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能觀測到最遠的距離是多少光年
1樓:天頂星
當下理論和觀測,都表明宇宙大**發生在137-138億年前。而在宇宙**一開始的幾億年裡,並沒有形成我們熟悉的天體存在型別(恆星、星系云云),宇宙是處在一片黑暗的狀態,自然沒有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的天體。當然,大**的餘暉我們能夠觀察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3k微波」。
上面是人類迄今為止觀察到最遠的星系(也就是紅移最大的星系),紅移值達到了,對應著大約134億光年的距離。拍攝到這個星系的望遠鏡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勃,它對這一塊毫無亮星的天區**了兩個月之久,得到了上面的**,同時也重新整理了人類對宇宙形成伊始星系的認知。
篇幅所限,如果樓主有興趣,可以點開下面的鏈結網頁連結。
可觀測宇宙半徑。有人說是460億光年,為什麼地理書上說是137億光年?
2樓:
摘要以地球為中心形成乙個可觀測宇宙空間球,從地球中心出發,其半徑約為465億光年。
可觀測宇宙半徑。有人說是460億光年,為什麼地理書上說是137億光年?
以地球為中心形成乙個可觀測宇宙空間球,從地球中心出發,其半徑約為465億光年。
你的地理書是哪一版的,可能是沒有更正最新資料是哪一年的。
我還在預習,從書店賣的。
可能是版本老了吧。
19年就是沒有更正最新資料。
好的謝謝,等發了新書在看。
其它概念性的東西應該沒多大差別,就這些資料可能會有出入好的,不客氣,祝學業有成
如果觀察到1.3億光年外的天文現象,那麼這種現象是當時發生的嗎?
3樓:情感傾聽碩學長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能夠觀察到億年前的天文現象,那麼這種現象也並不是當時就發生了。可能也是之前發生的事情,後來經過人們的探測才發現出來。所以有億光年之外的天文景象,並不代表就是當時發生的事情,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問題。
1,空間距離確實比較長,也就是因為如此,光在空間中傳播,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其實不得不說是空間的距離,確實無法想象。也正是因為宇宙空間太過於龐大,所以這是因為如此,光線在宇宙中傳播過程中,是需要花費極強漫長的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看到的景象肯定是之前所發生的。<>
2,不得不說是人們的觀測技術有限,而且是否真正的是億年前的光學天文景象,還是不得而知的。目前來說人們的科技水平受限,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真正要想觀察到億年前的天文景象,還需要必要的技術支援的。所以也只是因為如此,目前這種現象只能代表確實是發生這種天文景象,但並不能代表著就一定是億過年前發生的。
3,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光在空間中傳播的時候,可能會被空間的引力攔截,會導致花費更長的時間,在時間體系不同的情況下,也存在時間差。其實不得不說是有科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光在宇宙中傳播速度本身是不一樣的。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受到引力的影響,也會導致速度不一。
所以也正是因為在不同的時間體系下,也會導致時間測量體系不準確的現象,所以並不能代表就是當時發生的。
其實不是,不是說是光在宇宙中傳播確實需要花很長時間。也就是因為如此,並不能代表光,就是億年前發生的。另一方面空間本身就是非常龐大的空間,也就是因為如此,光在空間中傳播的時候可能受多方面的影響,所以這種現象也並不是當時就發生的。
4樓:愛上我企鵝9啊
是的,這種現象一定是當時發生的,不可能會出現同時的空間差的問題。
5樓:小豆子子梓
這種現象並不是在當時發生的,因為光繼續傳播的時候也是需要時間的,這件事情是在很多年之前發生的了。
6樓:雙魚愛仕達
當然不是。觀察到這種現象是億今年以前發生的現象,到現在才傳到地球。
7樓:史蒂芬斯
是的,如果我們能夠觀察到這樣的天文現象,就說明這種現象是當時發生的事情。
8樓:千森茶具
我覺得即使是觀察到了億光年外的天文現象,這種現象也不是當時發生的,很有可能是經過了很多很多年才傳輸過來的。
9樓:撒的謊
應該是的,如果速度真的能夠達到那麼快的速度,很有可能看到的就是發生的一些事情。
如果觀察到1.3億光年外的天文現象,那麼這種現象是當時發生的嗎?
