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飲食差異,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時間 2022-12-20 05:15:05

1樓:牛一種態度

中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從主食上看,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東北是大米生產基地,而且久負盛名,但頗為有趣的是,東北人的大米主要賣到了其他各地,自己卻不怎麼喜歡吃,這種狀況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南北方的飲食差異。

相對於麵食,米飯多配菜餚來搭配,因此在菜系的豐富程度以及飲食文化上,南方都顯得更加精緻。也因為食物豐富度與精緻度的差異,很多人開玩笑說北方飲食的譜系主要是圍繞「吃飽」的,而南方飲食譜系則是圍繞「吃好」的。

(一)菜系種類。

中國有八大主要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其中,除了魯菜是北方的一個大菜系,其餘均為南方菜系。

這種菜系種類的差異直接反映了食材的豐富程度以及人們對於「吃」文化的不同理解。

(二)飲食方式。

除了菜系種類不同,南北方人飲食的方式也存在差異。就從喝湯來說,南方人喝的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如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其煲湯很有名氣。在中國南部省份的廣東和海南,人們在進食正餐的前後一定會喝湯,只有完成了餐前喝湯以及飯飽之後再喝湯的程式,才算是吃完了一整頓飯。

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冬季更頻繁,且是在飯後喝,湯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

(三)飲酒文化。

中國的酒文化十分豐富,南北也存在差異。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喜歡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中國山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人酒量比較大。南方人則喜歡細斟慢飲。

但中國白酒的主要產地還是在南方,如有名的貴州茅臺、四川五糧液等。南北方人在夏天一般都喜歡喝啤酒,但冬天北方人更喜歡喝白酒,而南方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等。

(四)烹調、口味。

南方和北方在烹調習慣、口味風格等方面亦有不同。比如稀飯,北方是小米粥、大米粥,最多放幾顆棗。南方人,不僅粥裡放菜,還放諸如火腿、大棗、鹹蛋等多種食材。

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鹹。南方人吃菜喜歡分開炒,北方人則偏愛放在一起炒。

2樓:曹仙

中國南北飲食差異有多大?你能吃得了差異這麼大的美食嗎?

1.上次去雲南,一桌子蟲子(同學用了2個星期湊齊的,當地最頂級的接待),同行6個同學,只有我吃飽喝醉了。

2.我是河北的,我老婆是四川的,每次跟我媽說起我老婆家主食吃米飯,跟我丈母孃說起我老家主食吃麵食,她倆的第一反應就是:米飯(麵食)那個不抗餓,那個吃不飽!

3.我感覺,最主要看個人喜歡吃什麼,就做什麼,和地域沒什麼關係,我就愛吃肉我老公就愛吃菜,我每次青菜和肉一起炒,我吃肉他吃菜,這玩意誰喜歡吃啥誰做,現在超市啥都有,做好了沒人吃就自己吃。

4.我黑龍江人 現在湖北宜昌。。這邊的菜偏辣。。我還是可以吃辣的,但還是有點不適應,現在已經瘦八斤了。不到一個月。

5.我不是一般的吃貨,全國各地我只要去過的地方,簡單的吃食有的吃一遍就能做,有的看一遍就能做,現在網路發達很多菜只要記住菜名,上網一搜基本能按自己喜歡的口味做出來,菜的品相也能模仿七八分像…

6.我是西安人,但是我全國各地的飯都吃的慣,清淡也好,重口味辣也好,甜味也好,我都喜歡吃[可愛],西餐也喜歡,尤其愛吃肉。

3樓:呼延掣

.主食上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南方主食一般都是米飯,很少吃麵食。北方人愛吃麵食,麵食不單指麵條,還有饅頭、烙餅、疙瘩湯等。

南方面條。2.口味上則是「南甜北鹹」,北方因為氣候原因一直有「囤菜」的習慣,常常把菜醃製起來慢慢吃。這樣一來,北方人大多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3.節日裡有「南糕北餃」的習慣,南方人春節習慣吃年糕,江浙人家大年三十晚上總要在八仙桌上擺一盤年糕,作為供品。北方人更愛吃餃子。

南方北方。4.「南精北粗」,不管是南方人家裡還是南方飯館,都是菜量小而精美。北方菜量多、足,更多體現了粗獷,這也符合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5.南方人吃甜豆腐腦,北方人吃鹹豆腐腦。

