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是何時傳入中國的?「中國馬」是指什麼?

時間 2025-06-20 06:50:22

1樓:匿名使用者

馬馬,草食性。

家畜。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動力機械的發明絕爛笑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並含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少,馬匹主要用於馬歷念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

2樓:公冶菊說子

馬作為家畜在4000年前已經被人類馴服。

而關於馬克思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1899年,刊發在上海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第121期、由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譯,中國人蔡爾康撰文的《大同學》第一章「今世景象」慧跡談一文,首次將馬克思的名字介州鎮紹到中國。

另一種說法是,1902梁啟超發表在《新民叢報》第18號上的《演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一文,首次將馬克思(麥喀士)介紹給前碰中國人。

因此,根據原文資訊無法確定馬克思傳入中國的時間,具體資訊應諮詢專業機構。

3樓:匿名使用者

4000年前中國人自己馴服的。

中國的馬起源於**

4樓:網友

在中新世(距今約2330萬年~距今約530萬年)以前,馬類動物主要分佈於北美森林,到中新世時才遷移到歐亞大陸。中新世時出現了草原古馬。到了上新世(距今530萬年~距今180萬)初期,出現了上新馬。

到了全新世(11500年前至現在)時,北美的馬類動物趨於絕滅,只有歐亞大陸的後裔得到繁榮和發展。中國北方出土的更新世(距今約260萬年至1萬年)的三門馬以及現在還殘存在甘肅、新疆和蒙古等地的野馬,都是馬類動物的代表。

現代馬是由野馬經人工馴化培育出來的。馬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中國是世界馬文化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

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中國有30 多個 。

中國的馬主要有蒙古馬、哈薩克馬、伊犁馬、三河馬、河曲馬等。

蒙古馬,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

哈薩克馬,產於新疆的哈薩克馬,也是一種草原型馬種。現今伊犁哈薩克州一帶,即是漢代西域的烏孫國。兩千年前的西漢時代,漢武帝為尋找良馬,曾派張騫三使西域,得到的馬可能就是哈薩克馬的前身。

到唐代中葉,回紇向唐朝賣馬,每年達十萬匹之多。其中很多屬於哈薩克馬。因此,中國西北的一些馬種大多與哈薩克馬有一些血緣關係。

伊犁馬,別名天山「天馬」,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伊犁地區,中心產區在昭蘇、特克斯、新源、尼勒克,鞏留等縣。伊犁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培育品種之一。

三河馬,是俄羅斯後貝加爾馬、蒙古馬及英國純種馬等雜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馴養歷史,主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三河地區。

河曲馬亦稱喬科馬,原產中國甘肅、青海、四川3省交界處,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河曲馬史稱「南番馬」,據史料記載,這種馬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甘肅瑪曲縣、四川若爾蓋為主要產地。因其分佈區處在黃河河曲地帶,1954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正式定名為「河曲馬」。

河曲馬在我國戰爭史上戰功赫赫。漢朝時,朝廷為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曾引西域的優良馬種汗血馬放牧於青海一帶,這些馬的後代為漢朝征討匈奴立下「汗馬功勞」。在蒙古大軍南征大理時,忽必烈指揮大軍在水草豐美的河曲地帶大量牧養軍馬。

河曲馬、三河馬、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5樓:網友

中國(尤其河套、中原、南方)有土生的馬,但真正馴服馬並作為騎乘的是歐洲人,他們馴服馬後,迅速東進,征服古印度,並把土著貶為賤民。而在進入河套走廊時,被古羌族阻擋,同時獲得馴服的騎乘馬,逐步流入中原,同時掌握了馴服馬的技能。

而中原的土生馬主要作為生產、拉挽交通用。

6樓:網友

中國的舊石器時代存在野馬,野馬是當時人捕獵的物件。但是到了新石器時代馬與人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而到了商代晚期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突然出現了大量的家馬,這可能和外來文化的傳播有關。

依照考古學的證據,

7樓:網友

目前中國的馬主要三大種群氣源,一、蒙古馬。

二、伊犁馬。

三、滇馬。

「中國馬」是指什麼?

