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與東坡肉主要內容,蘇東坡與東坡肉主要內容30字?

時間 2022-09-25 20:50:02

1樓:匿名使用者

蘇東坡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 任後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 貌,並增加了景點。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 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

他收到許多豬肉後 ,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 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 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後來此 菜流傳開來,併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佳餚,一直盛名不衰。

2樓:你我不是對的人

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東坡燜肉,因大詩人蘇東坡而來。宋哲宗元祐四年,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恰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蘇軾當機立斷,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幫助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候。

杭州的老百姓感謝蘇軾的恩德,過年時,抬豬擔酒,拿來給他拜年。蘇軾不肯收老百姓的禮物,於是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分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更敬重蘇東坡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品德,就把他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並流傳至今。

3樓: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一說為蘇東坡小妾王朝雲創制,蘇被貶黃州之際王為改善其飲食所創。東坡肉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

原型是徐州回贈肉,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4樓:窗隔花影也欣欣

東坡肉是蘇東坡在杭州任知州時發明的一道美食,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軟爛。

蘇東坡與東坡肉主要內容30字?

5樓:匿名使用者

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一說為其小妾王朝雲創制(蘇被貶黃州之際王為改善其飲食所創)),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6樓:木易子睿

被貶黃州過著山水田園生活,他不僅自戲稱「東坡居士」,而且當地一個很有趣的風俗現象——黃州的豬肉雖然很便宜,但當地人卻不屑一吃。於是,他買來一刀肉親自烹飪,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調料,用文火慢燉,創造出了「東坡肉」。

7樓:

東坡肉,杭州名菜,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制。製作方法:

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

8樓:

蘇東坡他在朝廷做官的時候,後來發現了錯被貶到一個地方去了,他就自己做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發現了東坡肉。

9樓:帳號已登出

東坡當時特別愛吃肉或,做肉,所以它建立出來的東坡肉特別出名,後面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流產,希望大家明白

東坡肉講的是什麼故事?

10樓:

諮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5

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2023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後來,2023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經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開封,在朝廷裡任職,沒過多久,受排擠,2023年要求調往杭州任太守,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驗發展成東坡肉這道菜餚。作為漢族佳餚,後流行於江浙。

蘇東坡與東坡肉關係

11樓:郭嘉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杭州為官,第一次是當通判(公元1069年),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公元1088年時,西湖久無整治日見頹敗,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蘇東坡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後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將肉分送出去。

民工們品嚐著蘇太守送來的紅燒肉,頓感味道不同尋常,紛紛稱其為「東坡肉」。有家飯館老闆靈機一動,設法請來太守府的廚師,按照蘇東坡的方法制成「東坡肉」,於是飯店生意格外興隆。別的飯館一見也紛紛效仿。

後來,「東坡肉」越傳越廣,越做越精,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道名菜。目前,全國著名的有杭州「東坡肉」、黃州「東坡肉」、江西永修「東坡肉」、江蘇揚州和蘇州「東坡肉」、雲南大理「東坡肉」以及蘇軾故鄉四川眉山「東坡肉」等。

12樓:最強大腦花

《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後來,2023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經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開封,在朝廷裡任職,沒過多久,受排擠,2023年要求調往杭州任知州,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驗發展成東坡肉這道菜餚。作為漢族佳餚,後流行於江浙。

13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浙江杭州。2023年蘇東坡謫居黃州,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14樓:匿名使用者

東坡肉就是蘇東坡最愛吃的

15樓:

蘇東坡自創的一道菜,

16樓:睦瑾

東坡肉是蘇東坡命寫的

蘇東坡與東坡肉主要內容30字?

17樓:

您好,蘇東坡與東坡肉的主要內容是眾所周知東坡肉是由蘇東坡發明的一道菜,也是一道杭州的名菜。

諮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

蘇東坡與東坡肉主要內容30字?

