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gw黑馬
1)如果物體在水中沉底或懸浮,則物塊的納喚蔽體積為v物=27g1g/cm3=27cm3,當物塊放入酒精中時,一定沉底,排開酒精的體積等於物塊的體積,排開酒精的質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故ad選項錯誤;則物塊在水中一定漂浮;
2)物塊在水中漂浮時,浮力等於物體的重力洞州,也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因此物塊的質量為27g;從bc選項中可以看出鏈談,物體在酒精中是完全浸沒的,因此物體的體積:v=,則。
物體的密度為:ρ=mv=27g30cm3=900g/cm3= kg/m3.
故選b.
2樓:小甜
分析:(1)先假設物塊沉底或懸浮,則物塊體積等於排開水的體積,根據v=即可求出物塊體積,再根據m=ρv求出排開酒精的質量,並與題幹中的質量相比,排除錯誤選項.
2)根據漂浮時浮力等於重力求出物塊的質量;物塊全部淹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於物塊的體積得出物塊的體積,然後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物塊的密度.
解答:解:(1)如果物體在水中沉底或懸浮,則物塊信轎塌的體積為v物==27cm3,當物塊放入酒精中時,一定沉底,排開酒精的體積等帆李於物塊的體積,排開酒精的質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故ad選項錯誤;則物塊在水中一定漂浮;
2)物塊在水中漂浮時,浮力等於物體的重力,也等於滑圓排開液體的重力,因此物塊的質量為27g;從bc選項中可以看出,物體在酒精中是完全浸沒的,因此物體的體積:v==30cm3,則。
物體的密度為:ρ=900g/cm3=
kg/m3.
故選b.
初中物理,浮力。麻煩詳解,多謝。
3樓:網友
排開水的體積是,這麼多水的重量(即最大浮力):g=24300n-1*10^4n=14300n14300/10=1430kg
設人的平均質量為50kg,1430kg/50kg=所以答案是b,28人。
初中物理,關於浮力,能有人幫忙解決一下嗎,最好詳細一點,謝謝
4樓:草原牧民
這題正確的答案應該是bcd
物體在彈簧的作用下,在水中和酒精中靜止而且彈簧的彈力性大小相等。
這就可以說明物體的密度是介於酒精和水密度中間。
酒精的密度是水的密度是,所以物體的密度是。
物體在酒精當中受到彈簧向上的支援力,在水當中受到彈簧向下的拉力。
知道了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體積很容易就求出物體的重量,很容易求出物體在水中的浮力是多少。
初中物理浮力問題
5樓:
巧了,我表妹問了我同樣乙個問題。後面我連圖都畫出來了。誒。
解:設試管橫截面積為s;試管第一次下降的高度為h1,第二次下降h2;又設試管內水面第一次上公升h1,第二次上公升h2。
因為試管內水面初始高度=最終高度=h,所以試管下降總高度=試管內水面上公升總高度,即h1+h2=h1+h2。
第一次【m1浮在水面】:m1×g=ρ水×g×s×h1=ρ水×g×s×h1,得h1=h1。由於h1+h2=h1+h2,所以h2=h2
至此還可知,實際上h=h』)
第二次【m2沉下去】:m2=ρ2×v2=ρ水×s×h2,v2=s×h2
聯合方程解得:ρ2=(h2/h2)×ρ水=ρ水。
補充:對於hhfly2000提出的疑問,我解釋一下。
首先,如果ρ2=ρ水,物體2可以懸浮於水底。
第二,物塊1放入試管內浮於水面,水面上公升h1,排開水的體積為s×h1,我想這個是沒錯的。你可以想象物塊1的排水部分單獨沉入水底任意位置,v1排=s×h1這個等式都還是成立的吧?(我想主要是因為我那個圖的液麵分隔位置畫得不標準,引起錯覺)
如果我這兩點解釋沒錯,那以上答案也就應該是對了。
6樓:網友
haway_3d 的答案不對,如果照這麼算,ρ2=ρ水,很難解釋為什麼物體2會沉底。
而且由h=h'還能算出ρ1=ρ水,同樣很難解釋為什麼物體1會漂浮在水上。
問題出在你的第乙個式子 m1×g=ρ水×g×s×h1=ρ水×g×s×h1.
