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時間 2021-10-21 03:13:18

1樓:隨風冰凝

1.路過,經過

2.逃,

3.洩露,丟失

因時期與語境而異,很容易理解的。

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2樓:瀛洲煙雨

1、跑。

《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文: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2、逃跑。

《石壕吏》:「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譯文:老翁越牆逃跑,老婦出門檢視。

3、奔向;趨向。

《阿房宮賦》:「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譯文:它從驪山向北建築,再往西轉彎,一直走向咸陽。

3樓:116貝貝愛

文言文中走的意思為:跑,文言文中行是走的意思

例:《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話釋義: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例: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詩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白話釋義: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

一、走拼音:zǒu

釋義:1.人或鳥獸的**互向前移動:行~。~路。孩子會~了。馬不~了。

2.跑:奔~。

3.(車、船等)執行;移動;挪動:鐘不~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三十里。你這步棋~壞了。

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紅。~熱。

5.離開;去:車剛~。我明天要~了。請你~一趟吧。把箱子抬~。

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麼年輕就~了。

7.(親友之間)來往:~孃家。~親戚。他們兩家~得很近。

8.通過:咱們~這個門出去吧。

9.漏出;洩漏:~氣。~風。說~了嘴。

10.姓。

二、行拼音: xíng

釋義:1.走:步~。人~道。日~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於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裝。~程。~蹤。西歐之~。

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商。~營。

5.流通;推行:~銷。發~。風~。

6.做;辦:舉~。執~。試~。~醫。~不通。簡便易~。~之有效。

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於雙音動詞前):另~通知。即~查復。

8.(舊讀xìng)行為:品~。言~。罪~。獸~。

9.可以:~,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了。

10.姓。

走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走,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

白話版《說文解字》:走,小跑。字形採用「夭、止」會義。字形採用「夭、止」會義,表示小跑時人必須收腹彎腰屈背。所有與走相關的字,都採用「走」

作邊旁。

走漢字演變:

走相關組詞:

1.走嘴[zǒu zuǐ]

說話不留神而洩露機密或發生錯誤:她說著說著就走了嘴了。

2.走扇[zǒu shàn]

門扇或窗扇由於變形等原因而關不上或關不嚴。

3.走風[zǒu fēng]

洩露訊息。

4.退走[tuì zǒu]

向後退去;退卻:見勢不妙,趕緊~。

5.走卒[zǒu zú]

舊指供人驅使的差役,現比喻受人豢養,幫助做壞事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含義不是唯一的,要有上下文才能準確的說明。

把所有的都列出來,你參照上下文判斷吧。

走zǒu

(1)(會意。金文字形象擺動兩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腳。合起來表示人在跑。本義:跑)

(2)同本義走,趨也。――《說文》

來朝走馬。――《詩·大雅·緜》

某將走見。――《儀禮·士相見禮》

險其走。――《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若蟬之走明火也。――《呂氏春秋·期賢》

在位者皆反走闢。――《大戴禮記·諸侯遷廟》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韓非子·喻老》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

夸父與日逐走。――《山海經·海外北經》

雙兔傍地走。――《樂府詩集·木蘭詩》

飛沙走礫。――明·袁巨集道《滿井遊記》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愈約。――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幾欲先走。――《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3)又如:走馬觀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節婦女出遊,認為可驅邪除祟);走驟(飛奔。疾馳);走丸(如丸迅速旋轉);走解(在跑動的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專心一事,比較容易成功)

(4)逃跑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史記·田單列傳》

齊兵敗,閔王出走於外。――《戰國策·燕策一》

田榮即引兵歸,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史記·項羽本紀》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遊記》

(5)又如:走避(逃去,避開);走北(戰敗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往。奔向某地

漁者走淵,木者走山。――《淮南子》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唐·杜牧《阿房宮賦》

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晁錯《論貴粟疏》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

若蟬之走明火也。――《呂氏春秋》

走訴行御史臺。――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7)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轉(逃轉,返回;轉,轉圈兒)。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訪,前往相見);走趟(走,前往);走謁(前往拜見);走趨(奔往;前往)

(8)洩漏 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西遊記》

(9)又如:走作(超出範圍或改變原來的樣子);走洩(走漏;洩露);走陽(精洩不止;遺精);走話(說話洩露祕密);走火入魔(因過分沉溺於某種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確,以致身心受到傷害)

(10)

喪失,失去

溝不要深,則不走肥。――《沈氏農書》

(11)

