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重在總結不側重創新?

時間 2023-10-03 02:00:06

1樓:網友

其實中國古人不管是總結還是創新都是欠缺的。

看過人類簡史裡的科技革命一章嗎?人類從2023年左右,西方進入了科技革命。而科技革命的特點就是總結和創新。

總結離不開數學!對於一項位置的事物,科學家的標準流程是數學記錄和歸納,然後才是常識應用。而中國的精密數學是很差的,唐磚裡云燁嘲笑古人的,一說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兩個管子乙個進水乙個出水的算術題都算不出來。

沒有精密數學,總結就成了經驗理論,經驗是很不靠譜的!

而科技革命後的創新是有標準流程的,首先,科學家向統治者提出研發課題或者探險課題,然後,統治者評估之後撥給預算,最後,科學家研發出來之後,服務於國家,行業,讓統治者獲利。這就是個良性迴圈,奇怪的在2023年前,從來沒有統治者會想到這種模式,他們不明白,科技創新不但能致富,還能救國!他們把錢投入農業,投入軍事,投入宗教!

唯獨沒有投入科學和探索。有人甚至說,人類進入科學革命很可能是西方人的腦部迴路發生了變異!他們的統治者突然一下就想開了,居然跑到上萬公里外的美洲去建立殖民地,種植園,這在以前簡直是瘋狂的行為……

人類簡史的作者曾經做過統計,從2023年到近代的歐洲,統治者撥給的創新和探索預算裡,只有僅僅百分之10取得了成果,大部分課題要嘛失敗,要嘛一去不回,你看到了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卻沒看到更多一去不回全軍覆沒的探險艦隊,你看到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卻不知道前面有多少科學家死於輻射。但是,就是這僅有的百分之10的成功率,讓人類脫離了動物,成為了神……

2樓:翟琴心

因為王陽明的心學比較理想化,唯心化,不符合實際。現實是很複雜的,行為也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不是王陽明的心學,就能簡單概括的。

在明亡之後,明朝遺民總結亡國之因得出的結論之一便是明末心學對於理學的勝利。 .

3樓:網友

本草綱目》 藥物學 明朝 李時珍 記載藥物1800多種,方劑1000多個 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 《農政全書》 農學 明朝 徐光啟 介紹我國傳統農學成就和歐洲先進水利技術和工具。 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 《徐霞客遊記》 地理學 明朝 徐霞客 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 比歐洲早約兩世紀 《天工開物》 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著作 明末清初 宋應星 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 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4樓:夏侯飛綠

在中國2023年的封建王朝中,明朝可以說是繼漢、唐之後的又乙個歷史高峰。橫向看,明朝也曾一度領先於世界。明朝在各個方面都可圈可點,只是都不是最突出的,如:

經濟不如宋朝、繁榮不如唐朝、軍事不如漢朝、領土不如元清。但是結合在一起就是繼漢、唐之後的又一強大帝國。

明朝後期,統治者危機不斷加深,出現了什麼問題?

5樓:樹木要開心

在明朝後期,統治者不專心治理朝政,文官勢力太強,國家軍隊實力減弱,最終導致國家滅亡。

明朝治理有哪些失敗之處?

6樓:愛健身的小柒

明朝治理的失敗之處有非常嚴重內部黨爭,地方官對於當地的匪寇不驅逐,也不剿滅,而且崇禎皇帝性格軟弱,沒有好的政治統領能力,增加農民稅收,造成農民起義。

7樓:脆皮糖心

很重要的問題是沒有統一貨幣,皇帝用**,老百姓用紙幣,什麼時候換廢紙還得看皇帝心情,完全是拿廢紙搶***的行為,所以貨幣一再貶值,通脹引發**連糧食都吃不起,且拖欠俸祿,官不聊生下至民不聊生,遂至毀滅之地。

8樓:枝枝為荔枝

我覺得最失敗的地方應該就是廢除了宰相制度。雖然說廢除了乙個宰相,但是又另外建立了乙個內閣制度,本意應該是為了分權制衡,防止宰相專權。但是從明朝後期發展來看,好像並沒有達到原來的目的。

它使閹黨越來越猖狂,擾亂了國家的秩序。

為什麼明朝皇帝不上早朝,為什麼明朝皇帝不上朝,不上朝是如何處理公務的?

漢尼拔 塔塔 上朝是一套禮制。並不是實際的議政。說白了上朝其實就是一套儀式 就和某個公司開早會大家集體起立喊一聲董事長好一樣。在大家問完董事長好以後 董事長就開始念稿子了 什麼大家努力 同舟共濟繼往開來這些。上朝其實和上述的東西沒區別 就是程式更復雜而已。所以明朝的皇帝都不太願意上朝。你問他為什麼不...

明朝為什麼打不過清朝,明朝的火器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刀槍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繼位,他面臨著大明立國以來最嚴峻的邊境形勢。建州女真在遼東羽翼漸豐,逐漸暴露出狼子野心,對關內中原沃土亮出了鋒利的爪牙。明朝雖已是殘燈末廟,但時勢造英雄,劇烈動盪的時局中,一大批軍事人才也應運而生,活躍在明帝國的對內對外戰場上,人才儲備的厚度遠非地小人稀的清朝所能比肩。然而,人才濟...

清朝為什麼不挖掘明朝皇陵,清朝為什麼沒把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毀了?都沒有發掘過嗎?

幽州太史 清朝對天下宣稱為明朝報仇,天下得之於闖賊。所以要尊重明朝,攏絡漢人人心。康熙還對明孝陵三拜九扣。 捷 清朝是滿族人執政,治理的是漢族人,而漢族人得反抗也是最厲害的,如果挖掘明朝黃陵無異於激起漢族人得眾怒,他也是從自身的統治利益出發。 裝樣子,要安撫漢人。其實背地裡也打注意,乾隆就想偷孝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