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 杜甫 全詩翻譯賞析

時間 2025-07-21 15:55:05

清明古詩杜牧原文 清明原文及翻譯

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1、原文:《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知兄。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翻譯:江巧磨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搭寬襲。

清明二首杜甫的詩

2樓:網友

清明二首杜甫的詩如下: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裡,漢主山河錦鏽中。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杜甫簡介:杜甫(712年2月12日 [1] ~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牧《清明》這首詩的全詩是什麼?

3樓:對面包的愛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夢李白二首之一賞析

準親我愛你 天寶三年 744 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 758 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 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 友吉凶...

求詩迴歸帖,求詩評!(二首)

野林歸去久 不知山外春 老枝今新發 喜聽雛鳳聲 好文采。短短一首五言,不僅滿足了lz的要求,詩的韻味也很好!爆笑版餓之詩 看了保準笑死你 前不見吃的,後不見喝的。念肚子之餓餓,獨愴然而涕下。哈哈哈哈 笑死了嗎?求詩評!二首 雪啊雪!你是用誰的悲傷作出的?為什麼這麼的冷呢?我抓住一片,強忍著心寒,握緊...

採蓮曲全詩賞析及翻譯,採蓮曲翻譯及賞析

採蓮曲全詩的意思 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採蓮的小船輕快飛梭。採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便低頭羞澀微絕態帶笑,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採蓮曲 王昌齡 唐代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採蓮曲賞析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