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佛教,有幾大宗派?是禪宗 密宗 淨土三大派嗎?哪一派比較盛行

時間 2021-08-30 14:08:26

1樓:獅子奮迅三昧

大乘八宗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現在主要盛行的是密宗(真言宗)和淨土宗,禪宗也比較流行,只是大成就者不多見。

2樓:匿名使用者

以宗派判教,根本就不如法,所謂宗派只是修行法門不同,並不能區別見解上有何不同。

如果說修行法門的盛行,那當然是淨土宗,全國上下,一片淨土。

若真要理出大乘佛法的區別,那要從對法義的理解上去判別,分為大乘三系:般若系,唯識系,如來藏系。各自對法義的理解有所不同,也都說自己是最圓滿的。

宗派不自成一系,你學般若系,可以修淨土,修禪,修密,都可以,另外兩系也一樣。

天台宗智者大師以大小乘判教,但是隨著現在大德們對原始佛法的研究,大多數都不太認同這樣的判教方式。認為大師的判教只實用於當時,不適合現在。

現在淨土盛行,禪宗衰敗,密宗人數不多。但是最符合佛陀本懷的,還是禪宗,無論它是否適合這個時期。

3樓:安定從容

現在在中國是禪和淨土比較盛行,密宗是西方比較盛行。另外還有中觀宗,唯識宗,顯宗等等,不只你說的幾個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修行十萬八千門,依眾生心性不同因材施教,盛行的不一定適合你的心性。如果硬要說哪一派比較盛行,那麼就是那些有門戶之分的佛教眾,因為各種執著爭論不休。有違佛法之根本精神。

有大乘和小乘經書之分,哪種能讓您看得懂就看哪種。切不可以用大小的分別觀念去比較。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大乘有8宗。小乘已經失傳(俱舍宗,成實宗),但是可以研究,增長見聞。

各宗的盛行與否全在是否當機應時。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本來都是應病與藥,對症下藥。

現在這個時期,淨土宗比較當機,對症。

但是現在參禪學密也比較盛行。

各自根據自己的症去求藥吧。

阿彌陀佛,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6樓:suibian了

佛教從根本上可以分為3種,即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其中每種又可以細分為多種派別。比如漢傳佛教以下還有淨土宗、禪宗等等。

佛教派別不能以最流行來判斷其正確性和合適性,是否正確、是否合適您,需要您根據佛陀的教導以及您自身的情況來判斷。學佛之人,判斷問題不能隨大流。借用一句話,即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7樓:儒雅的清涼一線

南方以禪宗為主,北方淨土和禪淨結合的多,密宗影響力小些,還是藏區為主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9樓:臥蒙水

管它盛行不盛行,主要是能不能對號入座。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它珍寶有何益?(摘自永嘉大師證道歌)

10樓:庫楚

現在大部分宗教場所都淪為世俗宗教了,沒有以前那麼虔誠的東西了。禪宗幾乎消失了吧,起碼中國佛教史上那些極端的禪宗已經不再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都很盛行,但是淨土可能更普及一些。

12樓:w大惡魔

你的執著 最盛行 唄。。

佛教三大派別分別是哪三大?

13樓:繁星的落幕

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雲南傣族等地區的上座部佛教。

1、漢傳佛教便是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又稱北傳佛教。通常漢語所指的佛教就是漢傳佛教,喇嘛教信徒稱之為」漢傳佛教」,並將喇嘛教定名為」藏傳佛教」。

2、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又稱為喇嘛教,是指傳入**的佛教分支。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3、南傳佛教是指現在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

14樓:阿狸路路的城堡

佛教三大派別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

1、北傳的佛教分陸路和海路兩條線進行。陸路經西北印度和西域諸國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印度大月氏貴霜皇朝等時代,其勢力範圍曾直接覆蓋到西域諸地,與中國西部邊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直接傳入中國南方,如達摩,真諦等大祖師,均從海路直接來到中國在廣州登陸後北上。

2、藏傳佛教主要流行於**、雲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門巴族、珞巴族、土族群眾普遍信仰。

3、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聖**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故亦稱上座部佛教。

15樓:虎說體育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雲南傣族等地區的上座部佛教。

1、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便是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又稱北傳佛教。通常漢語所指的佛教就是漢傳佛教,喇嘛教信徒稱之為」漢傳佛教」,並將喇嘛教定名為」藏傳佛教」。

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2、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藏傳佛教是在中國青海、**、內蒙古以及現在距離**較近等地區流行的一種宗教。

3、南傳佛教

是指現在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

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

16樓:巴巴拉小白兔

佛教有三大派別,分別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1、漢語系佛教:

佛教起源於印度,佛教創立後的數百年間,內部發生**,形成上座部和大眾部等派別。隨著印度教的興盛和伊斯蘭教的擴張,佛教在印度衰落,從印度次大陸擴充套件向外傳播。

佛教從印度向外傳播,最後分為兩路:南傳東南亞,北傳中國及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地。經兩漢、兩晉隋唐,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一種宗教,佛教中心逐漸轉移到中國。

經過2023年的發展,佛教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漢語系佛教有寺院萬餘座,僧尼50000餘人,還有眾多在家居士。

2、藏語系佛教:

藏傳佛教主要流行於**、雲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門巴族、珞巴族、土族群眾普遍信仰。

佛教傳入我國**地區是在公元7世紀左右,在幾乎同一時期內,分別由我國內地和印度兩路傳入,既有我國內地佛教也有印度佛教施加的影響。藏傳佛教形成了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等教派。繼而擴充套件到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區,到公元18世紀達到極盛時期。

3、南傳上座部佛教:

中國南傳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佈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思茅地區、臨滄地區、保山地區,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數群眾信仰南傳佛教。

