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不然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不然的然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4-12 20:25:02

1樓:第二人生

不合理;不對.

不如此,不是這樣.

不虞;意外

不許可.

不以為是

難道;不成.

連詞.相當於「否則

2樓:你好啊

不是那樣的;並非如此的

文言文中不然的然是什麼意思

3樓:王子還在嗎

1;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 以為對,答應,信守:納(以為對而採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這樣,如此:當然。然後。然則。

4;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 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然。忽然。飄飄然。

6;古同「燃」。望採納

4樓:easy1209小童鞋

不全是,或者不對的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是緩義詞,不作首義詞!

古代的不然現代指什麼

6樓:土木電力

不然」的本意為「不是這樣」,現多用於連詞,表示轉折,有「要不」、「否則」的意思。出自於《詩·大雅·板》。

7樓:不

不是這樣

如果不是這樣

沒有(成功、完成、達到等)

「不然」的古文解釋可以有哪幾種

8樓:周得力

善思電子閱覽室-贈6萬冊圖..

使用先進的b/s技術,為學校構建了擁有豐富教育資源、方便教師工作、適www.bjshansi.com

閱覽室裝置--上海松林科教..

專業設計、生產和銷售學校後勤裝置。主要產品有:學生床,學生課桌椅,www.slcn.com

金碟電子閱覽室系統

金碟電子圖書館系統適用於組建網路圖書館或電子圖書閱覽室,實現電子圖www.kingdisc.com

9樓:匿名使用者

不然 :

bù rán

1.不合理;不對。 2.

不如此,不是這樣。 3.不虞;意外。

4.不許可。 5.

不以為是。 6.不敬,不從命。

然,通"戁"。 7.難道;不成。

8.連詞。相當於"否則"。

10樓:

不然bùrán

[not so]∶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其實不然

[no]∶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of else;if not;otherwise]∶否則,錶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either)…or]∶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11樓:

古文解釋只有一種,就是 「不是這樣」

12樓:匿名使用者

1 不對 2 但是 3

文言文翻譯:然於然,不然於不然;然不然,不然然。是什麼意思?

13樓:

意思是:我心裡認為它對,它就對了。為何認為它不對呢?我認為它不對就是不對。

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內篇·齊物論》:「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

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譯文:

道路因人的行走而成。萬物因人的命名而體現為是某物。為何認為它是正確呢?

我心裡認為它對,它就對了。為何認為它不對呢?我認為它不對就是不對。

萬物都有其之所以是之處,萬物都有其之所以的地方。用對地方。沒有一物不是,沒有一物不可。

課文分析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並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聯的語句和段落,但內容上卻有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著,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前後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構。

「齊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

需要說明的是,莊子的這種見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個方面加以強調,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辯證的觀點,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學觀點之中。但是,在他的論述中常常表現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觀方面和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對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14樓:

然有然的道理,不然有不然的道理;以不然為然,不以然的為然。(你的引文不準確,《莊子·齊物論》《寓言》中這樣的文字,可參看《莊子今注今譯》732頁)。

15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該同意的東西,不同意該不同意的東西;同意不該同意的東西,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言文中 減 的意思,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弱於,比不上。例如 不減當年 掉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省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當 省 讀作 sh ng 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王宮禁署,禁中。例 禁臺省中,連闥對門。左思 魏都賦 2 官署名稱。例 投詞院直至省,將冤屈叫幾聲,訴出咱這實情。陳州糶米 3 行政區域名。元代 置中書省,於各路設行中書...

文言文中「嘗」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嘗」是什麼意思?

青山一尾魚 嘗動詞義 1 形聲字。從旨尚聲。旨 滋味美。本義 辨別滋味 品嚐。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 月令 臣先嚐之。禮記 曲禮 不敢嘗。論語 百鬼迪嘗。漢書 禮樂志 嘗其旨否。詩 小雅 甫田 2 嘗試。嘗,試也。小爾雅 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人,若何?左傳 襄公十八年 3 經歷。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左...

文言文中的是什麼意思,「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

在 是寡人之過也 中,譯為 這 又因為它是判斷句,因此整句譯為 這是我的過錯 說它是判斷句,因為它裡面有 之 是 在古文中有如下幾種解釋 正確,與 非 相對。陶淵時 歸去來辭 今是而昨非。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 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表示肯定判斷。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指示代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