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時間 2021-07-20 12:50:00

1樓:吥想乖

1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親提了一個問題:「媽媽,婚後我該怎樣把握愛情呢?」

「傻孩子,愛情怎麼能把握呢?」母親詫異道。

「那愛情為什麼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問。

母親聽了女孩的問話,溫情地笑了笑,然後慢慢地蹲下,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兒的面前。女孩發現那捧沙子在母親的手裡,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流失,沒有一點撒落。接著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

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所剩無幾,其團團圓圓的形狀,也早已被壓得扁扁的,毫無美感可言。

女孩望著母親手的沙子,領悟地點點頭。

其實,那位母親是要告訴她的女兒:愛情無須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愛情越失去自我,失去彼此之間應該保持的寬容和諒解,愛情也會因此而變成毫無美感的形式。我們不妨學著用一捧沙子的情懷對待愛情,好好珍惜,好好捧握。

不僅僅是愛情,我由此而想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論何種關係,就像手中的流沙一般,手掌緩和張開,順其自然的捧著,流沙也就安適的停留在手掌中,但若是緊握拳頭,用力一抓,也許能留住變形的少許,但大部分卻都因此從指縫間流逝,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鬆鬆的捧著,尊重他(她),保有各自的自由,關係自會長寸無恙,但握的太緊,佔有慾太強,失去也將是必然。

一生中,有些人註定是彼此相互依戀的,但有時候,依戀的結局更像我們空洞的掌心裡斜斜的流沙,它停留在我們攤開的掌心裡,沒有諾言,更不可能永恆。

也許是人到中年了吧,對於生活中的許多東西也就更多的有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其實我們平常的工作、升職、晉級、評優評先等等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越是用手去抓緊,手中的沙就會從我們的手指縫間瀉落下來,也許我們最終抓住了一點,但我們可能因此而失去了其它更多更重要的東西。唯有用雙手去捧著,沙才不會瀉落下去,工作、友情、愛情、榮譽、升遷無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要抓牢這些東西,反而更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則,失去原本應該具備的美好的品性與人格,同時也會因此變得無美感的形式,我們不如用捧沙的情懷來對待我們的工作、友情、愛情、榮譽、晉升、幸福、婚姻,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它們必定會圓圓滿滿。

2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以其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何入手呢?

我們首先應究其"**"。

首先,我們得從學校談起。或許有人會問,在現實生活中誰最累,最辛苦?是工人、農民?

還是知識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誰呢?對,是我們中小學生!

眾所周知,他們的書包越背越重,他們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有的甚至在晚上12點以前還不能做完作業。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小小年紀不光要學書本知識,還要在家長的"監視"下學特長,搞提高補習。他們一上學就被牢牢地拴在以開學為目的的"應試"戰車上,內心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在孩子犯了錯誤後,有的老師方法不當,當著其他人的面或諷刺,或挖苦,或嚴厲指責,甚至破口辱罵……於是造成了他們害怕考試,害怕老師,害怕家長,害怕學校,在壓力、恐懼下,有的孩子變得焦慮、煩躁、緊張、暴怒、嫉妒、猜疑……產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別"強",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見,並學會了應付教師,應付家長的"欺騙術"會為一點芝麻小事而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厭學的情緒瀰漫在青少年之間。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經告戒,學校不要讓學生太忙,否則學生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最好的教育是教師以最短的時間,給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最壞的教育是教師佔了學生所有的時間,而學生又學不到什麼,得不到發展。馬克思說過,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尺度,還是人的發展空間。

當所有人都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就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得到發展。可見,學業課業負擔的輕重,精神壓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時間的多少,生活是否豐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才能能否得到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教育。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到時了許多適得其反的效應,而現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僅僅是每個學校的口頭術語。對學生"減負",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一切仍以"升學"作準備為教育目標,片面強調學生需要的知識教育,而從根本上沒有解決教育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人文價值,即"學習就是為考試"。

那麼,來自家庭的影響也應受重視。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盡了家長們的溺愛、遷就。當上學讀書後,與同學之間發生衝突,又受不了一點委屈,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