上座部佛教又稱「巴利語系佛教」(俗稱小乘佛教)於公元6世紀初傳入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經長期與地方傳統宗教的協調,於16世紀興盛起來。現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區。普遍信奉此教的民族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及部分布朗族、佤族。

擴充套件資料

派別演變

佛教的創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又被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在世時招收了很多**,這一時代的佛教叫做原始佛教。

在釋迦牟尼滅度後,他的**們逐漸分為了兩派。其中較為高層的**們認為,應當堅持釋迦牟尼的教誨不動搖,不應該有一絲修改,這些人後來被稱為上座部。而較為底層的**們則認為,佛教教義應當有所改革,以適應不同的時代,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大眾部。

上座部和大眾部之間的裂痕不斷增大,最後大眾部自稱為大乘佛教,將上座部貶低為小乘佛教,認為大乘可以普度眾生,而小乘只能自己解脫。

所謂的「小乘」佛教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佛,那就是釋迦牟尼,是徹底的覺悟者,而其他人最多隻能修到羅漢果位。

而大乘佛教則認為,羅漢上面是菩薩,菩薩上面是佛,十方三世有無數的佛,任何眾生都可以成佛。羅漢的境界是自覺,菩薩是自覺覺他,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後來,被貶低為「小乘」的上座部佛教傳到了斯里蘭卡,後來又傳到了東南亞一帶,就是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教儀、教義,比如挨家挨戶託缽乞食、不非時食、住阿蘭若、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等。

所謂的「小乘」是一種貶低性的稱呼,所以千萬不能當著南傳佛教信徒的面,說他們是小乘佛教。

自稱為「大乘」的大眾部佛教傳到了西域,並由西域源源不斷傳入中國。在中國,大乘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派別,這就是漢傳佛教,又稱為北傳佛教。

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漢傳佛教」,其實應該稱為「漢化佛教」,因為那是一句徹底中國化的佛教,與原始佛教已經截然不同了。

很多人說起佛教僧侶,會認為他們不能吃肉。其實只有漢傳佛教的僧侶不能吃肉,因為這一規矩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訂下的。而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僧侶是可以吃肉的。

17樓:北鴦

佛教三大派別是漢語系佛教、藏語系

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

1、漢語系佛教:佛教最早傳入中國大約是西漢時期,歷史上有「伊存授經」、「永平求法」等說法。「伊存授經」是西域來的外交官應邀向西漢末年的上層社會傳授佛經。

「永平求法」是東漢初年,漢明帝派員西行求法。從東漢經過南北朝時期,佛教發展迅速,寺院林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足見當時佛教的盛況。

經兩漢、兩晉隋唐,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一種宗教,佛教中心逐漸轉移到中國。

當然,這中間也經歷了相當複雜的矛盾和磨合的過程,唐代以前基本上是佛教傳播和發展階段,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兩朝,佛教總的趨勢是衰微和融合進民間信仰以及與儒、道相調合。經過2023年的發展,佛教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漢語系佛教有寺院萬餘座,僧尼50000餘人,還有眾多在家居士。

2、藏語系佛教:藏傳佛教主要流行於**、雲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門巴族、珞巴族、土族群眾普遍信仰。

佛教傳入我國**地區是在公元7世紀左右,在幾乎同一時期內,分別由我國內地和印度兩路傳入,既有我國內地佛教也有印度佛教施加的影響,後在青藏高原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經過長時期與本土苯教的鬥爭和互相影響,逐漸形成為適應當地社會歷史條件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宗教(即藏傳佛教),形成了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等教派。

繼而擴充套件到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區,到公元18世紀達到極盛時期。在我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珞巴、羌、錫伯、怒、納西等少數民族。目前藏傳佛教有寺廟3000餘座,僧尼14萬人,活佛近2000名。

3、南傳上座部佛教:中國南傳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佈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思茅地區、臨滄地區、保山地區,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數群眾信仰南傳佛教。

上座部佛教又稱「巴利語系佛教」(俗稱小乘佛教)於公元6世紀初傳入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經長期與地方傳統宗教的協調,於16世紀興盛起來。目前信教群眾130多萬。共有寺廟1700多座,比丘2000多人,沙彌近6000人。

佛教八大宗派和創始者,中國佛教八大宗派都有那些?

帥帥的良 華嚴宗 賢首國師 禪宗 達摩大師 密教 善無畏大師 唯識宗 玄奘大師 三論宗 吉藏大師 天台宗 智者大師 南山律宗 道宣律師 淨土宗 慧遠大師 為別簡介 廬山慧遠 334 416 自幼博通六經 老莊之學,二十一歲,聽道安講 般若經 感嘆 儒道九流,皆糠粃耳!遂禮道安出家。二十四歲代師宣講 ...

佛教分幾大宗派,我國佛教又分幾宗

佛教分八大宗派。我國的佛教又分十大宗派 八大宗派系指大乘的天台宗 三論宗 唯識宗 華嚴宗 律宗 密宗 禪宗 及淨土宗,若加上小乘的俱舍,成實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無論哪個宗派,皆有其難能可貴之處,應平等視之。 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天台宗 三論宗 唯識宗 華嚴宗 淨土宗 禪宗 律宗 密宗 佛教...

佛教哪八大宗,佛教分幾大宗派,我國佛教又分幾宗?

1.禪宗 密宗 唯識 法相 天台 華嚴 三論 成實 淨土 2.有什麼不同,眾生心量不同,故佛說法不同,為接引不同根器機緣的眾生 3.不得已而說之 僅供參考,莫執著為實 禪宗直指人心,即生見性成佛,不執著禪定而不離禪定密宗 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開方便,提倡肉身成佛唯識建立一切,說八識如來藏等,接引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