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有 他其實沒走那麼遠 他去取經只是到了印度那就回來了。
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了,只不過是書本上和電視上給誇大了罷了。
歷史上真的有唐僧嗎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西遊記》是以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的故事為題材而演繹鬧凳檔的。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就是玄奘。
玄奘,這位中國最著名的佛學大師,以堅強的意志和鍥而不捨的精神,粗悄歷盡萬里艱辛,把佛液亂教思想根植於華夏大地,在國人心中,他的影響足以令他與文化先賢們同行。玄奘生於西元602年,卒於西元664年,是我國佛教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代高僧,也是一位成績卓著的翻譯家,被後人尊稱為「唐三藏」。
唐僧是那個朝代的?
4樓:
唐僧是唐代著名高僧,埋盯鏈指玄奘,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則伍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為**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彎孫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西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唐僧是哪個朝代的人
5樓:ray聊教育
唐僧是唐朝的。
唐僧十三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他隻身前往天竺學習佛法,跟隨過許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過的寺宇包括當時有名的佛教學習中心-那爛陀寺,之後並將當地的約657部佛經帶回中土。
貞觀二十年正月,玄奘譯出無著《顯揚聖教論》20卷;並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畝旁記》。同年尚譯出《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推進了因明在中國的發展,嗣又奉敕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於印度。
唐僧的成就
顯慶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租耐滑。
至龍朔三年(663)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鉅著。
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弊臘(664),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
歷史上有沒有唐僧?
6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有。提起《西遊記》裡的唐僧,可謂是家喻戶曉。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
玄奘這位唐代高僧出生於河南洛陽。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淨土寺出家。貞觀元年(西元627年),他遠遊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
17年後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75部,共1335卷,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玄奘故里,到處都遍佈著他的聖蹟。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恭陵、和陵等。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
走入偃師境內,求人問路若問唐僧的老家,要比問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
7樓:網友
有,《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和尚玄奘。下面是他的簡介:
玄奘(602年-664年),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至天竺學習佛教。太宗貞觀三年(西元629年,一作貞觀元年),歷經艱難抵達天竺。初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
後又遊學天竺各地,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回到長安,所譯佛經,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之重要資料。歷代民間廣泛流傳其故事,如元·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明·吳承恩《西遊記》等,均由其事蹟衍生。
8樓:qts彡
必須的,而且很厲害,窮遊家,乙個人可以單挑十個悍匪。內心堅定而且強悍!頭腦聰慧!
9樓:可愛狗狗公主
有但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是虛構的。
10樓:蒼暮瑤
有。但是不叫唐僧,也沒有那幾個徒弟。
11樓:如你願明天見
有這個人物,不過沒有《西遊記》裡面那麼神奇。唐僧是根據唐玄奘。
唐僧是那個朝代的?
12樓:娛樂我知曉喲
唐僧。是唐代著名高僧,指玄奘。
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一共帶回佛舍利。
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13樓:匿名使用者
俗家姓陳,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們稱為唐僧。西行取經時,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賜法名三藏(梵語tri^n!i pit!
aka^ni,巴利語 ti^n!i pit!aka^ni。
又作三法藏。藏,梵語pit!aka,意謂容器、穀倉、籠等。
一)指經藏、律藏、論藏。系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種分類。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載,藏,『攝』之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
若依覺音之說,則藏為『諳記』之義,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另據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載,藏為『器』之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眾部與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雜藏(本生因緣等),犢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羅尼)而成立四藏。
法藏部另加咒藏與菩薩藏,大眾部之一說部另加雜集藏與禁咒藏,成實論加上雜藏與菩薩藏,六波羅蜜經加上般若波羅蜜多藏與陀羅尼藏,五者合稱五藏。此外,經藏與律藏二者,或聲聞藏與菩薩藏兩者,並稱為二藏。)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
**中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為弘揚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不忘他的歷史功績。
14樓:失憶貝克街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蹟為原型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唐僧是那個朝代的人,是否確有其人?
15樓:度娘面首
真有其人。唐朝的玄奘。
歷史上真的有魯班嗎,歷史上真的有魯班這個人嗎?
魯班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學家,山東人。姓公輸,名般,因為 般 與 班 同音,所以演義出 班 魯班是現代人的習稱。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 公元前507年 聖誕日為六月十六日,死於周定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42年 以後,是我國從春秋逐漸過渡到戰國的時代。當時正是 諸子百家 經濟 政治 科技文化人才繁榮...
歷史上真的有圖安國嗎,歷史上真的有玉漱公主嗎
不確定。現實的確存在圖安這個地名,但是這跟神話裡的圖安國不一樣。圖安位於中國河北省中南部。1990年人口36.69萬。漢族為主,有回 滿 壯 藏 苗 蒙古 土家 白等少數民族 面積 486 平方千米 西漢高 帝置安國侯邑 武帝元狩六 年 前117 置安國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併入深澤縣,景明...
歷史上真的有玉漱公主嗎?她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你好,玉漱公主是 電視劇神話裡面的人物,既然的 電視劇,那就可能是假的,而且幾千年之前的故事,誰也保不準是否真的存在。這個也不能打保票的,畢竟誰也沒見過 這不得而知,因為當時秦朝還沒有開闢通往西域的道路 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是編劇創造的。而且也沒有這個原型。蒙毅跟玉淑貌似都是虛構的 蒙毅夢將軍確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