您好,蘇東坡與東坡肉的主要內容是眾所周知東坡肉是由蘇東坡發明的一道菜,也是一道杭州的名菜。

答案僅供參考,祝你生活愉快

作文東坡肉50字

18樓:還好哦

東坡肉bai大家肯定都吃du過,它相傳為zhi北宋蘇東坡所制。東

dao坡肉的最早發版源地是湖北黃岡權。一零八零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做東坡肉的主要食材為五花肉,配料和少許的蔥、姜、蒜、八角,少量的老抽、生抽、料酒及少許糖塊。

食材準備好了,下面就要開始做了。將鍋中放入水和五花肉,水煮開後將五花肉取出洗淨,砂鍋中墊入少許蔥、生薑片和八角,五花肉切成四釐米的小方塊排放在鍋中,再根據個人喜好在肉上撒上老抽、生抽和鹽,倒入少量料酒,放入少許冰糖,匯入的水沒過五花肉就可以了,然後先大火煮開,再小火燜煮四十分鐘,隨後再次倒入料酒,最後燜煮二十分鐘裝盤即可。 經過漫長的等待,東坡肉終於做好了。

剛出鍋的東坡肉熱氣騰騰的,一聞,香味撲面而來,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再看看它的外形,一塊一塊的小方塊排列得整整齊齊,薄皮嫩肉,色澤紅亮,拿起筷子輕輕夾起一塊,慢慢的咬上一口,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讓人吃了還想再吃,永吃不厭。 東坡肉還可以夾餅吃。只需把肉切成約0.

5釐米寬的肉片,再把餅炸成金黃色的,切開一個小口,往裡放一片肉和一片生菜,咬上一口,酥脆也不膩口

《東坡肉》的來歷50字

19樓:唯一思念

蘇軾在杭州任知州,當時杭州大雨不止,民不聊生,蘇軾很快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百姓度過難關,為表達感謝每年的豐收之時,蘇軾都會受到大量的新鮮豬肉。而蘇軾在收到後,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的紅紅的,然後分發給有參與自理災情的百姓們,而百姓們為了感激蘇軾的贈送,便以「東坡肉」作為該食物的命名。

20樓:郭紫妍

眉州好豬肉,價錢賤如土,由於當地豬肉**便宜,而無人問津,蘇東坡到此為官,而他自己又好吃。 根據當地人的狀況,買了好多的豬肉,改進吃法,從而改良了豬肉。因為造肉的人叫蘇東坡,所以叫東坡肉。

21樓:人若變回憶便迷人

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相傳是北宋時期的蘇軾創制,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22樓:

東坡肉由來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杭州為官,第一次是當通判(公元2023年),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公元2023年時,西湖久無整治日見頹敗,官府花了大錢整治西湖卻未見成效,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蘇東坡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敲鑼打鼓、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推辭不掉,只好收下。

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

東坡肉的故事

23樓:勾憐杉

追本溯源,「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築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回贈肉」。蘇軾貶謫黃州時,作有煮肉歌,人們開始競相仿製,並戲稱為「東坡肉」。

蘇軾二任杭州知州時,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將豬肉和酒燒好後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後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東坡肉」美名便慢慢傳遍全國。

24樓:匿名使用者

「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餚。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製菜餚,並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都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製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當時並無名稱,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並增加了景點。

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

後來此菜流傳開來,併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佳餚,一直盛名不衰。

東坡肉跟蘇東坡有關係麼?東坡肉和蘇軾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因為東坡肉是蘇東坡在被貶之後,做出來的一個菜。所以人們都叫那個菜為東坡肉。因為這道菜是蘇東坡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道菜,並且當時這道菜沒有一個明確的名字,蘇東坡覺得他和這道菜非常的有緣,所以就叫了東坡肉。蘇東坡世稱東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美食家。因得罪的皇帝被貶到黃州,他自己開荒,種地,親自...

有關蘇東坡與惠州的資料,蘇東坡在惠州寫了哪些詩句

惠州西湖位於惠州市區內,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穎州西湖齊名。品評西湖,人稱杭湖為 吳宮之西子 惠湖為 苧蘿村之西子 宋朝詩人楊萬里曾有詩曰 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 說的就是這三大西湖。有 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 和 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 的史載。清杭州名士戴熙曰 西湖各有...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越多越好)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蘇東坡和佛印是怎麼認識的,他們之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蘇東坡是一個自北宋年間起,名氣就響噹噹的歷史人物,關於蘇東坡的生平事蹟,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他在文學領域的成就,以及在官場黯淡的仕途。其實除了上述這兩個特徵以外,蘇東坡還是一個愛好交朋友的人,雖然他在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