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颻 yáo 《形》 隨風搖動。
如:颻颻(搖揚不定的樣子);颻判寬颺(風徐徐飄拂而來;風吹動枝葉的樣子。) 例如《洛神賦》中「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又如《長恨歌》中「鄭臘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喊衝滑。」
2樓:注_銷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
洛神賦中「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的原句是什麼?
3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原句應是: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意思是:她時隱時現像輕雲籠月,浮動飄忽似迴風旋雪。
出處:《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
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戚慧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在恍惚之際看到洛神佇立山崖;
第二段寫洛神容儀服飾之美;
第三段寫作者愛慕洛神既識禮儀又善言辭,雖相互贈答,但擔心遇合受阻;
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後將來而未至的情狀和舉動;
第五段寫洛神來臨扈從之多,終以人神道殊,含恨離去;第亂亮六段寫洛神去後作者對顧望思慕不忍離去的深情。全賦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出自**?
4樓:奶黃愛吃啵啵魚
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出自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洛神賦》。
原文: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創作背景:
曹植在詩歌和辭賦創作方面有傑出成就,其賦繼承兩漢以來抒情小賦的傳統,又吸收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為辭賦的發闢了乙個新的境界。
洛神賦》為曹植辭賦中傑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但終因「人神殊道」無從結合而惆悵分離。
影響:
洛神賦》可以看作是漢代鋪排大賦向六朝抒情小賦轉化的橋樑,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到了南宋和元明時期,一些劇作家又將其搬上了舞臺,汪道昆的《陳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齣。
5樓:網友
這句話的意思是,她隱隱約約的樣子好像雲彩輕輕地遮住月亮,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是描寫洛水女神樣子的詩句。
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洛神賦》,原文如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譯文: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遊動的蛟龍。
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隱隱約約的樣子好像雲彩輕輕地遮住月亮,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
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下一句
6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此句出自曹植的《洛神賦》,部分原文是: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lù)波。
參考譯文:我說:「她長得體態輕盈柔美象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象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無象薄雲輕輕掩住了明月,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遠遠望去,明亮潔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公升起的太陽,靠近**,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
總之是曹植用很華麗的詞藻來形容乙個女子的美麗,傳說文中這個女子就是他的嫂子甄氏,但是單從文學方面來講,這篇賦寫的是相當的華美。
因為傳說《洛神賦》就是為了悼念甄氏而寫,所以《三國殺online》中,甄姬的配音全部臺詞都出自《洛神賦》。
洛神賦是誰寫的 洛神賦是誰的作品?
洛神賦 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在恍惚之際看到洛神佇立山崖 第二段寫洛神容儀服飾之美 ...
洛神賦圖的作者是誰,《洛神賦圖》是誰的作品??
田小德 洛神賦 原文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曹植這十六個字一出,洛神之美便立刻一冼鉛華,脫俗為另一境界。洛神的嫵媚與妖嬈,洛神的聖潔與飄逸,不過是詩人心目中美的幻化形式。人類對美的追求是不可阻擋的,洛神之美就是憑藉曹植的傳神之筆,穿越了千年的時空隧道,折身射到今天。洛神賦圖,是東晉...
如何評價曹植的《洛神賦》 曹植的《洛神賦》寫了什麼
洛神賦 為曹植辭賦中傑出的作品。作者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但終因 人神殊道 無從結合而惆悵分離。對 洛神賦 的思想 藝術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極高的評價,最明顯的是常把它與屈原的 九歌 和宋玉的 神女 諸賦相提並論。其實,曹植此賦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 湘君 湘夫人 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