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關係

時間 2021-10-22 06:28:22

1樓:寶68980輝忱

勞動合同法原本應該是勞動法的下位法,應該由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但當時發生了黑磚窯事件,導致該法上了人大全會並審議通過,結果是這部法的位階就與勞動法平級,且後法優先於前法。但勞動法並未廢止,很多條款仍然在執行,比如加班工資制度就是勞動法上有,勞動合同法上沒有的。說《勞動法》2023年1月1日前使用不準確,準確的描述是兩法規定不一致的條款,2023年1月1日前按勞動法執行,2023年1月1日後按勞動合同法執行。

最典型的例子是工作年限跨越2023年1月1日的經濟補償金計算。

2樓:編號

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的法律,是債的表現形式之一。屬於民法範疇,調整的是社會經濟活動最主要的形式,合同;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調整的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具有人身屬性的勞動關係,屬於經濟法/社會法範疇。其目的雖然都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平等地位,但是實際上是通過加大對勞動者權權利的保護,增加用人單位的義務。

概言之:合同法是民法範疇,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經濟法/社會法的範疇;合同法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權利義務關係,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調整的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係;合同法相關爭議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勞動爭議需要先進行勞動仲裁,對仲裁不服方能向法院起訴。要弄清三者的關係,首先從弄清勞務關係、僱傭關係和勞動關係開始入手:

《合同法》中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如上圖所示調整當事人地位平等沒有人身依附性的勞務關係(當然不限於勞務關係)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的是僱傭關係中具有由專門法律調整必要的勞動關係,其他僱傭關係尚不具有由專門法律予以調整的現實性和必要性,所以由《合同法》和《民法》調整。勞動法是勞動關係領域的基本法。

勞動合同法是針對勞動合同領域的特別法。這兩者都屬於社會法。而合同法屬於民法。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關係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三者是什麼關係?

3樓:匯法網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可以從調整物件的不同來劃分,前兩部法律主要調整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係,而《合同法》則適用所有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不調整婚姻、收養、監護等人身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係,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是關於市場交易規則的法律,不僅與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而是"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之一。

4樓:毒蛇喚凍

勞動法是勞動用工領域的基本法,勞動合同法是勞動法的子法,而合同法屬於民法性質與勞動法律體系的法規性質不同。

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新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兩個法律都有相關規定。工資補償部分在勞動合同法有明確條文。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違反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是有效的。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 本法第十四條 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本法施行前...

勞動合同法修改了哪些勞動法的內容

紅紅紅紅貨 新勞動合同法的內容主要包含 一 關於立法宗旨 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二 關於調整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 個體經濟組織 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 以下稱用人單位 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訂立 履行 變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