10樓:杜鵑的彩妝時代
首先,我們要討論一下事件本身和觀測到的事件這兩個不同概念的劃分,以我們已建立的時空座標來衡量,是億光年以前有這麼乙個事件發生。
但如今我們觀測到的不一定完全是這個事件本身,這涉及到事件的發生和傳播,發生包含了事件的全部資訊,傳播會減損事件本身資訊、同時增加干擾資訊。
億光年距離的空間不是絕對真空,各種有質量的天體,都會耗散、干擾事件本真資訊(包括引力波和各種我們目前技術手段所能觀測到的輻射)。
所以,也許我們門目前觀測的結果既不是憶年前發生的,也不是現在發生的,而是距我們最近的一次干擾後的結果。
物質與能可互相轉化。物質不能達到光速。非物質的能,例如量子。
就不受此限制。當能在可測空間內運動時,光子的速度稱為光速。量子在非可測空間內運動。
非可測空間內,長度不是不變數。
因此,不存在距離為時間的函式s(t)。也就不存在速度概念。也就不存在量子的速度概念。無法比較量子與光子誰快誰慢的問題。
光年是距離單位,不是時間和速度單位,不要搞混淆了,億光年是指離我們這麼遠的距離,不是億年前的時間節點。
有人把發現引力波吹得很神,其實就是解決了天文觀測的「耳聰目明」問題,過去對引力波我們只能聽見,而不能看見,現在能看見了,只能說明愛因斯坦的引力波漣漪的猜測是真實存在的,僅此而已。
所以,光年是距離單位,不是時間和速度單位,僅此而已,不要搞混淆了。
宇宙只是我們心的顯現,據說在人死後的中陰身是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但是中陰身可以看見別人。太陽和月亮是人的紅白菩提,星辰是人的氣脈明點,宇宙和人是一體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觀點。
11樓:糖果罐
當然不是,宇宙之間的距離很遠,光的傳播依舊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看到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很久之前發生的情況。
12樓:小豆子子梓
這樣的現象並不是當時發生的,因為光在宇宙中傳播也是需要時間的,這或許是幾千年前幾億年之前的事情了。
13樓:光是膨脹性
看到的都是新的,即時的,這裡存在著乙個咋理解光的問題。光是運動變化的,宇宙萬物都絕對是運動變化的,運動變化是自然界的本性。運動變化的事物總是以新的面貌展示著自己的,所以說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的,與時俱進的。
光本身就是運動變化的,這與光走多遠矛關係,再遙遠都是新的,因為它在變化,運動,變換著,所以說光總是新鮮的。好好想想吧,我們理解錯了光。過去的事情是看不見的。
別傻了!
14樓:春季的風啊
可能不是的,因為我們之間相差的距離太遠了,時間也不一樣,宇宙是非常神秘的。
15樓:楊倩依
如果觀察到億光年外的天文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當時發生的,而是在億年前發生的,因為光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看到的只是過去的景象。
16樓:史蒂芬斯
是的,如果我們真的觀察到了這樣的天文現象,也說明這種現象是那個時候發生的。
人類肉眼可以看到最遠的距離,如果人類只用肉眼看,人類能看到的最遠天體有多遠?
其實可以看見多遠的距離這種說法並不十分科學。因為被人眼看到並不取決於距離,而是取決於同一時刻進入瞳孔的光子數目,而不同顏色光子能量是不同的,以綠色為例,同一時刻進入瞳孔的綠光子數目少於5個就不會被人眼感知。所以只要從遙遠星球發出的光走到地球進入你眼睛時光子的數目還足夠多就能看見它。所以人眼能看多遠跟...
人類不能肉眼觀察分子和原子,那用什麼裝置觀察?
原子分子。不可能被看到,只能被科學實驗證實。早期是比較間接的證實方式。近代有些更加直觀的證實方式了,比如說單晶衍射 隧道掃瞄顯微鏡。等,雖然聲稱直接觀察到原子,但是也是間接的成像技術,給我們看到的 實際上也是通過實驗資料重新處理之後間接做出來的圖。想帶兒子做實驗,那就看你夠不夠土豪了,自己家整一臺隧...
對於人類來說,人類的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多遠
人類肉眼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取決於物體發出的光在到達地球時,其可見光波段的亮度是否足夠強,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足夠強,即便傳播很遠也可能被我們肉眼看見 目前有記錄的,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2008年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對應天體距離地球75億光年。在很多人的常識中,我們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