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所有,黃庭堅所有資料

時間 2021-05-07 19:58:44

1樓:匿名使用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

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黃庭堅藝術特色的資料

2樓:奈落

黃庭堅詩歌的藝術特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嚴密的謀篇結構的法度 宋人範溫《潛溪詩眼》引黃庭堅的話:「文章必謹佈置。

每見後學,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宋詩本有散文化的傾向,黃庭堅也把寫文章的法度用了詩歌創作中,要求一篇上下,都有線索可尋,每句每段,也應安排得法。但這「佈置」並不是要試貼那樣僵化的格式,村學究的「起、承、轉、合」,而是要曲折變化。

「奇正相生」,富有法於無法之中,最後達到「無意於文」的渾成之境。我們讀黃詩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作者的思路好象突然斷了,上下兩句,前後兩段接不上榫,這正像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鏡頭一下子轉換,場面突然改變,但其中還是有人內在聯絡的,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想象補足它。

這樣,文學就更簡煉,詩意也更會蓄。 講究修辭造句 黃詩有其特殊的句法,那是從杜甫一脈傳下來的。喜歡造拗句。

在句子結構上,不按正常的語法規律,把主語、謂語、賓語的次序顛倒,或刪去一些句子成份,或把兩個意思緊縮在一句中,以使句意曲折,文氣跌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其名句「風雨極知雞自曉,雪霜寧與菌爭年」(《再次韻寄子由》)、「黃流不解ネ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汴岸置酒贈黃十七》)等,都是佳例。黃詩很重視煉字,「置一字如關門之鍵」,五言詩句的第三字,七言詩句的第五字,更要求工穩新警。

置字有力,句中有「眼」,句子便顯得骨格峻峭,全詩為之而生色。還要煉虛字,尤重連線虛字的運用,以使行文跌宕有致。 重視律詩中對偶句的錘鍊 對偶,唐人已下過很多功夫,唐詩中有不少工整精美、膾炙人口的對句,宋人想突過它,只得另立新法,別出新意。

黃詩的對句,自然生動,有些乍看起來像是散文的句子,毫不似對偶,但認真體味之,則覺字字工切,別有韻味。如「舞陽去葉才百里,賤子分公俱少年」(《次韻裴仲謀同年》)、「清坐一番春雨歌,相思千里夕陽殘」(《和答王晦之登樓見寄》)等。就是所謂的「以歌行之氣,運於偶句」了。

具有一種特殊的**美 詩的音律與感情是一致的,特殊的風格需要用特殊的音律來表現。黃庭堅的律詩,有許多不合「正格」的句子,不按照詩律規定的平仄來組句,「其法於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這種拗句,用得好的,聲情並茂,在「不和諧」中更覺其美,如「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題落星嵐漪軒》、「清談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杯」(《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等,我們在吟誦時自會感到其音律的特殊美。

就這樣,黃庭堅苦心孤詣,刻意出奇,用他那「奇正相生」的謀篇法度,用他那「以故為新」的句法字法,用他那險拗的音律,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人們把這種「峭刻生新」、「深折透闢」、「老辣硬澀」的詩風稱為「黃庭堅體」。在掃除五代、宋初柔弱華靡的詩風上,黃庭堅對中國詩歌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黃庭堅是哪個朝代

3樓:你好嘛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宋慶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2023年7月28日),黃庭堅出生,為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

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為他是千里之才。

崇寧四年(2023年), 轉到永州,黃庭堅未聽宣佈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廣西宜山縣)貶所,終年六十歲。

擴充套件資料

黃庭堅的詩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物件,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

蘇軾作詩以氣運筆、放筆縱意、縱橫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所以蘇詩成就雖高,師之者極少,未能形成流派。黃庭堅的創作思路有跡可尋,甚**度,便於學習,所以其追隨者很多。

黃庭堅的詩,法度嚴謹,說理細密,代表了宋詩的特點。可以說,黃庭堅詩是最具宋詩藝術特色的,受黃庭堅影響形成的江西詩派,也影響了南宋一代詩風,並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蘇軾做侍從官時,曾舉薦黃庭堅代替自己,推薦詞中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見推舉之重。

4樓:祈倩語守洛

黃庭堅是北宋的

黃庭堅(1045.8.9-1105.

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來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自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百,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度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5樓:塔蘭太拉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

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黃庭堅的書法都有哪些特點?

6樓:小薇薇

1、書法特點

中宮斂結,長筆四展。

欹側變化,不受羈束。

點不挑起,一代奇書。

撇改為點,蹙寫上收。

動靜結合,和諧統一。

不泥古法,得筆外意。

2、人物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

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3、人物評價

黃庭堅一生,歷盡滄桑,幾經政海波瀾,從未顯位執掌大權,他不苟附進,淡泊名利,批評時政,屢遭厄境。在冤屈貶謫生涯中度生,其高風亮節為眾敬仰,豐績萬年。

7樓:地煞

黃庭堅的書法的特點:

筆法以側險取勢,縱橫奇倔,字型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格。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筆。然其參禪妙悟,雖多理性使筆,也能大開大合,聚散收放,進入揮灑之境。

而其用筆,相形之下更顯從容嫻雅,雖縱橫跌宕,亦能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黃庭堅(1045.8.9-1105.

