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宋詩發展中佔有何種地位,黃庭堅詩歌在宋詩上有何地位

時間 2021-05-07 19:58:44

1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4]  。

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4]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4]  ;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詩歌在宋詩史上的貢獻

2樓:尋他牽百

他發展了韓愈以文為詩的傳統,筆力縱橫,無往而不勝,議論滔滔,通達而犀利,在章法結構上,又脈絡清楚,層次分明

3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在宋史上作了很多的詩

黃庭堅詩歌在宋詩上有何地位?

4樓:默上花開緩緩落

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快閣名聞天下,始於宋代大詩人黃庭堅的名詩《登快閣》。黃庭堅(1045—2023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江西詩派首領,在北宋詩壇上,與蘇軾齊名,世號「蘇黃」。黃庭堅任泰和知縣時,也常登閣遊憩,並於元豐五年(2023年)賦詩一首: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登快閣》詩。此後,「閣名遂大著」。史載:

「迨黃太史庭堅繼至,賦詩其上,而名聞天下」。 快閣因有黃庭堅的題詩,吸引了許多達官名流和飽學之士前來遊覽題詠,歷經宋、元、明、清諸代不絕。

然而他的社會接觸面較之前輩詩人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都遠為狹小,長期的書齋生活與脫離現實的創作傾向使他只能選擇一條在書本知識與寫作技巧上爭勝的創作道路。他說:「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

」(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又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胡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答洪駒父書》)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傾向。那麼怎樣取古人陳言點鐵成金呢?就是根據前人的詩意,加以變化形容,企圖推陳出新。

他稱這種作法是「脫胎換骨」,是「以俗為雅,以故為新」,是「以腐朽為神奇」。

蘇軾在寫水調歌頭時,蘇轍在哪,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在哪寫的

這首詞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而此時,其弟蘇轍正在河南推官任上。密州即現在的山東諸城,而蘇轍卻在河南任推官一職,兄弟兩人一個在山東,一個在河南,終是不能如願團聚。當時,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外放,他的要求就是儘量離自己的弟弟蘇轍近一些,但卻不能如願。所以才在中秋的晚上對月狂飲,抒感...

蘇軾在詞史上的貢獻有哪些,蘇軾對詞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蘇軾的詞一改宋詞的婉約之風,開創了雄壯 豪放的詞風,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和領軍人物。他寫下了如 江城子 密州出獵 念奴嬌 赤壁懷古 等膾炙人口的名篇。他與辛棄疾合稱為 蘇辛 蘇軾豪放詞的開創性功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題材內容的擴大。凡寫情 紀遊 懷古 說理 贈答等等,均可入詞,後人稱之 無意不...

蘇軾詞中的密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老夫聊發

密州 今山東諸城。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是蘇軾的一首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詞中的密州是現在的諸城,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曆史文化的城市。位於山東半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