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小滿,沒有大滿呢?

時間 2023-06-24 00:00:03

1樓:大奔哥的彩虹圈啊

小滿者,滿而不損也,滿而不盈也,滿而不溢也。我們經常會聽到兩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和「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過猶不及,物極必反,這是千百年來顛簸不破的道理。古人認為小滿剛剛好,人生小滿,足矣。

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

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小滿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在此時開始灌漿,漸趨飽滿,但還只是「小得盈滿」階段,仍需一些時日才能完全成熟,故稱小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第一,與農候相關。「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說者不一。」24個節氣中,22個節氣名的含義都沒有爭議,僅僅小滿、芒種之名有分歧。

小滿與芒種名字的由來,「古人名節之意」,「皆為麥也」。小滿時節的物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對於我們而言,小滿是夏,對於麥子而言,小滿是秋,所謂「麥秋」。

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因未熟也。」「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也。」

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和風細雨少了,疾風驟雨多了,雨水常常以急促而兇悍的方式降臨,超出地表的承載能力。河水暴漲、鄉村沒田、城市「看海」的事情開始多起來了。

有人覺得降水量幾十毫米似乎很微小,但實際上,如果一小時降水幾十毫米便可能迅速造成災害。

古人云:「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也。」小滿之後,就可以陸續收麥子、種稻子了。

從提醒農事的角度,小滿之後的節氣,不應聚焦麥子的「大滿」,而應聚焦稻子的「可種」。可見,古人確定節氣的名稱,頗具深意。

2樓:德彪說個球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小滿,沒有大滿,是因為古人比較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沒有大滿這種說法。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它有兩種含義,第一種含義是指江河湖水,小滿小滿,江河漸滿,說的就是到了夏季小滿這個節氣,南方的雨水開始變多,於是湖裡的水的含量也越來越多。另一種含義指的是麥穗的飽滿程度,也就是麥穗兒剛滿未滿的一種狀態,因為北方地區這個時候還沒有進入雨季,所以降水量比較小,因此此時的小滿對應的是麥穗兒的狀態。

當時小滿也象徵著古人的一種做人哲學。古人比較謙虛,所以凡事只追求小滿,並不追求大滿。所謂物極必反,如果太過完美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只達到小滿的狀態,就已經覺得很滿足了,所以24節其中沒有大滿。

有些學者認為二十四節氣中是有大滿的,只不過它換了一個名稱叫做夏至。小滿指的是陽氣剛滿未滿的時候,而夏至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所以有的人也把夏至當做大滿。

人生只要追求小滿就可以了,因為小滿就已經是一種最完美的狀態,如果過於追求完美,可能會使自己活得很累,最終反而得不償失。如果你過得很累,最終你是沒有辦法達到滿足的,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一定要讓自己有一個空杯的心態,能夠適時降低自己的慾望,從而達到一種小滿的境界。小滿是一種哲學,是一種境界,可以讓自己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可以讓自己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是一味的無休止的索取。因為無休止的索取,不會讓你自己快樂,只會讓你徒增煩惱。所以小滿就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3樓:思寧

按照民俗解釋,之所以沒有大滿是因為秋收時節,節氣特點比較分明,不適合用大小相同的名字命名,而且小滿這個節氣名稱還包含著一定的哲學理念,小滿也就寓意著,滿而不損,滿而不盈,滿而不溢,符合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太滿」「大滿」都是被忌諱的詞語。

4樓:北山一師

二十四節氣中小滿其實就是指的就是整個的一切都已經滿滿的了,一切相當的好的方向發展大滿的話,那麼就是要求的太高了,二十四節氣中它是沒有這一步的。

5樓:婉鈴韻晴

之所以沒有大滿是因為秋收時節,節氣特點比較分明,不適合用大小相同的名字命名,而且小滿這個節氣名稱還包含著一定的哲學理念,而「太滿」「大滿」都是被忌諱的詞語。

24節氣為什麼沒有大滿

6樓:智資

按照民俗解釋,之所以沒有大滿是因為秋收時節,節氣特點比較分明,不適合用大小相同的名字命名,而且小滿這個節氣名稱還包含著一定的哲學理念,小滿也就寓意著,滿而不損,滿而不盈,滿而不溢,符合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太滿」「大滿」都是被忌諱的詞語。

二十四個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歲分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二十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二十四節氣裡有小滿而沒有大滿呢?

7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因為春種、秋收期間農事繁忙,事情比較多,節氣本身的特點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兩個大小相連的節氣。

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暑、便有大暑與之對應,有小寒,便有「大寒」。民俗學專家王娟解釋,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極冷和極熱的時間段,由於冷、熱持續時間長,相當於兩個節氣,且人們正好在貓冬、避暑,沒什麼活動,所以分成兩個相連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為何有小滿沒大滿

8樓:忙裡偷閒愛娛樂

因為大滿不是中國傳統的處世哲學,也不是中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未滿,方獲上升空間;唯有小滿,才有前進動力。

中國人非常注重把握事物的量度:「滿招損,謙受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旦達到極點,必然開始衰落。事情太過圓滿就會向不好的方向轉變,體現了中國人的辯證思維。

二十四節氣既是中國傳統曆法,也是農耕時代的實用知識,經過數千年實踐和不斷調整,最終確立了先後順序,小暑之後是大暑,小雪之後是大雪,小寒之後是大寒,但小滿之後卻沒有大滿,而是芒種。

這樣的安排,是古人洞察世間萬事萬物的聰明睿智,蘊涵著中華傳統文化深邃的大智慧,充滿了人生哲理與思辨。

二十四節氣中,為什麼沒有「大滿」?

9樓:生活軌跡

小與大相對,節氣中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就有大寒。

唯獨有小滿,沒有大滿。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中國人對「滿」充滿了警惕,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許多耳熟能詳的觀念都與此有關,比如:日中則移,月盈即虧;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盛極則衰,枯榮輪轉……我小時候讀書不錯,聽到最多的教誨就是不要「驕傲自滿」,耳朵都聽出繭來。

連帶生活中,酒喝六分醉,飯吃七分飽——什麼事情都要恰到好處,不要太「滿」。

小滿是夏天的第二個節氣。

此時,各地天氣由暖變熱,降水增多,江河湖塘水量日漸豐沛,麥子逐漸成熟,是收穫的前奏。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一切都是剛剛好。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沒「大滿」?

10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中國儒家傳統講究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一旦達到或超過這一限度,就會趨於衰落,或者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所以有「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必反」之說。

故老祖宗在命名24節氣時,只設小滿而不設大滿。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執行的週期。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忙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 就是中國的24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露水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亦合稱 四立 分別表示四季的開...

二十四節氣中哪個代表雨水,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是好日子嗎

捕捉一隻大柚子 雨水擴充套件資料 二十四節氣含義 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 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穀雨 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曾豔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 物候現象 氣候變化三種。1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