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8樓:裴翾黶儵

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

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巨集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

9樓:匿名使用者

黃庭堅的字來自書法神品瘞鶴銘,黃氏在瘞鶴銘上吸收了很多的技法和特點。所以學習黃庭堅的書法不可以不學習瘞鶴銘。

黃庭堅的書法是側鋒用筆,用筆盪漾凝練,在筆畫的轉折處提按分明,結構上中宮較緊,筆畫伸展誇張,比較自然天成。

黃庭堅書寫時心態自然平和,有山野趣味之態,又氣宇軒昂,難得的典雅格調。

10樓:匿名使用者

對書法真的一點兒不懂,一竅也不痛,不瞭解書法的問題。

11樓:克魯克山貓

魯直蘭亭骨,花氣諸上座。

行楷用柳法,是品松風閣。

這是我自己的總結

黃庭堅的小故事

12樓:各種怪

1、為母親洗滌

史載:黃庭堅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2、與舅舅鬥對

有一天,李常來到黃庭堅家,見黃庭堅正伏案攻讀,便想試一試外甥的才學。進書房時,李常見院內有一棵桑樹,便以桑、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係為題,吟頂真上聯道:

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

見舅父又來考試,黃庭堅非常高興,才思益發敏捷。他從手中握的那管毛筆得到啟發,立即答對出下聯: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

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

3、黃庭堅和蘇東坡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麵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

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

「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13樓:森海和你

1、與黃光和尚

黃庭堅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來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稱花光和尚。

仲仁酷愛梅花,每值春暖花開,他就終日坐臥花間,吟誦賞玩。曾於月夜見梅影映窗,疏影搖曳,悄然可愛,於是欣然提筆摹寫。

此後,他的梅花畫技大進,將梅花枝幹虯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墨梅畫法的始祖。黃庭堅對仲仁畫作稱歎不已,誇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觀和蘇軾留下的詩卷給黃庭堅觀賞,並且畫梅數枝及煙外遠山相贈。蘇、秦都是黃庭堅在京城的至交摯友,但兩人均先他而逝。在長沙,黃庭堅遇到了秦觀的兒子和女婿。

窮困潦倒的他們,正護送秦觀靈柩北上。

黃庭堅見到兩位晚輩,竟握著他們的手失聲痛哭,隨即贈銀二十兩作辦喪事之用。此時此地,又見亡友遺作,想起官路飄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洶湧,作《花光仲仁出秦蘇詩卷思二國士不可復見開卷絕嘆因花光為我作梅數枝及畫煙外遠山追少遊韻記卷末》。

2、快閣名聞天下

中國南方樓臺亭閣甚多,但快閣算得上是中國聞名的古閣樓建築之一。快閣雄踞在泰和縣城東側的泰和中學校園內。這座閣樓始建於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快閣名聞天下,始於宋代大詩人黃庭堅的名詩《登快閣》。

黃庭堅任泰和知縣時,也常登閣遊憩,並於元豐五年(2023年)賦下膾炙人口的《登快閣》詩。此後,「閣名遂大著」。史載:「迨黃太史庭堅繼至,賦詩其上,而名聞天下」。

3、與舅舅鬥對

有一天,李常來到黃庭堅家,見黃庭堅正伏案攻讀,便想試一試外甥的才學。進書房時,李常見院內有一棵桑樹,便以桑、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係為題,吟頂真上聯道: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

見舅父又來考試,黃庭堅非常高興,才思益發敏捷。他從手中握的那管毛筆得到啟發,立即答對出下聯: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

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

黃庭堅,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的詩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物件,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

蘇軾作詩以氣運筆、放筆縱意、縱橫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所以蘇詩成就雖高,師之者極少,未能形成流派。黃庭堅的創作思路有跡可尋,甚**度,便於學習,所以其追隨者很多。黃庭堅的詩,法度嚴謹,說理細密,代表了宋詩的特點。

可以說,黃庭堅詩是最具宋詩藝術特色的,受黃庭堅影響形成的江西詩派,也影響了南宋一代詩風,並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蘇軾做侍從官時,曾舉薦黃庭堅代替自己,推薦詞中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見推舉之重。

收集關於碧璽的所有資料,關於玉的所有資料

你可以去看看百科!fr ala0 碧璽的知識?碧璽 tourmaline 是電氣石的工藝品名,是電氣石族裡達到珠寶級的一個種類,是一種硼矽酸鹽結晶體,含有鋁 鐵 鎂 鈉 鋰 鉀等化學元素,呈現各式各樣的顏色。碧璽的成分複雜,顏色也複雜多變。國際珠寶界基本上按顏色對碧璽劃分商業品種,顏色越是濃豔價值越...

小米手機,清除所有資料

梧桐 在設定裡的高階裡的重置與備份裡恢復出廠設定,選擇清除賬號和資料就可以。1.請您解除安裝您的系統安全類軟體,進入recovery 關機,按住音量上 開機鍵進入recovery 清除快取,嘗試恢復 2.請您備份資料,進入recovery清除所有資料 關機,按住音量上 開機鍵進入recovery 暫...

守護甜心所有,守護甜心所有資料

街頭 曖昧 日奈森亞夢的英文 hinamory amu 1 都有對不起的意思 的說 2 日奈森前輩 亞夢 3 願 請多關照 初次見面 分 不知道 實在對不起 早上好 你好 晚上好 再見 晚安 謝謝 不用謝 我吃了 吃好了 知道了 歌的話網上都有。至於下面的 1 都有對不起的意思 的說 2 日奈森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