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礎心理學內容體系中,認知部分佔有重要地位,試論述個體認知的範圍包括哪些

時間 2021-09-01 04:40:48

1樓:風雲乾坤

認知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和語言等。

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再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和特性的認識;

知覺是對事物的整體及其聯絡與關係的認識,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

記憶是積累和儲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

思維是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間接、概括地認識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的聯絡和規律,形成對事物的概念,進行推理和判斷,解決面臨的問題;

語言是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書寫、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同時又是運用這種符號系統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行為。

2樓:

感知覺,注意,情緒,語言

3樓:泡泡豬和轉轉豬

認知 認知—cognition

指通過心理活動(如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象)獲取知識。習慣上將認知與情感、意志相對應。

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即對作用與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再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 教育心理學

* 學習心理

** 學習理論:聯想反射理論,聯結理論,認知理論,聯結-認知理論,學習的活動理論等。

** 學習的資訊加工模型

** 學習模型 ** 學習分類學說 ** 學習準備 ** 學習動機 ** 學習定勢 ** 學習的強化 ** 學習測量與評定

** 學習遷移:經驗泛化說,分析概括說,相同要素說等。

** 學習的方式方法:發現學習,接受學習,指導學習,掌握學習,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整體學習和部分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學習競賽,潛伏學習,過度學習等。

** 學習差異 ** 羅森塔爾效應 ** 皮格馬利翁效應 ** 學習的心理衛生

* 學科教學心理學: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自然學科教學心理學,社會學科教學心理學等。

* 教育工藝學:視聽教學,程式教學,機器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自學輔導等。

* 智育心理學:知識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異等。

* 德育心理學:品德,品德結構,品德形成,品德發展理論,品德差異等。

* 體育心理學 * 美育心理學 * 教師心理

認知概述:

1、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是個體認知活動的資訊加工過程。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成一個由資訊的獲得、編碼(encoding & coding)、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的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式進行資訊加工的系統。資訊的獲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資訊。

感覺的作用就在於獲得資訊。資訊的編碼是將一種形式的資訊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資訊,以利於資訊的貯存和提取、使用。個體在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中都有相應的資訊編碼方式。

資訊的貯存就是資訊在大腦中的保持,在記憶活動中,資訊的貯存有多種形式。資訊的提取就是依據一定的線索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要的資訊並將它取出來。資訊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資訊對新資訊進行認知加工。

在認知過程中,通過資訊的編碼,外部客體的特性可以轉換為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等形式的資訊,再通過貯存,保持在大腦中。這些具體形象、語義和命題實際就是外部客體的特性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形式,是客觀現實在大腦中的反映。認知心理學將在大腦中反映客觀事物特性的這些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稱為外部客體的心理表徵,簡稱表徵(representation)。

通常,「表徵」還指將外部客體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在大腦中的資訊加工過程。

2、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是個體習慣化的資訊加工的方式,又稱認知方式。認知風格是個體在長期的認知活動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對一定的資訊加工方式的偏愛。個體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存在這種偏愛。

3、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導認知活動的計劃、方案、技巧或竅門。人腦的資訊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間進行多種操作,為了順利地加工大量的資訊,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時刻選擇特定的資訊進行操作,並將整個認知過程的大量操作組織起來。因此,認知策略對認知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十分重要的。

4、元認知

元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認知。元認知由三種心理成份組成:一是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個體對自己或他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結果等方面的知識;二是元認知體驗,指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三是元認知監控,指認知主體在認知過程中,以自己的認知活動為物件,進行自覺的監督、控制和調節。

元認知監控主要包括確定認知目標、選擇認知策略、控制認知操作、評價認知活動並據此調整認知目標、認知策略和認知操作等環節。元認知監控是元認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編輯本段]認知定律

認知第一定律:對某個事物的認知,有且只有一個最合理的。

【全集然文明】邏輯:自然萬物的各種屬性程度連續存在,簡稱為【續存】。其中:有且只有一個續存的最高點。

認知第二定律:正誤的認知都會產生加速度,簡稱為【正確加速度】和【錯誤加速度】

【全集然文明】邏輯:自然萬物都有其衍生物,這種現象稱之為【衍然】;而衍然體的增加,自然會加速衍生事物;於是正確的邏輯多了自然可以更快的衍生更多正確的推理;錯誤的邏輯多了,自然更快的衍生出更多錯誤的結論。

認知第三定律:客觀事實可以統一人類認知。

【全集然文明】邏輯:自然萬物皆有聯絡,簡稱為【聯存】;認知與客觀事實的聯絡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認知儘量接近客觀事實,那麼客觀事實自然就可以統一人類認知。

心理學雙手捂臉什麼意思,心理學中雙手在背後揹著是什麼意思

廉崖欣 在我們生活的群體中,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世界是開放的,人們是可以平等自由地交流和溝通的,因此她們很難理解那些內向而又不喜歡顯露自己的人。他們常常會猜測,這些人是否不愛思考?是否存在交流的障礙?他們到底與自己有什麼不同?而當她們意識到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經歷,才有可能瞭解那些自己恨難理解的人時,他...

誰有心理學認知干預中的情感組織者(情感先行組織者)的例子

丿卩 一 先行組織者的含義 情感先行組織者首先是在知識智力觀下受 先行組織者 這一概念的啟發而產生的。所以,我們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先行組織者。先行組織者 advance organizer 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 d.p.ausubel 20世紀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個概念。根據奧蘇伯爾的經典解釋...

感情和意識在體育心理學中的作用

辰辰的大樹 一 體育教學實踐的需要 瞭解和掌握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活動,是有效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一個人學過體育心理學,並不意味著就能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因此,廣大體育教師不僅要學好體育心理學,而且要能夠學以致用,從而提高自己的體育教學工作水平。二 體育教學研究的需要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