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 浣溪沙的翻譯,浣溪沙張孝祥翻譯

時間 2025-05-06 11:55:13

1樓:匿名使用者

張孝祥-浣溪沙·洞庭。

行盡瀟湘到洞庭。

楚天闊處數峰青。

旗梢不動晚波平。

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

夜涼船影浸疏星。

張孝祥詞作鑑賞。

這首詞是張孝祥在孝宗乾道四年(1168),由知潭州(今湖南長沙)調知荊南(荊州,今湖北江陵)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為諫官所劾,罷任北歸,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嬌。過洞頃襪庭》詞,有「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等語,流露出一種疾俗憤世的情緒,這一首寫得心氣平和多了。他從長沙出發,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盡瀟湘」一筆帶過,「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闊處數峰青」一句,寫洞庭湖全景恰到好處。

范仲淹《岳陽樓記》雲:「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是在岳陽樓上俯視洞庭之景。詞人泊舟湖中,不復寫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說四圍廣闊,遠處峰青,則規模可見,氣象可想。

旗梢不動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時景象,呈現出大自然清幽的靜態美。旗梢,即旗旓。船頭所插旌旗上的飄帶一絲不動,表明此刻的湖面,風平浪靜,所以出現傍晚水波平靜的景象,唯有鱗鱗細浪了。

這樣夕陽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與遼闊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構成一幅境界開闊而又幽靜的山水畫面。

下片寫停船後泛覽湖景所見。「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兩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隨著視野的轉換,顯示出另一番情趣,並給人一種紅白鮮明的色彩感。「紅蓼」,指生於水邊的紅色蓼草。

南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四雲:「紅蓼,即《詩》所謂游龍也。俗呼水紅。

江東人別澤蓼,呼之為火蓼。唐代詩人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猶消公升念悲秋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而詞中的」紅蓼「與」白魚「相對,更感到作者的構思精巧,觀察入微。詞人既寫了遠處一條水灣倒映出的紅蓼圖,又寫了似的雙尾白魚。魚稱」雙尾「拿乎老而」明「,是躍出水面之魚,靜中見動。

夜涼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語收結,尤耐人尋味。

這裡作者變換出另一幅畫面,而思緒已超越了時空對唸的限制,直接轉入夜景,使讀者有更多的想象餘地來思考這個過程。再從畫面本身來看,是從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筆,攝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兩種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蓋著星空倒影。

這不僅與前面的「楚天闊」、「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應,而且充分地展現了優美的詞境。「夜涼」二字,既是詞人的直感,又顯示出流戀自然界的心態。

2樓:檀素潔

浣溪沙 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

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裡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駐在荊州,這首《浣溪沙》,就是這時候寫的。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張孝祥約著友人馬山冊舉先登上荊州城樓。荊州本是祖國內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卻成了邊塞之地,這本身就夠讓人痛心的了。具有滿腔愛國熱忱的張孝祥,面對破碎的山河,**還有心欣賞大自然的風光?

更何況極目遠望,看到的不過是煙塵滾滾,戰旗飄舞的戰場,再聽到那撕裂心肺的馬鞭聲,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沉痛了。上邊寫景,逼真地烘托出「邊塞」的氣氛、作者的心情。

下片直寫作者對中原故國的懷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萬里中原」的大好河山還在烽火以北遙遠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遺民,作者感慨萬端,無可奈何,只好借酒澆愁。可是,「一尊濁酒」又怎麼能將滿腔悲憤抑制下去呢?

喝完了酒,面對蕭瑟的秋風,作者終於禁不住淚流滿面了。

全詞只有六句,四十二個字,卻表現了頗為博大的主題思想。作者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對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現得鏈滾淋漓盡致。本詞寫情真切,景物描寫、氣氛烘托、感情抒棚唯餘發巧妙組合,輝映成篇,作者的藝術技巧,由此也可見一斑。

浣溪沙張孝祥翻譯

3樓:信曼嵐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作者】晏殊【朝代】宋兆讓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滑陸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原文 <>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註釋 漠漠:像輕清寒一樣的冷漠。清寒:陰天,有些冷。

曉陰:早晨天陰著。無賴:詞人厭惡之語。窮秋:秋天走到了盡頭。

淡煙流水: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遠。

自在:自由自在。

絲雨族棗:細雨。

寶簾:綴著珠寶的簾子。閒掛:很隨意地掛著。

翻譯 在春寒料峭的天氣裡獨自登上小樓,早上的天陰著好象是在深秋。屋內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飄飛的花瓣輕得好象夜裡的美夢,天空中飄灑的雨絲細得好象心中的憂愁。走回室內,隨意用小銀鉤把簾子掛起。

張孝祥《浣溪沙(去荊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4樓:名成教育

方舡載酒下江東。簫鼓喧天浪拍空。萬山紫翠映雲重。

擬看岳陽樓上月,不禁石洞念首岸頭風。作箋我欲問龍公。 詩詞作品:

浣溪沙(去納巨集困荊州)

《浣溪沙》的原文及翻譯

5樓:勤謹還清廉的小餅子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翻譯。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註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豔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

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晏詞「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

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麼時候回來。

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後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

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於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

徘徊:來回走。

張孝祥的西江月擴寫(要啊!),張孝祥的西江月擴寫(要250字啊!)

滿載著一船的秋色,行駛在廣闊平展的江面上。彷彿是水神留我欣賞斜陽,微風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最好明天風向變了,就可以行船啟程,今晚露宿也就沒什麼關係。等到登上岳陽樓,奏起霓裳樂曲,就似水晶宮一般呢。 答答答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

觀月張孝祥 的 天無纖雲,月白無晝 的翻譯

觀賞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觀賞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觀優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觀賞,最好是獨自一人前往。而獨自前往的地方,又以離人遠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沒有月亮。況且城郭宮室等地方,又 能都靠近水澤呢?假如有這樣的地方,要麼是遠離人居 人跡罕至,要麼是空曠幽靜少有之處。果真有喜歡獵奇的...

浣溪沙 晏殊的翻譯急求

晏殊 浣溪沙 四首賞析 浣溪沙 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幹影入涼波。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吳處厚 青箱雜記 卷五記載 晏元獻公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嘗覽李慶孫 富貴曲 雲 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 公曰 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故公每吟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