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足三字意味深長,其中蘊含了詩人怎麼樣的情感

時間 2025-07-23 01:05:16

1樓:網友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裡白沙堤。 題解鎮餘 這首詩作於長慶三年(823).白居易時年五十二,任杭州刺史。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過在此之前歷旅悶,白居易的這首《錢塘湖春行》,是知名度最高的西湖詩。儘管此前有關西湖的題詠很多,但惟有這一首能夠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令人彷彿身臨其境。 評解 這是一首寫景的七律。

前四句寫湖上春光,範圍寬廣;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是先點明環境,再寫景;後面是先寫景,然後再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

結構之妙,正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所說那樣,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 這首詩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不僅寫出了西湖早春景物之美,而且傳達出內在的生機肢彎與意態,寫出了自然美景帶給人們的美好、愉悅的感受。

2樓:匿名使用者

真愛是有的,也是無私的,真蔽御愛會讓你放棄一切而只為和巨集睜巖他/她在一起。如果當遇到困難時你們的愛沒有早知經得起考只能說明你們的愛是膚淺的愛。時間能夠檢驗出每個人的愛是真愛?

還是偽善、虛偽的愛?

一道語文題

3樓:網友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一組倒裝句,應是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竹林裡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

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汙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得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

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1.『山居秋暝「這個題目的含義是王維居住在終南山時描寫的乙個秋天的黃昏的景色。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頷聯,不是頸聯哦為什麼先寫明月後寫清泉呢,是因為作者在這裡要採用以動襯靜的手法,這句表達的是山間在雨後的清新恬靜的美景,要表達靜,作者先選取月色體現山間的靜景,這是正常直接的,而在雨後的山間,更因泉水的叮冬之聲更顯得山間的幽靜,這是反襯的手法,比直接表達更好,以動襯靜,更能體現那種恬淡隨意的意境了,所以先靜,再動。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②,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③歇④,王孫自可留。

註解】螟:夜色。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春芳:春草。

歇:乾枯。評析】

4樓:網友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五言律詩。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解釋1王維,約(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畫家。山水田園派詩人,人稱「詩佛」。

2.暝:日落,夜晚。

3隨意:儘管,雖然。 4.

喧:喧譁,這裡指洗衣服姑娘的歡笑聲。 5.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

洗。 6.春芳歇:

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歇:凋謝。

7.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本人。

09年上海市中考題) 8.留:居。

9.空山:幽靜的山。

10.新:剛剛。

11.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也指竹子枝葉相碰發出的聲音。

12. 「蓮動」句:意謂溪中蓮花動盪,知是漁船沿水下行。

詩詞譯文。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 明月透過鬆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蓮葉擺動,漁人收起漁網,划著船穿過荷塘順流而歸。

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樓:網友

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劉長卿(709—780?),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大曆中,官至鄂嶽轉運留後,為觀察使誣奏,系姑蘇獄,後貶南巴尉。終隨州刺史。

劉長卿「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閒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

6樓:亂章

抒發詩人曲高和寡的感嘆。

7樓:匿名使用者

寒,是一種通感手法。

通過聽到**聲音,讓作者身臨其境的覺得松樹在寒風中的感受。

8樓:陌上清琦

長江後浪推前浪,多想回到自己那時的年代。

心裡無限的悲傷與又改變不了得事實……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9樓:夢裡心落

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與前面的詩句相結合來看,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並蘊含著詩人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

詩文:《送別》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譯文: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蕩。

註釋:1、何所之:去**。之,往。

2、歸臥:隱居。

3、陲:邊緣。

4、但:只。

賞析:詩歌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

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徵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將自己內心世界的複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雲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10樓:flywolf的天空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

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複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聯絡前面「不得意」三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並蘊含著詩人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著意之處和題旨所在。

11樓:網友

但去莫復問,這句很好理解。而白雲無盡時所說的白雲,應該理解為是白雲蒼狗這句成語的縮寫,(於同今天然並卵這般)以此說明世間的局勢是變化莫測,永不停止,說不定哪天時來運轉,你還能回來。做官是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夢想。

王維不可能說不做官比做官好。

這樣解釋就合符常理了,你放心的去吧,不一定哪天你就回來了!

金陵懷古,請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2樓:古城楊

劉禹錫這首詩就是這樣,首聯從題前搖曳而來,尾聯從題後迤邐而去。前兩聯只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蹟,以暗示千古興亡之所由,而不是為了追懷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後兩聯則通過議論和感慨借古諷今,揭示出全詩主旨。

通過敘述來到金陵所見,突出了歷史陳跡,接著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蹟,進入議論,從而表達了千古興亡之獨到見解,抒發了對當今統治者縱情享樂的不滿之情。

13樓:斯夫

聰明的人肯定會附上詩句的。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14樓:可靠的小百合

此詩寫作者對好友宇文判官出使西域順利返回晉昌而感到高興,同時抒發了自己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卻仍滯留邊疆難以還家的傷感與無奈,充分展示了邊塞詩人的柔情。

15樓:網友

對好友宇文判官出使西域順利返回晉昌而感到高興,同時抒發了自己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卻仍滯留邊疆難以還家的傷感與無奈,充分展示了邊塞詩人的柔情。

16樓:匿名使用者

客淚之多,鄉愁之濃。

送靈澈上人中第四句詩中的「獨歸遠」三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7樓:夫子孔丘

「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結出別意。

18樓:

「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的感情。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19樓:笑眼清淺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20樓:lv時刻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凸顯的是愛國情懷,現在也常用於,潔身自好。

開頭是意字的成語有哪些,三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徐靜蕾錯了 意氣風發 意味深長 意想不到 意氣用事 意料之外 意氣相投 意在筆先 意馬心猿 意氣揚揚 意興索然 意興盎然 意在言外 意得志滿 意馬心猿 x09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 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意氣風發 x09意氣 意志和氣概 風發 象風吹一樣迅猛.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意氣相得 x09...

三字經原文及全文翻譯,三字經註釋及譯文

三字經註釋及譯文 三字經註釋及譯文如下 原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r n zh ch x ng b n sh n x ng xi ng j n x xi ng yu n g u b ji o x ng n i qi n ji o zh d o gu y z...

帶 三 字的成語

白璧三獻 不成三瓦 避軍三舍 避君三舍 八難三災 半夜三更 草廬三顧 垂涎三尺 此中三昧 鼎分三足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喙長三尺 河東三篋 華封三祝 火冒三尺 河清三日 紅日三竿 幾次三番 九流三教 九烈三貞 假眉三道 九衢三市 金人三緘 接三連四 頰上三毫 頰上三毛 狡兔三窟 狡兔三穴 距躍三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