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後禪院》頸聯寫了什麼內容

時間 2022-02-25 23:30:07

1樓:風盈舟

精銳教育莘莊中心語文周老師為你解答: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寫的是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淨怡悅。

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2樓:我這風景獨好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寫詩人在後禪院所見。在這紅日高照,百花繁茂之中,連那鳥兒也怡然自樂起來。

其實,這那裡是鳥兒之樂啊,這是詩人之樂啊!此時此刻,詩人早已把自己那強烈的主觀感受寄寓於那無知無情的鳥兒,這種「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藝術描寫,別人情趣。如果說這句是從側面寫詩人之樂的話,那麼,「潭影空人心」則是正面寫詩人在這特定環境之下的感受。

這山光水色使人雜念頓消,心純若空。這便有了「禪悟」的味道。因為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作者受到佛教的影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一句恰好寫出了詩人在看了僧人們那清靜無擾的生活之後心中所產生的那種強烈的隱世之感。

3樓:雲紹緣

頸聯和尾聯在意念上緊承頷聯,頷聯寫詩人的發現之美,追尋之樂,這兩聯則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情有態的景物描寫來渲染佛門禪理滌盪人心、怡神悅志的作用,在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把讀者帶進幽美絕世的佛門世界。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豔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羨慕。禪房前面 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淨空明、心曠神怡之感。

\「空人心」應對上句\「悅鳥性」,點示如此空靈純潔的世界的確可以滌除塵念,淨化心靈;\「悅鳥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鳥一樣,遠離凡塵,迴歸自然,崇佛通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遙適世。頷聯寫山光物態,寫小鳥歡飛,寫潭影空明,無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禪味佛理感化人心,淨化靈魂的奇妙作用。

4樓:我是捕魚大亨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人與自然環境而言,說這裡的山光水色不僅可以娛悅人的耳目,而且可以淨化人的靈魂。遊人在塵世煩躁、疲憊的心態,一到這裡經過澄澈潭影映照,立即得到平復,使精神昇華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句中「山光」是指「初日」在草木岩石之間的反映;「潭影」則是山光和天色在水裡的反映。這樣寫不僅從結構上與第二句「初日照高林」形成照應,而且使「初日」貫穿始終,更加突現這輪初日,讓人覺得這裡的陽光有特殊的魅力.讀者終於領悟到,詩人寫「山光」「潭影」的用意在烘托他心中的一輪「初日」。是佛光的照耀,才使得這裡的山光、潭影獲得了「悅鳥性」和「空人心」的奇效,使自然界的山水、陽光等等變得清潔、寧靜、安詳、和平,從而構成破山寺這一塊淨土。

題破山寺後禪院翻譯賞析,題破山寺後禪院全文翻譯

個z性 翻譯 早晨,我漫步到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陽照耀叢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僧侶的舍映在花草樹林。山光的明淨使鳥兒高興,潭水清澈,臨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聲音此時靜寂,只有鐘磬的音在迴盪。鑑賞二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樹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著彎彎小...

題破山寺後禪院原文,題破山寺後禪院全文翻譯

曉曉休閒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 者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白話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

《題破山寺後禪院》解釋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高高的林梢頭,沐浴著朝陽的輝光,蜿蜒的小路漸漸通向幽僻處,忽見花木繁茂,禪房就在花 嵐光催起鳥兒宛轉歌唱,清潭將人心的汙垢滌盪。深山萬物呵,靜得沒有其他聲響,只有鍾罄的一脈餘音,在晨空中縈旋迴蕩。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