宋代佛教石窟造像之最。
石窟藝術是什麼?
6樓:漫閱科技
在宗教藝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文化特有的石窟藝術,它集建築、繪畫、雕塑於一身,儲存了大量古代的藝術珍品。石窟約在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由於統治階級提倡佛教,各地興建了許多石窟。
7樓:恭越首從筠
中國古代文化燦爛輝煌,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分佈廣泛,反映了我國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的佛教藝術。我國主要石窟有甘肅敦煌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四川大足石窟、樂山大佛等。
8樓:虞榆虞春雨
我知道乙個地方,被稱為東方藝術寶庫。那就是敦煌莫高窟,有機會去旅遊感受一下,在不久的將來,那座寶庫將會消失在茫茫的荒漠中,因為目前的科技保護不了壁畫的風化,許多都已經脫落消失了。
9樓:佘恩宰父沛珊
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
10樓:端泰釁青旋
中國自佛教傳入以來,在山崖上開鑿石窟,並在石窟中鑿出有關佛教和神話傳說的藝術。魏晉以來漸盛。
四大石窟的介紹
11樓:神降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請問,大足石刻有別於其他早期石窟的重要特點是什麼?
12樓:不昭抗高陽
石窟藝術傳入中國後,就不斷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可以說,大足石刻是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從這一角度出發,請問,大足石刻有別於其他早期石窟的重要特點是什麼?
更加中國化、世俗化、地方化。
大足石刻圓覺洞雕像有什麼特點?
13樓:北京創典文化
圓覺洞是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洞內石雕,刻畫細膩,造型優美,裝飾性強。袍袖飄帶輕柔宛轉,如絹似綢。
仔細看看仿木刻供案它是不能移動的,然而卻酷似木刻,質感很強,那跪在供案前的菩薩,是在地上生了根的。
兩壁的12圓覺及其連成一體的基座,它們是從沿內的岩石中剝出來的,整個圓覺洞就是一件鏤空的藝術品,它科學地解決了大型石窟的聲、光、水處理難題,令人讚歎不已。
聰明的雕塑大師在進口處的窟頂上鑿了乙個小天窗,日光從天窗斜射下來,正好照在窟內主像上,像舞臺上的聚光燈,巧妙地解決了採光問題。
大足石窟採取了什麼雕刻手法,大足石刻圓覺洞雕像有什麼特點?
漫閱科技 縱觀大足石窟藝術,其雕刻手法除少數採用圓雕外,大多是以高浮雕,淺浮雕 透雕 線刻等手法,刀法隨形體塊面的轉折和質感而變化多樣,神態表情的刻畫則依雕刻物件的不同,或含蓄,或誇張,或變形生動活脫。尤其是宋代造像,既依莊嚴妙相的粉本,又大量融入了世俗化 民間化 生活化的審美意趣,在以本尊為中心的...
什麼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 寶頂山 南山 石門山 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 五代,興盛於兩宋,餘緒綿延至明清,歷時千餘載,是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
龍門石窟有什麼藝術,龍門石窟的特色是什麼
易書科技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西魏 北齊 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全長1000多米,現共存佛洞 佛龕2345個,佛塔4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 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另有歷代造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