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 持續改善的手段有哪些?

時間 2025-07-10 01:35:12

精益管理改善的三要素是什麼?

1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精益管理改善的三要素包括:

要素一:「改進」是「變化」或「改進」的意思,它是精益生產的藍圖。基於這樣的理念:

生產改進應該是持續的,線上員工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他們對情況有最好的看法。精益和改進的最終目標是減少浪費和改善流程。當前生產的每一步都是文件化的,包括生產時間、行程、報廢率、轉換、瓶頸和質量等因素。

要素二5s工作場所組織:5s工作場所組織背後的理念是,低效的工作場所不能產生高效的生產。工廠管理必須採取以下五個步驟來組織物理環境,然後才能進行真正的改變。

排序涉及到為平穩有效的工作流程而設計的站點。對每個工具進行分析並仔細檢查其對作業的價值,然後刪除不相關的選項。

要素三、「連續產品流」,它認識到,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生產的每乙個階段都必須與相鄰階段平穩一致地工作。考慮到這一點,製造商配置了他們的工廠,以便生產可以快速和容易地從乙個工作站流動。定期維護機器和裝置以避免停機,工廠的設計是為了有效地進行庫存。

精益化管理:減少工時的方法有哪些?

2樓:帳號已登出

想降低標準工時給鎮拍可以用vioovi的ecrs工時分析軟體做乙個分析,然後對症下藥,看從哪一步節約成本。面對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科技含量的增加,產品的複雜程度也日趨增強。企業為了能夠瞭解到準確的產品成本資訊,強化成本控制功能,就必須選擇更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以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首先是熟悉現場。

正確地認識現場作業的內容;知曉作業中的浪費;依據看板的管理方式,抑制過度的浪費;作業中的浪費以待工形式顯現出來,這樣的視覺管理一旦形成,「 節省損耗 — 作業再分配 — 減少人數 」的減少工時數的活動就非常容易。

因此作為減少工時數的促進方法,首先就是從分析現場作業開始。

可是,如果認為「現在的作業的做法,流水線的運轉率非常高,不合格產品率也被控制在比較好的範圍內,作為整體,不是很合格嘛」,這樣考慮的話,改善的慾望就不會產生。可以說是自己掐大肆滅了改善的萌芽。無論在什麼樣的現場,細緻觀察的話,所說的作業或多或少都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分析。

浪 費。浪費是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東西,也就是應該立滾旅轎刻節省的東西。(例)待工、沒意義的搬運(中間產品的堆積、重複搬運、變換搬運的方式等等)

沒有附加價值的作業。

這是指沒有附加價值,但是在現在的作業條件下必須做的作業,這也可以認為是浪費。為了節省這種作業,必須部分地改變作業的條件(例)取零件,取下外部訂貨、產品的包裝,從大的貨物架上取下零件放入小抽屜,按按鈕進行操作等等。

提高附加價值的真正作業。

所謂的提高附加價值的作業,就是加工(變形、變質、組裝)的工作。也就是指,為了製作零件和產品,對原材料和半成品等等加工物件進行加工,給予其附加價值的作業,這個比率高的話,作業效率就高(例)組裝零件、鍛造原材料,鍛壓鐵板,焊接、淬火, 塗裝車體等等。另外,在現場,作為標準作業的例外的動作,有時也對常見的裝置、治具不好用的地方進行修正、重新調整不良產品等。

這樣一考慮,就會明白提高附加價值的真正作業的比率是很低的。並且,真正作業以外,完全都是提高成本的要素。

減少工時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真正作業的比率,要以百分之百的真正作業為理想,儘量地接近這個目標。

3樓:網友

減少個別勞動時間的方法就是提高生產技術。

每種商品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商品生產者生產的,由於生產中的各種主客觀原因,每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各啟消不相同。各個商品生產者耗費在同一種商品上的各自的勞動時間,叫做個別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如果由個別勞動時悄段知間決定,那就必然會鼓勵落後和懶惰,束縛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決定商品價值的生產條件是社會平均生產條件,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商品的社會平燃皮均勞動時間;商品的社會價值可以看作乙個部門所生產的商品的平均價值(這裡的平均是加權平均);也可看作這個部門的平均(加權平均)生產條件下生產的構成該部門產品很大數量的那種商品的個別價值。

4樓:泘沱三哥

精益化管理最有效減少工時的辦法就是提高單價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精益管理的改善方式有哪些?

