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tegra4主頻。
聯發科的東西不成盯陵熟,nnd,最近整天去他們公司蹲點仔核守他們凱慼慼給我弄。
a7和a15架構的區別
2樓:網友
arm公司在經典處理器arm11以後的產品改用cortex命名,並分成a、r和m三類,旨在為各種不同的市場提供服務。
cortex系列屬於armv7架構】,這是arm公司最新的指令集架構。
高效能的 cortex-a15】
cortex-a15 mpcore 處理器具有無序超標量管道,帶有緊密耦合的低延遲 2 級快取記憶體,該快取記憶體的大小最高可達 4mb。浮點和 neon™ **效能方面的其他改進使裝置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下一代使用者體驗,併為 web 基礎結構應用提供高效能運算。
高效低耗的 cortex-a7 】cortex-a7cortex-a7 處理器的功耗和麵積與超高效 cortex-a5 相似,但效能提公升 15~20%,並且與高階 cortex-a15 cpu 架構完全相容,包括大實體地址擴充套件 (lpae)、硬體虛擬化支援和 amba4 ace(amba 一致性擴充套件)。小型高能效的 cortex-a7 是最新低成本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獨立 cpu 的理想之選,並可在 處理配置中與 cortex-a15 結合。
3樓:瀛洲煙雨
a7和a15架構的區別在於:
a7是a15的低功耗版,a15是a9的高階版,效能可以達到a9的2倍以上。
a15是大小核架構,a7只是4個核。
架構,又名軟體架構,是有關軟體整體結構與元件的抽象描述,用於指導大型軟體系統各個方面的設計。架構描述語言(adl)用於描述軟體的體系架構。現在已有多種架構描述語言,如wright(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acme(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c2(由uci開發),darwin(由倫敦帝國學院開發)。
adl的基本構成包括元件、聯結器和配置。
對於cpu來說乙個a72核心比a53核心貴多少?
4樓:匿名使用者
這要從處理器的大小核原理說起,移動處理器從早期的單核心,到雙核心、四核心、以及現在的八核心,核心的數目一直在增長。在四核心的時候,大家認為四核心已經是移動處理器比較平衡的節點了,但實際使用中發現,如果處理器只有四個高功耗核心,單單憑藉降壓、降頻等手段在很多應用場景下的能耗比不佳,對於移動處理器來說最重要的節能屬性還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因此,arm就提出了技術。這個技術簡單的來說就是把核心分成高效能蔟和低功耗蔟兩組,在需要高效能時切換至高效能蔟,在待機或者低負載應用時使用低功耗蔟節能省電,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協調作用,進一步提高了能效比。
而聯發科研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在中等負載的時候,基於big,little技術的處理器會在高效能big蔟和低功耗little蔟之間反覆切換,這類任務使用lttle蔟顯得效能不夠用,而交給big蔟又效能過剩。於是,聯發科就考慮引入一種中檔蔟(mid cluster)來完成這類中等負載的任務。所以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4個高頻a53+4個低頻a53+2個a72的結構。
大型任務交給a72處理,一般任務高頻a53處理,小型任務低頻a53處理,各有分工。
另外說一下helio x20處理器的組成,由兩個主頻最高的cortex-a72、四個主頻最高的cortex-a53以及四個最高主頻為的cortex-a53組成,總共十個cpu核心。
處理器八核與四核有什麼區別,電腦4核與八核有什麼區別
jm埃媚 四核處理器就是擁有四個處理核心,可共同工作。八核則分為兩種 一種實際上是 雙四核 即存在八個核心,但無法共同工作,其中四個核心往往被應用在基礎通訊等部分 所謂的 真八核 則是理論上八個核心可以同時開啟,進行協同處理工作。四核處理器即是基於單個半導體的一個處理器上擁有四個一樣功能的處理器核心...
雙核四線 四核八線與普通的雙核CPU
雙核四線是i3和i5刷和處理器 四核八線是i7處理器只是加了一個超執行緒讓一個核心模擬兩個核心 超執行緒簡介 處理器增加5 的裸晶面積,就可以換來 15 30 的效能提升。但實際上,在某些程式或未對多執行緒編譯的程式而言,超執行緒反而會降低效能。除此之外,超執行緒技術亦要作業系統的配合,普通支援多處...
手機四核好還是八核好還是雙核好
一般來說幾核都是為了提升執行速度,主要體現於大型遊戲,高清電影,商務軟體等等。事實上,我們最多需要四核的,比雙核的流暢,八核手機與四核的基本上無法體驗出太大的感受,並且 差距大。一般來說,四核以上的手機,主要和手機系統相關聯,例如,安卓系統手機和蘋果的,不論幾核,蘋果的解鎖總是比安卓快,這是系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