有一部分家長在處理孩子錯誤時不注意方式,動不動就責罵,甚至拳打腳踢,用所謂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不然就"關懷備至,和藹可親"。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要求,讓孩子做許多他自己不願做的事。這樣,勢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還有一些家長一味地認為在資訊科技發展的今天,應讓自己的孩子儘早學習英語、電腦,孩子也對此感興趣。當然,這有助於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學習素材,豐富他們的興趣,開拓視野。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資訊化儘管將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也可能會導致由於熱忠於電子遊戲而引起教師與孩子之間人際關係淡薄,減少學生們體驗生活接觸自然的機會,對學生的身心帶來不良影響。

現在的社會問題也日趨嚴重,不安全隱患越來越多,對學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學生貪小便宜,或嫉妒別人有好的東西自己沒法有,養成了小偷小摸;學習錄象片裡的壞習,欺負弱小,或以"借"錢為名的拿錢不還,或強行弱小同學拿錢,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來解決……這對於他們自己和被他們欺辱的學生來講,身心都極為不利,造成了有的學生怕出門,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講,怕再捱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們。

這樣長期以往,學生就逐漸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氣古怪,性格暴躁,並以自我為中心等對其一生都不利的行為。當這些現象都出現的時候,社會**的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德育工作怎麼會失靈了?!"繼而要求大大加強思想工作,加強道德教育,加強學校紀律。

家長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學校做工作,但結果都不如人意,有時甚至會變得更加嚴重,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的道德知識不能轉化為道德實踐。在觀念上,他們知道是對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又不去那麼做,犯了錯認錯,認了錯再犯錯的惡性迴圈。

2樓:深情雲清

可以去看看這些網頁

急求一篇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演講稿!!!

3樓:在睡覺咯

請問你對心理學有點了解嗎?

自己列舉幾個問題,深入瞭解或調查,得出分析和結論,總結你所在的學校整體的作風、風氣,和中學生的普遍心理狀況進行。

大概嗎:

1、學習基礎知識的價值觀,即將長大**(18週歲)的心理、生理跡象和正確的嚮導。

2、學校個別人員的事例、動機心理分析或標榜之人。

3、對社會的責任、個人責任心理。

如果自己不是精通的,怎麼講都不精彩。

4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實際情況來寫,要不然的話就跟學生溝通和交流,和同學們融入到一起。談談感受,這樣的話應該能寫的字數多一些。

希望樓主能寫好這一篇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演講稿

望採納,謝謝.....

急求一篇小學生寫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注意,是小學生自己寫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生活和學習中的煩惱如海浪一樣向你撲來。這件惱人的事剛過,那一件又來了,讓你防不勝防。

這不,剛下課那煩人的英語老師剛走,這節又是語文課。而這節又是作文課,語文老師也真是的,每週佈置作文至少一篇,多則兩三篇,並且作文時間有限,一節課必須完成500字以上的作文。 每次語文老師一寫完作文題就走出了教室。

於是同學們就埋頭寫,可我則天資愚頓,材料想得不快。同學們以下筆很久了,可我還在冥思苦想。教室裡很安靜,只聽見筆在紙上走出的沙沙聲,沒有一個同學東張西望。

只有我筆在手中不停的轉,沒有一絲靈感.每一次我都要過的七八分鐘才能勉勉強強的動手寫幾個字,由於平時的積累不夠再加上時間的限制,又不會組織材料,因此作文一直不怎麼樣,所以,一到作文課我就會一種有莫名的煩惱。

有一次語文老師佈置一道作文題《感受生活》,雖然我按時在下課之前完成了。但作文發下來後,語文老師的評語是:「內容馬馬虎虎,沒有感情流露。

」五十分。沒辦法,只好在下課時看看別的同學怎樣寫,下一次寫作好借鑑,可是最後到我自己運用時描寫的卻又不像同學那樣生動,天吶,我該怎麼辦才好!

