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糝的做法,牛糝湯的做法和配料

時間 2022-02-16 09:00:06

1樓:活寶麥兜

以前經常會在街頭的小店子裡喝到糝湯——一種香辣可口的臨沂特色粥品。鮮香濃郁,熱辣不膩,每每喝完總是大汗淋漓直呼過癮。

也曾動過自己diy的念頭,可是搜到方子之後,不禁汗了一下……貌似很麻煩的說~~

那天做早飯時在甜沫裡隨手加了點調料,沒想到竟頗有糝湯神韻。

改良了一下下後,感覺味道竟真的有些直逼糝湯的熱辣鮮香而去了。

呵呵~~~最重要的是做法超級簡單吖~~

材料:麥米,雞蛋,超市裡買來的甜沫或是呼啦湯粉料,濃縮雞湯底料(或雞精),胡椒粉,花椒粉,姜粉

做法:1.麥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易於軟爛。

2.鍋內放入清水,濃縮雞湯底料,滾開後放入麥米熬煮。也可以使用液體雞湯,味道會更加濃郁。

3.待到麥米軟而不爛時,將甜沫湯料加入姜粉,花椒粉,胡椒粉,少許鹽(注:湯料裡已有鹽分),兌入涼水攪勻,倒入鍋中煮沸即可。

4.將碗內打入一枚雞蛋,攪勻,衝入煮滾的湯。

這時,一份濃香誘人的雞蛋糝湯便完成了,配上油條,燒餅,小籠包等,的確是一味很不錯的早點呢。

另附上臨沂糝湯的由來及做法吧:

「糝」在字典上有兩個讀音,一個是「sǎn」,意思是米飯粒兒,另一個是「shēn」,意思是穀類磨成的碎粒,但在臨沂方言中卻讀做「sà」,實際上就是一種用肉湯熬製的米粥。最早形成影響的是雞肉糝,現在已經發展到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製作豬肉糝,牛肉糝,羊肉糝等等,種類繁多,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為當地人所鍾愛,早晨喝糝是臨沂的傳統食俗,糝也因此而成為聞名全省的地方小吃。

相傳糝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唐朝傳入內地。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喝了此湯大加讚賞,問當地人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當地人也叫它「啥」湯。

糝湯尤其以臨沂、濟寧、徐州、濟南、棗莊等地為佳。

超級麻煩の做法:

現在臨沂做糝更加講究,對火候、時間、攪拌、工具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是頭一天選料,夜裡制湯,次日早晨才成糝。原料主要以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等為主,有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藥,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

有的糝鋪用料多達40多種。做糝用的鍋也不同於一般的鍋,它比一般的鍋要大幾倍,和普通鍋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頸,所謂的頸就是在鍋的上面用不鏽鋼圈出一個高50釐米的「脖子」,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跑香味。做糝的過程嚴格按程式進行,以做雞肉糝為例:

(1)、選淨肥老母雞10只(約18千克),大麥仁2千克,水70千克,蔥、姜、細藥料包、醬油、鹽、胡椒粉、味精、麵粉等各適量。(2)、將甑鍋加水,放入老母雞旺火燒沸,撇去浮沫。(3)、下入大麥仁、料包、蔥、姜小火煮2小時,雞熟撈出晾涼;雞肉撕成絲放碗中。

(4)、雞骨架放入鍋中同麥仁等小火煮2-3小時,撈出雞湯中的骨架、蔥姜、藥包,下入醬油、鹽、蔥姜水,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雞絲的碗中,澆入醋、香油即成(約200碗)。牛肉糝的主要配料及比例與雞肉糝基本相同,為了去羶,要增加一些香料。製作時用木柴燒開後改用文火熬4-8小時左右(根據肉的老嫩程度決定),製出的牛肉糝湯精而味濃。

製作羊肉糝時,頭天晚上把水燒開,將洗乾淨的羊肉入鍋(水開後將羊肉入鍋熬製出的湯清),煮2小時左右,撈出熟羊肉,下入麥米,開鍋後將爐火封閉,第二天凌晨將爐火捅開,開鍋後下入蔥姜,又開鍋後,將鹽、醬油、胡椒粉、五香粉攪勻一併入鍋,再開鍋,將麵糊下入煮熟。飲用或**時,將味精下入鍋中攪爛,碗中放熟羊肉片,澆上糝湯,點上香油和醋,方可食用。

