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時間 2025-06-15 07:05:18

《誰吃了我的大餅》小班教案

1樓:拋下思念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誰吃了我的大餅》小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達:是你咬了我的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大膽的用語言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誰咬了我的大餅》ppt、小動物**(小豬、小鳥、兔子、狐狸、鱷魚、河馬)、有牙印的大餅每人乙個、餅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一起做律動《餅乾歌》。

2、出示ppt,你們知道這塊大餅是誰做的嗎?我們一 起來看看小豬和大餅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基本部分。

一)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小豬做了塊好大的餅,累得睡著了。等它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2、教師走到幼兒身邊問幼兒:「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初步感知句型)

3、請幼兒猜猜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4、小豬決定去問它的朋友們,那我們一起跟著去問一問是誰咬了它的大餅。小豬碰到了小鳥,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一」小鳥咬了一口大餅,它的牙印是什麼樣的?

是小豬要找的那個半圓形的牙印嗎?小豬對比了一下說:「嗯,果然不一樣。

5、引導幼兒學說小豬與其他動物(兔子、狐狸、鱷魚、河馬)的`對話(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小結:小鳥的嘴巴咬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兩顆大大的門牙,狐狸咬了乙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乙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

6、小豬的肚子餓的「咕咕」叫,「啊嗚」它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它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你們說小豬的大餅不是這些小動物咬的,那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原來是小豬自己咬的!真是乙隻糊塗的小豬呀!

二)完整欣賞繪本。

1、欣賞ppt,教師生動講述故事。

2、請幼兒說說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3、教師 小結: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不同小動物的牙齒就會咬出不同的牙印。

三、結束部分。

1、遊戲:誰的餅乾。

幼兒將自己手中的缺口餅乾卡片,按缺口的特點為小動物送餅乾,鞏固對動物咬痕的認知。

2、品嚐餅乾。

小豬也給你們送來了好吃的餅乾,讓我們一起來嚐嚐吧!

幼兒園小班魚類教案,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魚》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魚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魚 歡迎大家分享。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兒歌,使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環節,並且學會描述。2 讓幼兒理解朋友的重要性,有朋...

小班語言教案 小青蛙聽故事,幼兒園教案小青蛙

幼兒園教案小青蛙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小青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活動目標 1 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2 初步瞭解青蛙的生活習性。3 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 要愛護青蛙。活動準備 青蛙...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 小貓藏在哪

1 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 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2 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