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著不行 出於哪本書 哪一章

時間 2025-05-09 22:45:09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理解:抬起腳後跟,腳尖著地,站不住。把兩腿叉的很開走路,走不遠。人的行為和舉止必須符合客觀規律。不符合規律的事情,不能長久。

自見者不明。自我表現的人,不知道也不懂得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權利,所以他們的過分表現,讓那些沒有機會表現的人很反感,表現的過多了慢慢的別人就都厭惡他,所以這漏攔則種人沒有智慧。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的人,一般只考慮到自己的想法和作為的正確性,對別人想法做法根本不去考慮,甚至總覺得別人都不行,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甚至要求別人必須執行他的方案,所以這類人容易招致別人討厭,其方式方法也就會被大家拋棄,所以無法彰顯。

自伐者無功。有點功績就自吹自擂的人,天天誇耀自己,恨不得讓所有人都時刻牢記他的那點功績,別人當然會反感,當有新任務時,別人會把較難的任務給他,他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限,根本完不成,甚至直接推脫責任,所以這種人沒有功勞。

自矜者不長。有了些功績就驕傲自負,自高自大看不起人,他們的品德低下,沒有人原意和他長時間合作,所以他無法長久。

從道的角度來看,以上列舉的行為舉止可以說是違背了社會交往的基本原則,打比方:就好像吃過的剩飯剩菜,又好像人身上長的大贅瘤,連盤子和身體這些物體都厭惡。

所以那些明白這些規律的人,絕對不會那麼幹。

注意:本章呼應第二十二章。

註釋:企字本義:踮起腳跟。立,站立、設立。跨字本義:邁步、越過。

見,看見、表現。明,智慧。彰字本義:明顯、顯著。伐,誇耀。矜,大衡巖也《廣雅》。

餘,過剩、多出來的。食,吃。贅,肉瘤。形返棚,對照、表現。

或,可能。惡,厭惡,憎恨。處,置身、引申為處理。

譯文:踮腳跟立不住,跨步走走不遠。

自我表現的人,沒有智慧;自以為是的人,不能彰顯;

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自高自大的人,無法長久。

從道的方面來看,叫做剩飯贅瘤。讓人厭惡。

所以有道之人不這樣做。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樓:網友

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全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全文翻正謹談譯如下:

踮起腳跟晌仿站著的人反而難以久站,邁著大步前行的人反而會走不了多遠。單靠自己的眼睛來看,反而看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反倒不能判斷是非。自我誇耀的人無法舉碰建立功勳,自高自大得不到眾人的擁護。

從天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行為,)只能稱之為剩飯贅肉,連鬼神也要憎惡他。所以通曉天道的人是決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綜上,「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意思是:

從天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行為,)只能稱之為剩飯贅肉,連鬼神也要憎惡他。所以通曉天道的人是決不會這樣做的。

不立不破是什麼意思,「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的意思是什麼?

專注鍊金30年 有個成語叫 不破不立 意思是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你說的 不立不破 是反過來說,意思是不建立新的,就不能破除舊的。這兩個詞語是把建新和破舊因果關係顛倒的。 賈喬於夢秋 所謂破而後立,任何一個新的事物都是從舊的事物衍生出來的,並且高於舊的事物。沒有看清舊的事物的弊端就不會衍生出新...

為什么不立福全為皇上,為什麼不立福全為皇上

福全沒有出過天花,萬一以後出天花,就糟糕了,玄燁出過天花,有保險,以後不會再發了福全母親的地位比較低,康熙的生母地位高的多,而且孝莊太后很喜歡他,順治為了不違背母親的意願.當時順治也為此和太后商量,然後湯瑪士也在場,順治就問湯瑪士,湯瑪士說玄燁已經得過一次天花,終身不會再得,當時的天花不易醫治,皇上...

民無信不立的意思,民無信不立的意思是什麼

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也就不能存在了。這句話是孔子的觀點 論語顏淵第十二 原文 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期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