8樓:漫閱科技

四頭長著高度誇張乎汪的角的鹿,疾馳在拉斯克的一面石壁上,在表現它們時使用了紅色、黃色和更多的黑歲禪仔色點染出輪廓。洞穴藝術家們用有色的土和石頭研磨成粉末狀,然後用水調劑成液態或膏狀的顏襲凱料。

中國馬」拉斯科洞窟壁畫馬格德林文化時期。

馬的起源

9樓:

馬屬動物是由約5000萬年前始新世下層具有五趾的化石動物進化而來,現代馬種最近的直系祖先是三趾馬。

在上新世末期(三門系)尚有三趾馬的殘存,同時還出現了新種三門馬,一般認為它是現代馬的祖先。

繼三門馬以後,於更新世後期出現了蒲氏野馬,同時出現的還有騫驢,它們至今還生存於中國北方。是否由蒲氏野馬進化為現代的家馬,學者間仍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蒲氏野馬起源於三門馬,現代家馬即由蒲氏野馬發展而來;有的認為,蒲氏野馬是亞洲獨立的馬屬動物,它和蒙古馬在外形和骨骼結構方面差別很大,因此不能認為是蒙古馬的祖先。

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始新世的始(祖)馬。它們的身體只有狐狸那麼大,頭骨小,牙齒構造簡單,齒冠低,前足4趾著地,後足3趾著地,背部彎曲,脊柱活動靈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裡,以嫩葉為食。過了1000多萬年,到漸新世時才出現了漸新馬(中馬)。

漸新馬體大如羊,前後足均有3趾,中趾明顯增大,頰齒仍低冠,臼齒齒尖已連成脊狀,仍生活在森林裡,以嫩葉為食。

又過了1000多萬年,到中新世時出現了草原古馬。草原古馬前後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著地行走,側趾退化;身體已有現代的小馬那樣大;四肢更長,齒冠更高;背脊由弧形變為硬直,善於奔跑;臼齒有複雜的連脊和白堊質填充,表明食料已從嫩葉轉為乾草。草原古馬已從林中生活轉為草原生活,高齒冠臼齒適於碾磨乾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獸襲擊。

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現了上新馬,其身材高大,齒冠更高,前、後足中趾更為發達,四趾完全退化。

中國馬什麼時候發展的?

10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養馬大國,早在古代各種馬術專案就十分豐富多彩,隨著時代的變化,現代馬術也在發生演變。

據新疆農業大學馬學專家姚新奎介紹,人們通常把以馬為主體或主要工具的運動、娛樂、遊戲、表演統稱馬術,它是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對馬文化認識的結晶。

在我國,由軍事、生產和由此發展而來的馬術運動,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中國商周時期,「御」(駕馭車馬)即六藝之一。

春秋時期賽馬已十分盛行。

馬術運動在唐代已達到較高水平。

至於馬球運動,漢魏時期已有記載,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是馬球;馬戲,包括舞馬和馬伎。

從宋到元、明時期,馬球和騎射仍受到重視,但清代禁止異族養馬和開展軍事體育活動,使馬術運動由盛而衰。

中國首富是馬雲嗎,中國首富是不是馬雲

綠蓑江上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49歲的阿里巴巴馬雲已經擁有218億 美元淨資產,成為中國首富,而且馬雲的財富可能還會不斷的增長,因為 從同日公佈的阿里二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無論營收還是利潤還在高速 增長,小微金融業務也成長迅猛,估計近幾年時間中國首富的頭把交椅都 會由馬雲佔據。比爾蓋茨曾預言,馬...

棉花的起源 棉花何時傳入中國的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 字是從 宋書 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的傳入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1 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 綿 字,沒有帶木旁的 棉 字。2 棉 字是從 宋書 起才開始出現的,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

茉莉是怎樣傳入中國的?茉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茉莉花的名稱 於明末清初蘇州當地的乙個小故事。故事講述了一趙姓農民外出謀生,每隔兩三年回老家看下妻子和三個兒子,後來三個兒子平分了家裡的地,以種茶樹為生。有一年,趙老漢帶回一捆花樹苗,說這是南方人喜歡的香花,栽在大兒子的茶田的田邊上。隔了一年,樹上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趙家大兒子發現茶枝帶有小白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