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的由來,雨的來歷是什麼

時間 2022-12-29 20:20:04

1樓:好學者百科

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2樓:基業長青通天下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進入雨水節氣,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節氣後,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降雨逐漸增多,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

24節氣雨水的由來是什麼?

3樓:數碼小靈通

雨水節氣的由來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雨水節氣的特點

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此同時,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並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既不甘退出主導的地位,也不肯收去餘寒。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

可是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段時間候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已進入氣候上的春天。

雨水的來歷

4樓:匿名使用者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裡第二個節氣,因為在這時期是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的時候,所以為了反映降水情況就將這個節氣稱為「雨水」。

在雨水節氣,天氣轉暖,下雪的次數變少了,下雨的次數變多了,植物會趁著這一場場雨吸收水分,開始發芽生長。農作物也不例外,麥苗、油菜等都開始拔高,這時期要是水分適量,農作物的生長勢頭會特別好,這一年的豐收就有了一個好開始。

這時候也是嫁接果樹、植樹造林的時候,因為萬物剛剛開始萌動,降水量也多,但是春雨雖然下的次數多,但都是「綿綿春雨」,不會像夏天的暴雨一樣量大又急,很適合澆灌剛剛嫁接和新種的樹木。

民間諺語裡就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這就足見雨水的時候,雨水有多麼珍貴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雨水是24節氣之一,根據季節特點而定!

雨的來歷是什麼?

6樓:清溪看世界

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小水滴們要變成雨滴落到地面,其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若雲體內水汽源源不斷得到**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這種凝結過程將繼續,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之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

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毫米,最大也只有0.

0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託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

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雨的成因多種多樣,它的表現形態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細雨,有連綿不斷的陰雨,還有傾盆而下的暴雨。雨水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雨水節氣的由來

7樓:天枰海燕

雨水是全年的第二個節氣,緊隨著立春的腳步而來。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因此,「雨水」意味著春風逐漸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連北方的空氣也開始變得溼潤,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氣象學角度來說,「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一般能夠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此時,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及時灌溉,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二十四節氣雨水來歷

8樓:青山共風雨

二十四節氣—雨水,雨水的由來。

雨水節氣的由來與民俗是什麼?

古箏的由來,古箏的來歷是什麼?

李雲龍飛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 今陝西一帶 史稱秦箏。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周遍不少地區。中國古箏藝術從文獻上看,最早在 史記 李斯列傳 中便提到 擊築彈箏 這是第一次出現 箏 字,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箏既善於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樂章。古人曾用 ...

年的由來是什麼,年的來歷是什麼

呼英沅 年的由來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 年 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 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 年 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

葡萄的來歷是什麼?葡萄的由來是什麼?

葡萄的來歷是從野生的葡萄植物經過人工的選擇和選育,才形成現在的商品葡萄,它的來歷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葡萄原產亞洲西部。我國的葡萄歷史上是從西域傳入種植來的。現在一般認為葡萄原產於歐洲 西亞和北非一帶。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里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