其實,做糝的學問主要在湯上,許多糝鋪都是世代相傳,湯料都是百年老湯,可謂老湯裡面加新湯「湯湯不息」。另外,煮湯用的鍋蓋和柴火都有講究。做糝用的鍋蓋必須要用柏樹木做;燒湯的柴火也要用果樹木,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臨沂糝來。

據說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2樓:七號阿凡提

回答你好!最早的糝是用麥米做的。先將麥米在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柔軟易爛,然後用事先熬好的雞湯(可適量加水)熬煮。

煮到麥米軟而不失筋道湯汁濃稠的時候,加入姜和大量的胡椒粉,然後改用小火煮2-3小時,再將熬湯時煮熟的雞肉撕成細絲,將雞蛋打成糊狀放在碗裡,再在碗中放入榨菜、香菜、少量的香油、鹽、味精,將滾熱的糝直接衝入碗內即成.

牛糝湯的做法和配料

3樓:貫心弘建同

原料主要以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等為主,有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藥,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做糝用的鍋也不同於一般的鍋,它比一般的鍋要大幾倍,和普通鍋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頸,所謂的頸就是在鍋的上面用不鏽鋼圈出一個高50釐米,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跑香味。

麥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易於軟爛,鍋內放入清水,濃縮雞湯底料,滾開後放入麥米熬煮。也可以使用液體雞湯,味道會更加濃郁,待到麥米軟而不爛時,將甜沫湯料加入姜粉,花椒粉,胡椒粉,少許鹽,兌入涼水攪勻,倒入鍋中煮沸即可。將碗內打入一枚雞蛋,攪勻,衝入煮滾的湯即可。

4樓:高雅大氣很有笵

以前經常會在街頭的小店子裡喝到糝湯——一種香辣可口的臨沂特色粥品。鮮香濃郁,熱辣不膩,每每喝完總是大汗淋漓直呼過癮。

也曾動過自己diy的念頭,可是搜到方子之後,不禁汗了一下……貌似很麻煩的說~~

那天做早飯時在甜沫裡隨手加了點調料,沒想到竟頗有糝湯神韻。

改良了一下下後,感覺味道竟真的有些直逼糝湯的熱辣鮮香而去了。

呵呵~~~最重要的是做法超級簡單吖~~

材料:麥米,雞蛋,超市裡買來的甜沫或是呼啦湯粉料,濃縮雞湯底料(或雞精),胡椒粉,花椒粉,姜粉

做法:1.麥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易於軟爛。

2.鍋內放入清水,濃縮雞湯底料,滾開後放入麥米熬煮。也可以使用液體雞湯,味道會更加濃郁。

3.待到麥米軟而不爛時,將甜沫湯料加入姜粉,花椒粉,胡椒粉,少許鹽(注:湯料裡已有鹽分),兌入涼水攪勻,倒入鍋中煮沸即可。

4.將碗內打入一枚雞蛋,攪勻,衝入煮滾的湯。

這時,一份濃香誘人的雞蛋糝湯便完成了,配上油條,燒餅,小籠包等,的確是一味很不錯的早點呢。

另附上臨沂糝湯的由來及做法吧:

「糝」在字典上有兩個讀音,一個是「sǎn」,意思是米飯粒兒,另一個是「shēn」,意思是穀類磨成的碎粒,但在臨沂方言中卻讀做「sà」,實際上就是一種用肉湯熬製的米粥。最早形成影響的是雞肉糝,現在已經發展到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製作豬肉糝,牛肉糝,羊肉糝等等,種類繁多,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為當地人所鍾愛,早晨喝糝是臨沂的傳統食俗,糝也因此而成為聞名全省的地方小吃。

相傳糝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唐朝傳入內地。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喝了此湯大加讚賞,問當地人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當地人也叫它「啥」湯。

糝湯尤其以臨沂、濟寧、徐州、濟南、棗莊等地為佳。

超級麻煩の做法:

現在臨沂做糝更加講究,對火候、時間、攪拌、工具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是頭一天選料,夜裡制湯,次日早晨才成糝。原料主要以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等為主,有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藥,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

有的糝鋪用料多達40多種。做糝用的鍋也不同於一般的鍋,它比一般的鍋要大幾倍,和普通鍋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頸,所謂的頸就是在鍋的上面用不鏽鋼圈出一個高50釐米的「脖子」,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跑香味。做糝的過程嚴格按程式進行,以做雞肉糝為例:

(1)、選淨肥老母雞10只(約18千克),大麥仁2千克,水70千克,蔥、姜、細藥料包、醬油、鹽、胡椒粉、味精、麵粉等各適量。(2)、將甑鍋加水,放入老母雞旺火燒沸,撇去浮沫。(3)、下入大麥仁、料包、蔥、姜小火煮2小時,雞熟撈出晾涼;雞肉撕成絲放碗中。

