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川東到海
點絳唇拼音版如下:
diǎn 絳 jiàng 唇 chún· 蹴 cù 罷 正明bà 秋 qiū 千 qiān
宋sòng) 李 lǐ 清 qīng 照 zhào
蹴 cù 罷 bà 秋 qiū 千 qiān, 起 qǐ 來 lái 慵 yōng 整 zhěng 舉州告纖 xiān 纖 xiān 手 shǒu。 露 lù 濃 nóng 花 huā 瘦 shòu, 薄 bó 汗 hàn 輕 qīng 衣 yī 透 tòu。
見 jiàn 客 kè 入 rù 來 lái, 襪 wà 剗 chǎn 金 jīn 釵 chāi 溜 liū。 和 hé 羞 xiū 走 zǒu, 倚 yǐ 門 mén 回 huí 首 shǒu, 卻 què 把 bǎ 青 qīng 梅 méi 嗅 xiù。
原文。點絳唇·蹴罷鞦韆 (宋)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蕩完鞦韆,慵跡汪倦地起來整理一下纖纖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花兒含苞待放,因蕩過鞦韆涔涔香汗滲透著薄薄的羅衣。
忽見有客人來到,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卻要嗅嗅門前的青梅以此掩蓋。
點絳唇拼音版古詩
2樓:蝕花墨羽
點絳唇拼音版古詩如下:
diǎnjiàngchún點絳唇。
lù xià fēng gāo,jǐng wú gōng diàn shēng qiū yì。huà táng yán qǐ。yī qǔ chéng zhū zhuì。
露下風高,井梧宮簟生秋意。畫堂筵啟。一曲呈珠綴。
tiān wài háng yún,yù qù níng xiāng mè yān qǐ。duàn cháng shēng lǐ。liǎn jǐn shuāngé cuì。
天外行雲,欲去凝香袂。爐煙起。斷腸聲裡。
斂盡雙蛾翠。
此詞,屬存疑之作,若確為易安作品,當為清照早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上片蕩完鞦韆的精神狀態衡友。詞人不寫盪鞦韆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鞦韆」以後一剎那間的鏡頭。
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盪鞦韆時的情景,羅衣輕颺,像燕子一樣地空中飛來飛去雀缺,妙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鞦韆上下來後,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
纖纖手」 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藉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咐歲槐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
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於盪鞦韆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恰如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春天的早晨,地點是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鞦韆後的神態。
點絳唇怎麼讀
3樓:司澤南聿
點絳唇讀音是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詞牌名,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等。以馮延巳詞《點絳唇·蔭綠圍紅》為正體,雙調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另有四十一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的變體。
代表作有蘇軾《點絳唇·紅杏飄漏譁尺香》等。
調名用南朝江淹《詠美人春遊詩》:「江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蕷。不知誰家子,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行人成息駕,爭擬洛川神。」元《太平樂府》注「仙呂宮」。
高拭詞注「黃鐘宮」。《正音譜》注「仙呂調」。
宋王禹稱詞名「點櫻桃」。王十朋詞名「十八香」。張輯詞有「邀月過南浦」句,名「蘆畝南浦月」。
又有「遙隔沙頭雨」句,名「沙頭雨」。韓淲詞有「更約尋瑤草」句,名「尋瑤草」。在京劇中,《點絳唇》又通稱為「點將」,用於元帥公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為了表現場面的巨集大和增強氣氛。
此調馮延巳一首為創調之作,其他唐五代詞人不用此調。宋人用此調者極多,汪詞與馮詞格律相同,為宋人通用之體。汪詞是名篇,南宋初年黃公度和作序雲:
汪藻彥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內不自得,乃賦詞雲……公時在泉南籤幕,依韻作此送之。」
或傳此詞為蘇過作,乃誤。此調九句,七句用韻,用仄韻,韻密;主要句式為四個四字句,此外三個五字句,乙個七字句,乙個三字句:這樣構成此調平緩凝重,適於表達苦澀情緒。
蘇軾五首用以酬贈、寫景和節令,表情亦苦澀,如「箏聲遠。鬢雲吹亂。愁入參差返高雁」,「山無數。
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點絳唇》的漢語拼音··
4樓:尚永修答鳥
點絳唇》李清照。cùbà
yōngxiān蹴。罷。
秋。千,起。來。慵。
整。纖。纖。手。
指女子細而柔嫩的手)lùbó
露。濃。花。瘦,薄。汗。輕。
衣。透。wàchǎn
chāi見。有。人。
來,襪。鏟。金。釵。
溜,和羞走。yǐxiù
倚。門。回。首,卻。把。青。
梅。嗅。註解:乙個身軀嬌小,輕衣透出香汗,剛下鞦韆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累態可掬的嬌美形象,呼之欲出。
活潑的少女忽然發現有人來了,她匆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著襪子,害羞地朝屋裡跑去,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但是害羞的她只跑到門邊,「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青春的羞澀,青春的可愛,總會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點點滴滴的美好記憶,恍惚間已由把青梅嗅的少女長為人婦,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特定的幸福,和羞走,和羞走,我們幾時再可見到和羞走的少女呢?
曾幾何時,只喜歡光與影的結合,坐在夕陽下,翻看手中的速寫本,大千世界都融入其中,連珍愛的青春也在裡邊了,只是,只是都用一種格調出現,那就是鉛灰色,原來就是最最普通的鉛灰色,也有如此燦爛的青春,我又何必茫然什麼呢?
因為字音的音調很麻煩,我只寫了重要字詞的音調,希望不要介意!~
o(∩_o~
5樓:匿名使用者
點絳唇 dian三聲 jiang 四省chun二聲。
李賀的點絳脣
點絳脣 桃源 宋代 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譯文醉酒後蕩著小船,任流水引著輕舟飄向花草深處。現實世界的名利纏身,不能解脫,沒有辦法在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煙水茫茫,籠罩在夕陽的餘暉裡。兩岸重巒疊嶂,晚風吹來,落花如雨,竟...
翻譯《點絳唇 海上歸來》全文
一 原詞。海上歸來,鬢毛枯似經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園池小。三子犁鋤,三婦供蘋藻。村居好。兔園遺稿,是我傳家寶。二 翻譯。從海上打魚回到家中,型灶兩鬢的毛髮乾枯得就像被霜打的野草。家裡貧瘠的土地不多,茅屋 院子 池塘都很小。三個兒子負責耕種田地,三個兒媳負責採集祭祀的蘋藻。在山野小村住著真好,可以寫一...
汪藻的點絳脣首聯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下片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
維 他命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汪藻的點絳脣首聯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下片抒發了詞人 汪藻的點絳脣,下片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境?汪藻的點絳脣,下片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 此詞上片著重寫景。寒夜新月,山銜北斗,搔首悵望,梅影橫窗。下片著重寫回人。歸夢濃於酒 答,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