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時,耒 耜是主要農具,「一人跖 踏 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

時間 2021-05-07 20:01:51

1樓:瀧凌曉

(1)進步原因:鐵農具、牛耕的推廣;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方式確立(私田取代公田等)。4分

(2)特點: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大規模農場經營。4分

(3)1957~2023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減少。2分

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或「左」傾錯誤)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糧食減產。4分

1980~2023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增長。2分

原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體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業生產發展。4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分析史料並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問依據材料一中文字「牛犁並舉,治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的文字資訊並結合所學從農具推廣、變法和土地制度的變化但呢個和角度歸結答案。

第(2)從材料二中「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農業基本實現機械化。與此同時,大規模農場經營佔據農業生產形式的主導地位」的資訊來概括特點。第(3)問屬於圖表資訊題,依據圖表中的時間進行分段分析,1957~2023年從圖表中明顯可以看出下降趨勢,聯絡當時中國經濟左傾錯誤不難作答;1980~2023年我國的糧食明顯上升,原因從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思考作答。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歷來為各國統治者所重視。閱讀下列材料,同答問題,材料一:西周時,耒、耜是主要

2樓:愛刷

(1)說明: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

原因:水利工程的興修(鄭國渠專

、都屬江堰);鐵犁牛耕的推廣;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方式的確立(或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2)後果:玉米種植擠佔了耕地,導致其他糧食作物減產;玉米產量和質量未達到預期目標。

評價:衝擊了斯大林模式,開啟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3)2023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公有制確立,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勞動積極性;2023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農村廢除了人民公社體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2023年,中共十四大確定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4)提高生產力,改善或調整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13分)糧食問題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周時,耒、

3樓:血刺小巷攔

(1)戰國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1分)鐵農具、牛耕的推版廣,水利工程的

權興修(鄭國渠、都江堰),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關係確立(私田取代公田)。(3分)

(2)圈地運動,新農機,新技術的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發展)。(1分)

農業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工業革命為農業提供了更多新農機,促進農業發展。(2分)

(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糧食產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運動削弱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4分)

(4)提高生產力,改善生產關係。(2分)略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時,耒、耜是主要農具,(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李悝說:,牛犁並舉

4樓:師友易

(1)進步原因:鐵農具、牛耕的推廣;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方式確立(私田取代公田等)。

(2)特點: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大規模農場經營。

(3)1957~2023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減少。

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或「左」傾錯誤)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糧食減產。

1980~2023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增長。

原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體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業生產發展。

糧食問題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閱讀以下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周時,耒、耜是

5樓:hb涼涼

(1)戰國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鐵農具、牛耕的推廣,水利回工程的興修(鄭國渠、都江堰)

答,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確立(私田取代公田)。

(2)圈地運動,新農機、新技術的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工業革命為農業提供了更多新農機,促進農業發展。

(3)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糧食產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運動削弱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4)提高生產力,改善生產關係。

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反映出什麼歷史現象

高一歷史題

6樓:佛銀

1,說下當時發生的社會變革,比如鐵器農具開始普及,比如封建制度代替原來的米奴隸制度使得生產力得到飛躍發展。後者是解題的關鍵,魯國的初稅畝,三家分晉之類的列子說一下,你翻下書就應該有,我離開高中7,8年了硬記的東西忘的差不多了,不過解題思路是這樣的。

2.18到19世紀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說下當時的發明創造,大機器代替手工業之類的列子就可以了。

3。2023年改革開放,前面幾年都是計劃經濟,束縛了勞動力的發展。然後誇下我們的黨,永遠偉大永遠正確之類的馬屁話就可以了。

1,這還真忘記了,好像是原始積累階段,擴張階段,成熟階段。。。

2,第二次工業革命,抄書

3,第三次工業革命 ,抄書。

西周時「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7樓:帥凌絲

b試題分析:注意題中資訊變化,戰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顯然在揭示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生產能力顯著提高。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鐵犁牛耕的推廣。因此選b.

點評:從考查角度和能力看:特別是注重農業生產工具「男耕女織」式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經營方式的考查。主要運用新材料或**,設定新情境,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認識問題的能力。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誰出的破題,「夫民之為生也,一人跖耒而耕」是西漢中期漢武帝元狩元年成書的《淮南子·主術調》中的一句話,後面還有「中田之獲,卒歲之收不足四十石」,和西周哪有一毛錢關係

20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2023年,民族實業家李鬆雲在上海創辦了均昌鐵廠。當時,在均

對一樓的補充 第二問還有民族企業家自強精神。第三問 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是民族資本企業發展的障礙 1882年李鬆雲均昌鐵廠小船船頭英國國旗船尾中國龍旗出現原因是什麼 民族資本主義性質企業 反映了民族資本主義性質企業技術上嚴重依賴外資 舊中國科技力量薄弱,民族資本主義艱難前行。16分 閱讀下列材...

(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歌曲中感悟歷史歌詞一我們

走進新時代 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麼豪邁 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啊 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已主宰 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 承前啟後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啊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隆慶元年(2023年),進士蔣以化記載 「我吳市民,罔藉田業

貞子 1 商業經濟的繁華建立在農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2 資本主義萌芽 僱傭剝削。採用機器生產,出現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3 發展艱難,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尋求本國官府的庇護。4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 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為中國革命提供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