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中秋節的來歷麼

時間 2022-02-23 08:10:04

1樓:豆幫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源於周代,北宋正式定名,明、清與春節齊名。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

中秋節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眾說不一,據專家考證,在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和中秋中,中秋節形成最晚。不過,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中秋也有著悠久的源頭,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敬月 習俗和秋祀活動。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秋報」。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在中秋節的演變過程中,古老的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他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慶。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圍繞著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祕絢麗的光環,使之充滿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賞月宴飲之俗已頗為盛行。

從流傳下來的眾多描寫中秋的詩句中,可以看到當時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話與中秋賞月聯絡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節可能已成為固定的節日。不過,當時中秋節似乎還是以賞月和玩月為主,還沒有在民間廣泛流行。

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

「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

……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街市**月光紙,上面繪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

祭月後將月光紙焚燒,所供的果餅分給家中的每個成員。中秋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人們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願,很多人家還要設宴賞月,一片佳節盛況。 明清以來,中秋節日益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全國各地,甚至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和東南亞等地逐漸傳播開來。

在賞月、吃月餅等活動的基礎上,各地還逐漸發展出「賣兔兒爺」、「樹中秋」、「舞火龍」、「走月亮」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使得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內涵,更加迷人。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圍繞著中秋節,自古以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風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習俗。

2樓:硬核科技局

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3樓:秒兔**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誰能告訴我中秋節的來歷呢?

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誰能告訴我中秋節的來歷麼 中秋節來歷一 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 仲月 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 仲秋 而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 中秋 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

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中秋節的來歷?

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的來歷?回答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非常多的說法。其一是由古代祭祀月亮演變而來,古時候的歷法將每個季節分成三個月,分別對應孟月 仲月 季月,而農曆八月份的時候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又被稱為仲秋,到了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那天正好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所以習慣性的稱為 中秋...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由來。根據古代漢族曆法,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 仲 季三個月。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 仲秋 而八月十五又在 仲秋 之中,故稱 中秋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漢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 夏至祭地 秋分祭月 冬至祭天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