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的婆羅浮屠佛塔風景如何?

時間 2025-07-10 11:55:15

1樓:裝

‍印尼地處赤道,常年氣候炎熱,年均溫叢扒27℃。當地為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潮溼,每年的5月-10月,降水相對較少,此時是旅遊的黃滲灶昌金季節。印尼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乙個國家,漫長的海岸線令島上的的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尤其以秀麗的熱帶風光最讓人難忘。

巴厘島有「詩之島」、「天堂島」等美稱,這裡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是天然的度假勝地。中爪哇的千年古塔婆羅浮屠佛塔和甫蘭班南印度教陵廟群,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繁華的首都耶加達更是印尼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縮影是外國遊客必遊之地。

日惹,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中南部特區。南臨印度洋。面積3,169平方公里(1,224平方哩)。

這裡有世界聞名的巨大藝術建築——婆羅浮屠;有精美的印度教古廟普蘭巴南日惹風光神廟;有被稱為「大城」的古城遺址,傳為瑪打蘭王國首都遺址,遺址中還有塊大石塊,傳為瑪打蘭王寶座;再遠處是王家陵墓。日惹所在地為古代馬特蘭地區的中心,曾是中爪哇第乙個強大帝國所在地。傳說,這片肥沃辯察土地在8世紀至10世紀時一直被許多印度教王國所控制,著名的婆羅浮屠、巴瑪南神廟及其他石碑紀念物都在那一時間建造。

因為它悠久的傳統與歷史,被譽為爪哇中心之中心、「爪哇的靈魂城市」、「爪哇文化搖籃」。婆羅浮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佛教建築遺蹟,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婆羅浮屠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是世界文化遺產。

佛教是怎麼傳入了印度尼西亞並建造了婆羅浮屠大塔的?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在歷史上,它的各個海島長期處於分散專狀態。屬印度教和佛教盛行,其中婆羅浮屠大塔就是印度尼西亞現存的最重要的早期大乘佛教建築物,也是該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西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治時期,重視巨集揚佛法。印度通過海路與東南亞互相往來。在阿育王的支援下,佛教傳人東南亞。

但印度尼西亞群島由於距離印度遙遠,佛教和印度教是直至1世紀才傳入的。因為印度教契合了印度尼西亞原始社會的精靈崇拜,所以佛教更為盛行。到5世紀,佛教才逐步發展起來。

8世紀,印度大乘密教僧金剛智將大乘密教傳入爪哇,盛極一時,統治者調集了當地居民興建了婆羅浮屠大塔。

婆羅浮屠佛塔是怎樣修建的?

3樓:漫閱科技

佛塔修建過程分bai為四期。在公元du775年的第一期zhi工程中修建了dao兩層平臺,但上層建築版。

沒有權完工。然後,在西元790年左右,在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平臺上修起了欄杆,從下至上的臺階寬度也統一了標準。此後不久,開始了第三期工程。

在此期間,在原來的塔基上又鋪上了12750立方公尺的碎石,這樣做是為了加固地基並且抵消上層建築的橫向坍落。第三期工程修葺了第一層和第二層迴廊的臺階與地面,**佛塔的殘料也被清除平整;同時,又在此處建起了三層細長的平臺,每層都有帶孔的小佛塔。這樣,一座高達10公尺的新的**大佛塔巍然聳立起來。

在最後一期工程中,新的塔基得到了擴充套件,每一層平臺上的欄杆也有了一點小小的改變。建造佛塔所用的石材是普通斜輝安山岩和玄武岩,兩者都是火山岩。由於佛塔四周沒有大山,人們便利用附近河床水底的卵石。

這種石塊平均高20釐公尺、寬30~40釐公尺、厚不到30釐公尺,完全可以用手搬運。

有關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的有哪些

婆羅浮屠意為 山丘上的佛塔 也稱 千佛壇 屬佛教東南亞分支建築文化。壇為實心,由30萬塊石頭緊緊砌合而成,最大的竟重達1噸多。它的外形是呈階梯狀的錐體,總高35米,共分九層。塔基是一個邊長為110米的四方形的臺,下面六層為折角方形,象徵茫茫大地 上面三層變為柔潤的圓形,象徵著恢巨集廣宇。底部四周有石...

C羅 羅尼 肥羅(大羅) 梅西 卡卡 誰厲害

羅尼與肥羅大羅喝什麼郎大渡 都是羅納爾多 應該是他最強吧 雖然有點早,不過還算乙個時代的,招式使用且觀賞性強,突破能力極強,一兩個動作就能過好幾個人,跑得很快。梅西主要身體靈活,太靈活了,每次晃得都快骨折那個樣子。個子低,他會哈維模式,傳球 意識都很好,啟動速度很快。c羅前期玩的很花哨,單車踩得好,...

印度尼西亞的含義是什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區別

印度尼西亞 一名,據說是來自希臘文,意為 水中島國 另一種說法是 16世紀末荷蘭侵佔這裡後,稱這些島嶼為 荷屬東印度 19世紀末,德國民族學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亞作為地理名稱首先使用。一批留學荷蘭的印尼學生正式倡儀以印度尼西亞作為他們的國名,並將自己所建立的民族主義組織命名為 印度尼西亞協會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