又如:走油(舊法用桐油漆飾器物,油飾融褪,稱為「走油」);走板(唱歌時不合節拍);走失(喪失;丟去);走洩(放洩,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著 如:走群眾路線;走水路

(14)

[親友間] 拜訪,訪問 如:走孃家;走親戚

(15)

旅遊 如:走遍全國

(16)

[口]∶滾開,離開 如:走吧,你這號人物,在這一帶是沒有人要的

(17)

改變 如:走作(走樣;出錯);走了大褶兒(出了大錯);走色(變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卻原味);走相(走樣)

如樓上所說,行,奔,跑是走的意思

5樓:九華是凌靈聆鈴

「走」就是「跑」的意思,「行」才是「走」的意思,另外,記住「去」是「離開」,這個比較重要。

6樓:只為嚇唬你

文言文裡,走就是跑,走這個意思,文言文用「跬」或者「步」表示

7樓:鵬飛之雁

跑在文言文中有走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語境下也有其它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走是跑的意思

趨,行是走的意思

走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走」是古代的「跑、逃跑」,「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成語有「走馬看花」。今天的「跑」字在古代幾乎沒出現

10樓:匿名使用者

《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走:跑

11樓:悠悠淘氣

「走」在古文中是跑的意思。

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12樓:函玉巧孫黛

於1:到

2:到3:向

4:從5:因為

6:比7:在

8:這樣(不確定)

——————————————————

則1:錶停頓,無意

2:卻3:於是

4:表率

5:篇,量詞

——————————————————

諸1:諸位

2:(不知道)

3:之於

4:代詞,代「莊子以好樂」

——————————————————————而1:無義

2:表修飾

3:轉折,卻

4:通「爾」(大概)

參考一下,不是權威

13樓:evisu金

坐 《動》

(會意。《說文》古文作象形字,象兩人坐在土上。本義: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

於〈動〉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

往;去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毛傳:「於,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書·大誥》

「坐」的意義和用法:

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跟上。如:「項王、項伯東向坐。」(《史記 項羽本紀》)

犯罪。 如「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春秋》)

株連受罰。如「副有罪,當相坐。」(班固《蘇武》)

訴訟時在法官面前對質。「晉人使與邾大夫坐。」(《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

駐守。如「楚人坐其南門。」(《左傳 桓公二十三年》)

坐等。如「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因為,由於。 如「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山行》)

即將。如「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早梅》)

通「座」,座位的意思。如「置之坐上。」《史記 項羽本紀》

「於」的意義和用法:

引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物件、範圍和原因等。可譯為「在」、「到」、「向」、「從」、「跟」、「同」、「對」、「給」、「對於」、「由於」、「在......中」、「在......

方面」等。

表比較,可譯為「比」、「過」、「勝過」。如「冰,水為之, 而寒於水。」

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可譯為「被」。「臣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動詞詞頭,無義。如「黃鳥于飛。」(《詩經 周南 葛覃》)

14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古文中「於」的意思

①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

②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由於」、「因為」。

③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對」、「向」等。

④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

⑤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

⑥用在動詞前,無義。

15樓:匿名使用者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

16樓:柳嫣茗煙

於這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一樣

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7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材:(1)形聲.從木,從才,才亦聲.

「才」意為「備而未用」、「儲備待用」(見互動百科「才」字條 ).「木」與「才」聯合起來表示「儲備待用的木料」.本義:

庫存木料.

古文言文中素是什麼意思,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暗地喃喃 1 本色 白色 2 本質 本性 3 舊交 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且 字用法比較多,詞性也比較複雜。除了少數文言中虛詞用法外,一直沿用至今。主要用法有 一 助詞 用在句末,相當於 啊 二 代詞 此,這 今。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 周頌 載芟 三 發語詞,用在句首,與 夫 相似 且說。四 副...

古文中的鄙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鄙」的意思。

叫那個不知道 1 鄙野 鄙俗 先帝不以臣卑鄙 引自 出師表 出身鄙野 2 淺陋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引自 曹劌論戰 淺陋 3 邊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引自 為學 邊境 擴充套件資料1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 師 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 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 郊野之處,...

」正「在古文中的意思,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 ng 形 不偏 不斜。諫太宗十思疏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形 正常 正當。獄中雜記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名 規律 道理。張衡傳 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形 公正 正直。屈原列傳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 作為主體的,與 副 相對。獄中雜記 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副 恰好 正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