5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s與目視控制。

2、準時化生產(jit)

3、看板管理(kanban)

4、零庫存管理。

5、全面生產維護(tpm)

6、運用價值流圖來識別浪費。

7、生產線平衡設計。

8、拉系統與補充拉系統。

9、降低設定時間 (setup reduction)10、單件流。

11、持續改善 (kaizen)

精益管理改善方法有哪些?

6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s與目視控制。

2、準時化生產(jit)

3、看板管理(kanban)

4、零庫存管理。

5、全面生產維護(tpm)

6、運用價值流圖來識別浪費。

7、生產線平衡設計。

8、拉系統與補充拉系統。

9、降低設定時間 (setup reduction)10、單件流。

11、持續改善 (kaizen)

精益管理改善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7樓:在和悅洲喝脈動的小飛俠

1、定置定位。

把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分開,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將必需的物品分門別類、定置定位、擺放整齊、標示明確、妥善保管,只要是改善,最小的事也值得去做。

2、行跡管理。

在定置定位的基礎上,對於重要的物品如常用工具、備品備件等,利用形跡管理能使物品狀態一目瞭然,便於使用和管理。

3、目視管理&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是現場管理的重要方法,如車間看板、班組看板等,主動運用看板進行管理可以達到資訊共享、經驗分享、促進共識、有效激勵、激發參與的良好效果。

4、生產效力改善。

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率,決定了交貨週期和合同履約能力,提高生產效率是現場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標。

5、現場安全改善。

以人為本,確保全員的安全與健康;預防為主,控制公司生產經營風險;教育為重,提高員工事故防範意識;強化監督,遵守職業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管理,實現安全健康持續改進。

6、現場環境改善。

改善作業環境、確保員工職業健康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清潔生產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效改善員工的勞動環境和操作條件,減輕生產過程對員工健康的影響,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公眾對其產品的支援,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最清楚改善的是處於第一線的操作人員。

7、辦公室及宿舍改善。

改善辦公環境,能有效地加速辦公室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況的調整及改良。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力,樹立企業形象及提公升員工的離職率,同時置身於優美的工作環境的效果。

8、提案建議制度實施改善。

提案建議制度是以人為導向的改善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強調的是由於員工的積極參與帶來的士氣提公升效益。鼓勵員工提出改善提案,並立即付諸實施,進行獎勵。改善的是現場環境,淨化的是員工心靈。

9、其它降成本改善。

現場生產做標記用的記號筆,一支筆用完之後,我們加墨,再次利用。由於產量大,需要做記號的地方較多,內檢工序多。為了節約成本,我們只請購墨水,加墨水,筆再次利用。

8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s與目視控制。

2、準時化生產(jit)

3、看板管理(kanban)

4、零庫存管理。

5、全面生產維護(tpm)

6、運用價值流圖來識別浪費。

7、生產線平衡設計。

8、拉系統與補充拉系統。

9、降低設定時間 (setup reduction)10、單件流。

11、持續改善 (kaizen)

精益管理改善的要點是什麼?

9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1、要容忍失敗。

2、越忙,越是改善的好機會。

3、改善要根據實際需要。

4、拋棄僵化固定的觀念。

5、不強調理由。

6、人人參與。

7、更應該重視不花大錢的改善。

8、馬上行動。

北京精益生產管理有哪些方法,精益生產管理包含哪些方法?

天行健管理諮詢 一 適度適當生產製造 即jit生產製造 在必須的那時候,按必須的量生產製造需要的商品 針對公司而言,各種各樣商品的生產量必需可以靈便地融入銷售市場需求量的轉變。不然得話,因為生產過剩會造成工作人員 機器裝置 庫存量花費等一連串的奢侈浪費。而防止這種奢侈浪費的方式,就是說執行適度適當生...

精益生產現場管理注意事項有哪些,精益生產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天行健管理諮詢 1 掌握分寸。很多事情是需要的一個拿捏的度。2 用一個標準。標準不要因人而異,適時可以因事開例,但最好少開。3 管理現場主要管理就是人 機 料 法 流程 安全等。4 掌握一定的技術,能夠解決一定的異常。5 具備一定的改善能力。6 人員合理配置,儘量公平 合理 科學。7 人員溝通。每月...

精益生產管理方法 具體有哪些?

常講的精益生產理念 遙眺山,遠觀林,近看樹,細察枝葉,胸懷千萬裡,心思細如絲 改善不為不成,貴拙速,不尚巧遲。精益生產管理的方法 企業管理諮詢中,關於企業實施精益生產有哪些作用。誰知道精益生產諮詢公司哪家比較好?諮詢,解答如下 精益生產管理。可以幫助企業 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精益生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