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鹽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時間 2025-04-22 23:40:57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對鹽的發現,最早聞名的是夙沙氏煮海為鹽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緩飢候,在山東半島南岸膠州灣一帶,住著豎睜乙個原始的部落,部落裡有個人名叫夙沙,他聰明能幹,膂力過人,善使一條用繩子餘哪歲結的網,每次外出打獵,都能捕獲很多的禽獸魚鱉。有一天夙沙在海邊煮魚吃,他和往常一樣提著陶罐從海里打半罐水回來,剛放在火上煮,突然一頭大野豬從眼前飛奔而過,夙沙見了豈能放過,拔腿就追,等他扛著死豬回來,罐裡的水已經熬幹了,缶底留下了一層白白的細末。

他用手指沾點放到嘴裡嚐嚐,味道又鹹又鮮。夙沙用它就著烤熟的野豬肉吃起來,味道好極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食鹽的品種除海鹽、池鹽、井鹽之外,還有土鹽、岩鹽、砂石鹽等品種,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生產過樹葉鹽,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發現過一種「水晶鹽」,據說,此鹽多產于山石上,無色透明,狀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這種鹽有「開盲明目」之功效。

鹽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和分佈、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適量攝取食鹽有益於健康。近年來,我國**為預防碘缺乏病,強神亂制實行了全民食鹽加碘。目前,鹽作為國家專營商品,加碘鹽也是由**指定的鹽業公司生產的,以保證提供給人們質量合格的碘鹽。

關於鹽的功用,我國古籍多有記載。如說鹽有「引火下行,潤燥祛風」之功、有「擦牙固齒、清熱滲溼」之效,以及「專治腳氣」等等。到了現代,鹽的用途更加廣泛,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與鹽有關的產品達萬襪圓種之多,食品、化工、冶煉、陶瓷、玻璃、醫藥等工業均離不開鹽。

我國目前鉀肥產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鉀肥,而青海柴達木盆地鉀鹽的探明儲量佔全國90%以上,成為西部大開發潛在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山東省每年的原鹽生產能力為800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除了原鹽,山東的鹽化工和鹽業海產養殖在全國也名列前茅,主要產品有洗精鹽、各類溴系深加工品、純鹼以及對蝦、貝類和鹽遊好檔田生物等60多個品種。

食鹽的製法: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

粗鹽是不能食用的,只有精鹽才能食用。

鹽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3樓:科技王阿卓

1、古人最早何時開始食用鹽,迄今尚未無史籍記載或考古資料可以確切說明。

2、最早使用和製鹽的是中國人,在古代稱自然鹽為「滷」,把經人力加工過的鹽,才稱之為「鹽」。中國古代最早發現和利用自然鹽,是在洪荒時代,與動物對岩鹽、鹽水的舐飲一樣,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國古代流傳下的「白鹿飲泉」、「牛舐地出鹽」、「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記載都說明了這一點。

20世紀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最晚在仰韶時期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枯亂。

3、中國最早發現並利用的自然鹽有池鹽。其產地在晉、陝、甘等廣大西北地區,最著名的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在《雀敗前史記》中有記載,黃帝曾戰炎帝於阪泉,敗蚩尢於涿鹿,後又「邑於涿鹿之阿」。據專家考證:

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澤,一名涿鹿」。而「炎黃血戰,實頃清為食鹽而起」。

古人是怎麼製鹽的?

4樓:果果就是愛生活

主要有煮鹽和曬鹽兩種方法。

煮鹽,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邊灘塗下或鹽井裡的滷水並加凝固物來結晶成鹽,商周已見。

曬鹽則巧旁,古代我國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鹽,把海水引入鹽田,利用日光和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使食鹽結晶出來,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為蒸發結晶 。

古代製鹽的方法是和它的存在狀況聯絡在一起的。夏商周三代時期,我國的岩鹽就很出名,《呂氏春秋·本味篇》把青海產的岩鹽稱為「大夏之鹽」。

製鹽方法之一:採取晶鹽。

最一開始人們是在河床和海床或者湖床直接尋找鹽的結晶,但是不久人孫橡們發現了更為複雜的製鹽方法。

製鹽方法之二:海鹽的製取。

海鹽的取得主要是在氣候和地質條件適合的海邊開發鹽田,依靠日曬和自然蒸發的方法來析取鹽。

早在仰韶文化時期(西元前5000年至西元前3000年),古人就用海水煮鹽。至「黃帝時,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

煮海為鹽」即「煎制海鹽」,海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通過煮、煎來製取。從夙沙氏煮制海鹽開始,一直到隋唐時期,海鹽的製取都是這種方法。

宋元時期海鹽才出現了「曬曝成鹽」的曬鹽方法。明代海鹽的生產,曬鹽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廣,明朝永樂年間,我國開始廢鍋灶、建鹽田,改寬梁蒸煮為日曬。

清代海鹽的生產有煎有曬。

食鹽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5樓:懂視生活

工業上用海水曬鹽(也稱鹽田法)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

食用鹽是指從沒敗海水、地下巖(礦)鹽沉積物、天然滷(鹹)水獲得的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經過加工的食用鹽,不包括低鈉鹽。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同時含有少量水分和雜質及其他鐵、磷、碘等元素。

食用鹽是在精製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劑而製成的加碘鹽。鹽中的碘只有轉變成碘離子後才能在人體發揮生物活性。碘化物性磨腔質極不穩定,容易分解、揮發而失效。

所以,在使用和儲存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密封儲存。

碘鹽受熱、光和風等影響,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失效,故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有色密封容器內。放於乾燥、陰涼處,避免日光暴曬和空氣吸溼。要隨買隨吃,一次不要購買太多而長期存放。

2、避免高溫爆炒瞎察衫。

碘鹽遇高溫會分解成單質碘而揮發掉,故炒菜時不要用鹽「爆鍋」,應等菜八成熟後才放入鹽,這樣可減少碘的損失。

普通市面上的食用鹽是沒有保質期的,但新增了碘、鋅、硒、鈣、核黃素等微量元素的食用鹽的保質期為一年。

6樓:網友

是發現不是發明。古時的人並不將天然鹽看作是鹽,而是稱之為滷。古代人工最早採製的鹽,可能是海鹽。

古代製鹽主要有煮鹽和曬鹽兩種方法。

1.煮鹽: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邊灘塗下或鹽井裡的滷水並加凝固物來結晶成鹽,商周已見。鹽井主要是內陸地區,從井中取出鹽分高的滷水,通過蒸煮的方式將水蒸發掉,取鹽。

2.曬鹽,主要在古代我國沿海地區,利用海水制食鹽,把海水引入鹽田,利用日光和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待鹽自然析出後取鹽。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為蒸發結晶。

飛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飛機是怎樣發明的

彩霞滿天光 一 飛機發明者爭議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飛機到底是由誰發明各國尚存在爭議,但較為普遍的觀點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 wilbur wrigh...

電燈是怎麼發明的,電燈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裡,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裡,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

空調是怎樣發明出來的,空調是怎麼發明的?

1831年,法拉第發明了電 1874年,林德發明了氟利昂,於是有了冰箱和空調 是通過物質汽液轉換的放熱吸熱現象發現的。師傅!學非洲螞蟻洞的空氣迴圈 空調是怎麼發明的?美國人威利斯 開利1902年設計了第一個空調系統。1906年他以 空氣處理裝置 為名申請了美國專利。開利的發明緣於一個印刷作坊,印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