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大米發黴變質了,大米怎麼看出黴變 大米發黴了還能吃嗎

時間 2021-10-14 23:26:54

1樓:時無間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大米是否發生黴變:

1、出現脫糠:因米粒潮溼,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顯得毛糙、不光潔。

2、起眼: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含蛋白質、脂肪較多,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

3、起筋:米粒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而成灰白色,故稱起筋,米的色澤發暗。

購買大米時應注意檢視包裝上標註的內容。如包裝上是否標註產品名稱、淨含量、生產企業、經銷企業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特殊標註內容等。

擴充套件資料

大米防黴小竅門

1、在大米中放少許海帶可以防止大米黴變。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鐘後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帶可反覆使用20餘次。不但可以抑制黴菌還可避免大米生蟲。

2、在酒瓶中裝上50克左右的白酒,不蓋蓋兒,然後把裝有酒的瓶子埋在米中,瓶口高出米麵,將米缸蓋好或米袋封口。由於米的微弱呼吸,使空氣越來越少,而酒中揮發的乙醇有滅蟲、殺菌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辨別大米發黴變質:

1、色暗

大米色澤發暗、無光澤。

2、發潮

大米表面微顯潮潤,俗稱「出汗」。

3、發軟

大米水分增加,硬度降低,用手搓或牙嗑時清脆聲減弱。

4、起毛

大米溼潤,沾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顯得毛糙不光潔。

5、起筋

大米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續發展成灰白色,猶如筋紋。

6、起眼

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

7、異味

大米原有的香氣減弱或消失,出現一種糠酸味。

3樓:北京智雲達科技股份****

1、聞。如聞到大米有異味,這是發熱黴變的先兆,處於黴變早期的大米,異味並不明顯。

2、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大米是否發生黴變:因米粒潮溼,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顯得毛糙、不光潔。

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含蛋白質、脂肪較多,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米粒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而成灰白色,故稱起筋,米的色澤發暗。

3、摸。由於大米和微生物的強烈呼吸,區域性水分凝結,米粒潮溼,稱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團。

雖然呈現黃褐色的大米不一定是黃麴黴素導致的,但也屬於黴變的大米,不宜進食。選擇大米可將手伸進其中,感覺較潮溼,捏捻時易碎裂,很可能儲存時間較久了。另外還應適量購買,不要貪便宜一次買太多。

專家建議,兩三口之家最好選擇小包裝的米,而且大米的儲存也很有講究。大米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放在密封的米桶中,開袋後要儘快食用。花椒用布包好或者將大蒜放入米的不同各部位,有一定的驅蟲作用;幹海帶(幹海帶與大米比例是1∶100)也有一定的吸溼作用,都是普通家庭比較好的防蟲、防黴工具。

4樓:傅煒博

可以通過一聞,二看,三摸的方法來判斷大米是否發黴。

1\如聞到大米有異味,這是發熱黴變的先兆,處於黴變早期的大米,異味並不明顯。2\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大米是否發生黴變:①出現脫糠:

因米粒潮溼,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顯得毛糙、不光潔。②起眼: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含蛋白質、脂肪較多,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

③起筋:米粒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而成灰白色,故稱起筋,米的色澤發暗。3\摸:

由於大米和微生物的強烈呼吸,區域性水分凝結,米粒潮溼,稱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團。選擇優質大米,去中國大米交易網看看。

怎麼檢測自己家裡的大米是否發黴變質

5樓:小酒館花間

大米發黴首先表現出色澤和氣味異常,可通過基本的「聞、看、摸」來判斷。

1、聞如聞到大米有異味,這是發熱黴變的先兆,處於黴變早期的大米,異味並不明顯。

2、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大米是否發生黴變:(1)出現脫糠:因米粒潮溼,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顯得毛糙、不光潔。

(2)起眼: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含蛋白質、脂肪較多,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3)起筋:

米粒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而成灰白色,故稱起筋,米的色澤發暗。

3、摸由於大米和微生物的強烈呼吸,區域性水分凝結,米粒潮溼,稱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團。

6樓:北京智雲達科技股份****

1、聞。如聞到大米有異味,這是發熱黴變的先兆,處於黴變早期的大米,異味並不明顯。

2、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大米是否發生黴變:因米粒潮溼,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盡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顯得毛糙、不光潔。

由於大米胚部組織較鬆,含蛋白質、脂肪較多,黴菌先從此侵蝕,使胚部變色,俗稱「起眼」。米粒側面與背面的溝紋呈白色,繼而成灰白色,故稱起筋,米的色澤發暗。

3、摸。由於大米和微生物的強烈呼吸,區域性水分凝結,米粒潮溼,稱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團。

雖然呈現黃褐色的大米不一定是黃麴黴素導致的,但也屬於黴變的大米,不宜進食。選擇大米可將手伸進其中,感覺較潮溼,捏捻時易碎裂,很可能儲存時間較久了。另外還應適量購買,不要貪便宜一次買太多。

專家建議,兩三口之家最好選擇小包裝的米,而且大米的儲存也很有講究。大米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放在密封的米桶中,開袋後要儘快食用。花椒用布包好或者將大蒜放入米的不同各部位,有一定的驅蟲作用;幹海帶(幹海帶與大米比例是1∶100)也有一定的吸溼作用,都是普通家庭比較好的防蟲、防黴工具。

發黴的大米不能吃?如何辨別大米是否變質?

大米怎麼看出黴變 大米發黴了還能吃嗎

什麼樣的大米是發黴大米?大米發黴了怎麼辦

鷹志說史 聞到一種異味,這是發熱黴變的預兆。大米早期發熱黴變過程中,米質損失不明顯,及時處理,大米不影響食用。但是,這樣的大米在做飯時,一定要碾去皮層,用清水多搓洗幾遍,撇出水中的浮物和米糠,這樣做降低了大米中的黴菌毒素含 大米不小心沾溼受潮了,大米會出現脫糠的現象,大米粒看起來很毛糙 不光潔。大米...

怎麼判斷大米新不新鮮,如何判斷大米的新鮮度?

一看 看大米的色澤和外觀 優質大米色澤清白,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米粒大小均勻 豐滿光滑,很少有碎米 爆腰 米粒上有裂紋 腹白 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部分叫腹白,是由於稻穀未成熟,糊精較多而缺乏蛋白質 無蟲,不含雜質。次質 劣質大米的色澤呈白色或微淡黃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黴變的米粒表面是綠色 黃色 灰褐...

怎樣儲存大米才不會發黴,大米如何存放,如何防止發黴

農業專家 大米存久長易生黴毒 一個時期以來不少市民喜歡多買糧食在家中儲存。農業專家韓永斌副教授接受採訪時說,按照北方氣候,買回來的大米一般不要超過6個月。他說,大米里含有脂肪 蛋白質 澱粉,這些成分都會因為儲存的時間而受到影響,大米的品質下降。時間長了,米還會長黴,一般的綠黴菌對人體的影響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