6.南方人吃甜粽子,北方人吃鹹粽子。

7.南方人飯桌上喝湯,湯也是一道菜;北方人飯後喝湯,湯是不算菜的。

8.南方人吃蔥是切成蔥花撒在菜上,北方人愛拿大蔥蘸醬吃。

南方北方。9.南方的青菜和小白菜到了北方叫油菜,北方的青菜另有其物。

10.南方人吃水餃蘸醋吃,北方人吃水餃除了蘸醋還會蘸醬油。

南北方在飲食上的差異還是蠻大的,不過這也體現了我們國家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管是南方飲食的精細還是北方飲食的豪放,都有其特色。我們應該尊重這種差異。

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4樓:呆啊凱

地理因素: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中國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中國南方氣候溼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麵粉為主食。

民族因素: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有不同,因此他們不僅在生活活動上存在差異,在飲食文化上也深深烙上了各自的特色。

漢族聚居的東部平原地區,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被稱之為「魚米之鄉」,因此盛產的大米和小麥是主要的食物。類似這種耕作方式的少數民族還有朝鮮族、錫伯族、傣族、壯族、獨龍族等。居住在中國北部的蒙古族、鄂倫春族和怒族以及西南部的牧區藏族,由於氣候寒冷,多食以高熱量的肉類,從而抵禦嚴寒。

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

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幹耐寒的小麥生長。

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麵粉。但是東北生產大米,而且久負盛名,頗為有趣的是東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賣到其他地方,自己卻不喜歡吃。

5樓:愛吃榴蓮的賊

大人您是南方人吧,我們東北人一個月有三十天是吃米飯的,31號那天才吃麵。再有,東北的大米運到外地很容易發黴的。望您詳查。

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不盡正確,我是東北人,很多南方誤以為東北人天天吃麵,是錯的,東北主食是大米,而且東北大米營養頗高,不同的是東北菜沒有南方做的那麼考究,而且一年裡偶爾也會吃點麵食,不像南方頓頓米飯,這可能也是南方人身體素質身高與北方不同的原因,飲食單調怎麼都不是好事,如果說中國飲食和西方不同,南方飲食就更不同。

7樓:窗臺上的書

最起碼我知道的東北人平時都吃米飯,麵食很少吃,就像樓上說的可能心血來潮一個月吃一次,也有可能好幾個月都不吃!

8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方的飲食差異 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吃法的巨大差異。總的是豐富和弘揚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開餐館,不過是讓鮮活玩藝兒吃膩了。

中國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

南北方飲食差異

9樓:匿名使用者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來描述傳統上南北方地區飲食差異。南方人愛米飯,傳統北方人(華北、西北)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中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

而中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幹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傳統上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但是凡事有例外,東北地區雖屬北方,但水分充足適合優質水稻生長,當地主食更側重米飯;同時東北人大多是山東河北移民後裔故對面食也不排斥。華北的京津地區由於明清時期由南方漕運的糧食為稻米的緣故,飲食習慣上對米飯接受度大於華北其他地區。一般以米飯為主食的東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區將米飯簡稱為「飯」;而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以麵食為主的地區一般會把米飯簡稱為「米」,「炒飯」即稱「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種小吃。

10樓:登洲万俟紹

天地人三才都是彼此有關聯的,人不同,天地也隨之變化。這裡天為天氣環境,地為地域習俗,人為各地不同之人。其中自然也包括飲食的不同。

11樓:匿名使用者

北方人喜歡鹹,南方人喜歡淡北方人喜歡大油大膩,南方人似乎清淡一些,但是現在差距越來越小了。

南北方造成飲食差異的原因和南北方的飲食習慣

南北方飲食區別?

南北飲食差異有哪些

中國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

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南方主食大米 北方主食麵粉。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高溫多雨 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幹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 種啥吃啥 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

北方地區的飲食文化有什麼,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北方地區以麵食為主,饅頭,麵條,燴麵等等,用面做的各種美食。 東訪冬 北方飲食文化是愛吃。你發俺麵食。還有米飯。主食是愛吃米飯。蔬菜類的是土豆的白菜。雞魚肉。這都是北方愛吃的菜蔬菜。 木槿花開雨成花 就早餐來說,北方人喜歡吃饅頭 麵條。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麵粉為主食,經常吃麵。 田...

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中國南北方差異

晁玉蘭有己 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自然差異 自然氣候明顯變化.體質差異 北方體質高胖 南方體質矮瘦 性格差異 北方粗獷豪爽 南方細膩柔和 最大的差異 北方政治與軍事比較活躍 南方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以秦嶺 淮河為界,各種差異都是比較明顯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