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公尺族的歷史,普公尺族的建築

時間 2025-07-11 09:16:14

56個民族之普公尺族

1樓:宸辰遊藝策劃

人口為29657人。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少數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

使用普公尺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個方言,其間差別很大。普公尺族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通用漢文。

普嫌螞緩公尺族人大多數信仰多神的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還有少數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

普公尺族人由於居住地區不同而各有其自稱,雲南省蘭坪、麗江、永勝的自稱「普英公尺」、寧蒗町的自稱「普日公尺」或「培公尺」,意思都是「白人」。漢文史籍上稱其為西番或巴苴。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定名為普公尺族。

普公尺族人原來居住物巖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肅、四川邊沿一帶的遊牧部落。約在西元7世紀前他們遷徙到今四川西南部地區,是西昌地區的主要民族之一,芹模並與漢族藏族等民族有密切來往。元朝時,普公尺族的一支隨蒙古軍隊進入雲南省的滇西地區,並在那裡不斷發展壯大起來。

普公尺族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由於90%以上的土地是山地,加之生產方式落後,所以生產不發達。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88年建立了蘭坪白族普公尺族自治縣後,各方面都取得極大發展。普公尺族。

普公尺族的建築

2樓:手機使用者

擎天柱·木楞房。

普公尺族的村落多分佈於半山緩坡地帶,以血緣的親疏關係各自聚族而居。村寨之間距離很近,可以炊煙相望,雞犬相聞。各家又自成院落,互為鄰里。

房屋多為木結構。正房一般長公尺、寬3公尺許,四角立有大柱,**立一方柱,稱「擎天柱」(普公尺語稱「三瑪娃」),被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橫樑,用木板或瓦蓋頂。

四周牆壁均用圓木壘砌而成。這種房子俗稱「木楞房子」或「木壘子」。一般分上下兩層,慧數豎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堆放雜物。

居室的佈局有一定格式:門朝東,靠門右方為火塘,用土石砌成,圍以木板 ,稱上火塘。兩邊搭寬約70釐公尺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在正對屋門的後牆下砌一與房屋等寬的大床,高約70釐公尺,上鋪木板。在大床的**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燒水畢拍做飯之用,習慣上稱下火塘。周圍設鋪位,左為男鋪,右為女鋪,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聊天、唱歌、睡覺。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邊吃邊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的火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

每遇親友來訪,好客的普公尺人也必先將客人匯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便奉茶獻酒,端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一碗拌有蔥、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熱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飯飽,甚至酩前大酊大醉。

普公尺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說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普米族小夥兒從訂婚到結婚都需要幹什么呢

到了第二天天明,女方要由弟弟親自扶上馬,且飲下 出村酒 然後才能到新郎家舉行婚禮。好不容易到了婚禮,婚禮上還有別的事情要做。首先,婚禮的主持人會拿著一根棍子,上面纏繞著彩色的布條,用這根棍子蘸上酥油,而後指點鍋灶 神臺和大門,最後還要在新郎新娘的頭上指點。然後他們還要敬鍋莊,敬完鍋莊之後,新郎新娘還...

蒙古族的歷史,蒙古族的歷史經歷

蒙古族的起源。據 史集 記載,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 額爾古納河畔山嶺 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 迭兒勒勤蒙古 蒙古祕史 和 舊唐書 記載 蒼狼...

党項族的歷史,西夏党項族的歷史

因為党項人建立的國家 西夏 被蒙古人滅族了,所以見不到了 歷史中的西夏党項人現在是屬於哪個民族?為什麼?如今的党項族早已絕跡,因為成吉思汗死時党項被蒙古滅族。據歷史考證,西夏党項人屬於西羌族的一支。最早關於党項人的記載源自漢朝,漢朝時的羌族分佈和覆蓋面積很廣,其中包括党項羌人,吐谷渾羌人等。而古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