就像那首歌裡的歌詞一樣「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我不是最近煩,我是一提作文就煩。這不,這次作文《我的煩惱》,也不知道得過多久我才寫上題目,再寫上內容,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我有一個小小的煩惱,它時常在我的生活中露臉,雖然只是露臉,可也多多少少讓我感到有些鬱悶。現在,大家幫我分擔一下這個煩惱吧。

本來嘛,我的相貌就不十分好看,塌鼻子,大嘴巴,除了眼睛大一點,我的相貌算是一無是處。就這樣,尊敬的上帝還不放過我,又給我來個「錦上添花」———**黑。

據說,我剛出生時**極黑,而且背上、屁股上全是胎記,奶奶說:「這孩子讓閻王爺打的,不願來呢。」長這麼黑,誰願來啊。

從記事起,「黑」這個詞就比其它c olour在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高得多,大家都「黑玫瑰」、「黑牡丹」的叫我,我也不愧對於這些稱號,一到夏天,**像刷了一層黑油漆似的,別提了。但傻姑娘一個的我還認為「牡丹」和「玫瑰」都是大家讚美我呢,我還對自己的黑頗為得意呢。

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審美觀。常聽大人們誇女孩白又漂亮,加上電視廣告中介紹的都是增白的東西,可沒有增黑的東西,心裡頓時很受挫。不僅如此,我的「黑」成了我的「小辮子」,孩子們自然都懂得他們比我白的優勢,鬧矛盾時,他們一句「黑不溜秋靠邊站」就能讓我啞口無言。

還好,我人緣比較好,「小辮子」不時常讓人揪啦。

上學後,「黑」真的染黑了我心裡的一小片天空。出奇的是,當時的男孩子都十分白,我自然成了他們逗趣的物件,嘗試著為自己辯解了一次,連小時候「黑玫瑰」、「黑牡丹」的外號都抖了出來,結果適得其反,哎!氣呼呼地跑回家,吃著媽媽做的大蝦,又不生氣了,「好姑娘不生氣,小白臉何足掛齒。

」如今,隨著我的日漸變白,以及周圍人對我「黑」的熟悉,我對自己「黑」的問題已經不以為然了。「黑」多好,是健康色哩,有一種陽光朝氣,充滿力量的美,許多人還去專門晒黑呢,那都是水貨哦,我才是正宗的!而且,「黑」讓我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學校裡,知道「黑妹」的人絕對比知道於夢瑤的人多,家裡,弟弟妹妹都認為我姓「黑」,一開口就是「黑姐姐」。

由於「黑」,我的名號可比你們多多了,可以和古人媲美了,都是朋友們進獻給我的:「非洲難民」、「礦工」、「黑妹」、「黑妞」、「黑人」……我一一笑納,更有趣的是,以我名號命名的產品也多了起來:黑妞吸吸糖、黑人牙膏……我的知名度還真高。

黑也是我身上的一大特點,一大亮點呢!

我為什麼會黑呢?i don 』 t know ,你為什麼會白呢?i don 』 t know牞 too 。

據說媽媽懷我時十分愛吃核桃和烤羊肉,和這有沒有關係呢?麻煩大家幫我想想。

人生像一條石子小路,沒磨平的絆腳石就是我們的煩惱,而只要我們去正視它,它遲早會磨成一顆光滑的鵝卵石,如果我們逃避,繞道而行,遲早會遇見更大的絆腳石。我已感到我的絆腳石變得光滑起來,你的呢?

求中學生心理健康,求中學生心理健康資料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 學習類問題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二 人際關係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

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表怎麼填,中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完整版

m默飛 姓名 個人 簡介 籍貫 年,班級 email qq 血型 身體 狀況 既往病史 身體發育狀況 家庭住址 家庭人口 父親 家庭 狀況 母親 家庭其他成員情況 家庭經濟年收入 家長的教育方式 是否是單親或離異家庭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覽表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覽表 學年度 成績等級 學習態度 學習興...

中學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課程的特色是在生理衛生課中增加心理衛生的內容,稱為生理心理衛生。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特點,通過心理衛生課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常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提高抵禦心理疾病的能力。2 開展團體諮詢活動。出現同類心理疑問的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