由於放了小球,所以試管內水面上公升了h1高度並不能表示排開水的體積為。
s×h1,實際上應該是:s×h1 減去物體1浸沒在水中部分的體積。
其實我的疑問,你並沒有解釋清楚。即使你說物體2可以懸浮於水底,但式子h=h'就是有問題的。由此得到的ρ1=ρ水也是有問題的。不能說物體1也是懸浮於水面上吧?
第二點,物塊1放入試管內,水面上公升h1,但排開水的體積不等於s×h1。假使如你所說,物塊1的水下部分沉到了水底,即不在你畫的h1部分,那麼,水底的這部分物塊1所排開的水的體積要不要計算了呢?
7樓:
設物塊1的質量為m1,物塊2的質量為m2
設試管橫截面積為s;試管第一次下降的高度為h1,第二次下降h2;又設試管內水面第一次上公升h1,第二次上公升h2。
設物塊1浸沒在水面以下的體積為v1,物塊2浸沒在水面以下的體積為v2(即物塊2的體積)
因為試管內水面初始高度=最終高度=h,所以試管下降總高度=試管內水面上公升總高度,即h1+h2=h1+h2。
放入物塊1時,有h-h1+h1= h』,得到h1-h1=h』-h。 由於物塊1有一部分浸沒在水面以下,所以有h1>h1,即h』>h。
物塊1所受的浮力為:m1×g=ρ水×g×s×h1=ρ水×g×(s×h1-v1),得到:v1=s×(h1- h1)=s×(h』-h)
放入物塊2時,有h』-h2+h2= h,得到h2- h2=h』-h。由於物塊2沉入水下,密度應該大於水,因此有h2>
物塊2所受的浮力為:m2×g=ρ水×g×s×h2
如果將物塊1和物塊2放在一起考慮,由水面高度不變可知,它們的密度等於水的密度,因此有:ρ水×g×s× (h1+h2)= (m1+m2)
第一次【m1浮在水面】:m1×g=ρ水×g×s×h1=ρ水×g×s×h1,得h1=h1。由於h1+h2=h1+h2,所以h2=h2
至此還可知,實際上h=h』)
第二次【m2沉下去】:m2=ρ2×v2=ρ水×s×h2,v2=s×h2
聯合方程解得:ρ2=(h2/h2)×ρ水=ρ水。
8樓:給我多一秒
把這道題倒過來思考吧,也就是第二塊使液麵下降的高度差等於第一塊上公升的高度差h`-h,寫詳細點就是h』-h=m2/水的密度/橫截面積-m2/自身未知密度/橫截面積,如果其他量已知就是乙個方程了,是不是可以求出來了呢?
9樓:匿名使用者
haway_3d的答案跟過程是對的,「v1排=s*h1」確實是對的,就是圖畫得不好,誤導了大家,看他圖裡試管內的水**會越來越多的,只要重新畫個圖,按著他的思路走就理解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有些已知資料你沒寫啊,橫截面積是試管的還是燒杯的,而且第二個物塊使水上公升的高度求錯了,不是除以水的密度,是除它自身的密度吧。
11樓:網友
嗯。你算得應該是對的,你對對看有什麼地方時筆誤或者是別的小失誤。
初中物理 關於浮力的問題,初中物理 關於浮力的一個問題
肯定會的啊!因為浮力的產生是上下壓強差所產生的,水的個人地方都有壓強,所以只要是物體他就一定有厚度,這就一定有壓強差,所以說物體就有浮力,所以說不要被一些假像迷惑了。 如果完全密閉,沒有空氣沒有水,那麼它只受到其他表面水壓的作用,不受到向上的浮力,但是一定要完全沒有水,稍微進去一點點水,就有壓力了。...
初中物理浮力和壓強
第一問 對的 這個比較好理解,放進水中時杯子 水和物體可以看作一個整體,總共增加了物體的重力。第二問 錯的 這個物體放進去之後還有繩子承受了一部分重力,所以增加的重力要小於物體的重力 現在的增加應該是 物體浸沒在水裡部分的體積乘以水的密度再除以底面積 第一題的情況比較複雜,需要先判斷物體的浮沉,還要...
初中物理求高手解答浮力問題, 初中物理 求高手解答!這裡學的不好,希望能給講明白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考慮的是物體的密度,通常情況下,只要物體的重力不大於液體對它的浮力,那麼它就可以浮在液體中,而密度是決定一切的關鍵。如果實心物體的密度大於液體的密度,無論如何都不能漂浮如果實心物體的密度剛好等於液體的密度,則物體可以在液體中任意位置漂浮如果實心物體的密度小於液體的密度,則物體只能在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