(4)、雞骨架放入鍋中同麥仁等小火煮2-3小時,撈出雞湯中的骨架、蔥姜、藥包,下入醬油、鹽、蔥姜水,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雞絲的碗中,澆入醋、香油即成(約200碗)。牛肉糝的主要配料及比例與雞肉糝基本相同,為了去羶,要增加一些香料。製作時用木柴燒開後改用文火熬4-8小時左右(根據肉的老嫩程度決定),製出的牛肉糝湯精而味濃。

製作羊肉糝時,頭天晚上把水燒開,將洗乾淨的羊肉入鍋(水開後將羊肉入鍋熬製出的湯清),煮2小時左右,撈出熟羊肉,下入麥米,開鍋後將爐火封閉,第二天凌晨將爐火捅開,開鍋後下入蔥姜,又開鍋後,將鹽、醬油、胡椒粉、五香粉攪勻一併入鍋,再開鍋,將麵糊下入煮熟。飲用或**時,將味精下入鍋中攪爛,碗中放熟羊肉片,澆上糝湯,點上香油和醋,方可食用。

其實,做糝的學問主要在湯上,許多糝鋪都是世代相傳,湯料都是百年老湯,可謂老湯裡面加新湯「湯湯不息」。另外,煮湯用的鍋蓋和柴火都有講究。做糝用的鍋蓋必須要用柏樹木做;燒湯的柴火也要用果樹木,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臨沂糝來。

據說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以肥牛羊肉、母雞肉為原料,配以大麥麥仁、大料、蔥、姜、辣椒、胡椒、味精、食鹽熬製而成。其製作方法是:頭一天晚上將白條雞、牛羊肉洗淨,濾去血水,放入套在鍋上的木筒內,再將水燒開,然後放入大麥麥仁、蔥、姜、大料(包括花椒、元茴、丁香、草果、草蔻、三代、桂皮、良姜等,裝入袋內)、辣椒(另裝入袋內),煮4小時後,改文火再煮1-2小時,燜緊蓋嚴,不能跑氣。

第二天早上再將煮好的湯鍋燒開,兌入適量開水及芡汁,滾鍋後放味精、胡椒即成。食用時,用長把勺盛入碗內,淋上香油,湯麵上撒一把韭黃或蒜苗花。此湯經反覆煮熬,不腥不羶,鮮美可口,香味俱佳。

它吃肉不見肉,原湯原味,濃香誘人。由於此湯以多種肉類為主,又加以數種配料,熱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別受人歡迎。糝的用肉,古代僅用牛、羊肉,傳入內地後兼用雞、鴨肉,後來漢族人又製作了豬肉糝。

其中以雞肉糝味道最佳。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油餅、蒸餃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功效。

糝湯的做法,臨沂糝湯的做法

糝湯的做法是 主要以肥牛羊肉 母雞肉為原料,配以大麥麥仁 大料 蔥 姜 辣椒 胡椒 味精 食鹽熬製而成。其製作方法是 頭一天晚上將白條雞 牛羊肉洗淨,濾去血水,放入套在鍋上的木筒內,再將水燒開,然後放入大麥麥仁 蔥 姜 大料 包括花椒 元茴 丁香 草果 草蔻 三代 桂皮 良姜等,裝入袋內 辣椒 另裝...

喝糝湯的好處,臨沂糝湯的做法

糝湯可以強身健體,對人體具有補中益氣 溫中補陽 健脾養胃 美容養顏 祛風溼 治心腹冷痛 通氣消渴 之功效。糝湯熱喝,濃香撲鼻,氣味誘人,尤其是在早上喝,感覺更為濃厚。中午喝,能夠開胃,增強食慾。晚上喝有安神之功效。酒後食之,酒醒養胃,給您輕鬆舒服的感覺。糝湯的食材中,雞肉含有維生素 蛋白質 脂肪 鈣...

臨沂糝湯的做法

做法 1 大麥仁250克洗淨,用清水浸泡回軟 淨老母雞10只清洗乾淨,焯水。2 取一大鍋,放入清水 25千克,大火燒開,放入雞和大麥仁,大火燒開,改小火熬煮3 4小時,將雞撈出,將雞肉撕成小細條。3 鹽 蔥米各750克,姜米1500克,五香粉 黑胡椒粉各150克,醬油1千克提前調拌均勻 麵粉5千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