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的滷水怎麼做?怎麼做點豆腐的滷水

時間 2023-05-26 20:30:02

1樓:匿名使用者

北豆腐又稱滷水豆腐,顧名思義它的成型劑是滷水,相比南豆腐質地要堅實一些,切面也不如南。

滷水。製作豆腐用的滷水,又稱鹽滷或苦鹵。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

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有毒。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

滷水是我國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劑,濃度一般。be』(波美度)。

滷塊溶於水亦稱滷水。作凝固劑用時,濃度一般為。

be7,用量為原料大豆重量的2%~。濃度一般為18。

be』~,用量為原料大豆重量的2%~。

製作滷製豆製品的汁液,主要由食鹽、醬油、糖、味精和其他調味料熬製而成。

豆腐細滑。隨著食品市場的豐富,現在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選擇。

1.幹豆揀去雜質和不太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4-16小時,至完全泡發。

2.準備好千克清水。

3.把適量的黃豆加入食品加工機中,再放入適量的水,打成漿倒出用過濾包過濾,豆渣加水重複一次。依次把所有的豆漿都加工好。

4.過濾好的豆漿放入大鍋內。

5.濾出的豆渣放入冰箱儲存,可以蒸饅頭、烙餅。

6.鹽滷稱量好。

7.加入2-3倍的水攪拌至融化。

8.豆漿放在火上燒開。

9.把表面的浮沫撇去,煮3開,關火。

10.鍋內加入1千克涼水。

11.豆漿的溫度降至80度左右。

12.用勺分次將滷水倒入鍋內,由下向上快速攪拌幾下。

13.**加熱燒開,直到出現豆花。

14.豆腐模具鋪好打溼的豆包布。

15.把豆花舀進模具中。

16.用豆包布把豆花包好。

17.加好蓋子。

18.上面放重物壓30分鐘左右。

19.開啟模具蓋子。

20.脫模即可。

菜譜小貼士:

1、豆子要完全泡發。

2、豆渣濾出的越多,豆腐越細膩。

3、壓的時間越長,豆腐含水率越低。

怎麼做點豆腐的滷水

2樓:廖明明

點滷用鹽滷或石膏,鹽滷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

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

滷水用量按黃豆200g、鹽滷6g、水2000ml的比例新增。

3樓:網友

準備材料:黃豆、滷水。

2、取出將泡好的豆子,將其磨成漿。

3、放入大鍋,最好用柴燒火,因為這樣的好吃。

4、豆漿燒開後,扯火,放置,涼半小時。

5、不斷把滷水滴進盛有豆漿的勺子裡,勺子慢慢在鍋內轉動,直到感覺勺子在鍋裡推不動即可,蓋上鍋等半小時。

6、然後準備篩子和包袱,將包袱鋪在篩子上面。

7、把豆腐腦倒進來,用包袱蓋好,控水,等待20分鐘後即可完成。

4樓:可以

1.泡豆 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將大豆洗淨,在春秋季水溫10oc—20oc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oc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oc,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

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幹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

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儘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於不再像用滷水、石膏作凝固劑生產豆腐那樣還需壓榨成型,所以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決定了成品內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幹豆的比例是3—4:

1,做嫩豆腐時水與幹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儘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衝洗出來。

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鏽鋼制的煮漿桶裡,用蒸氣將漿煮至60oc-70oc時放人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鐘—5分鐘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漿進行冷卻,降溫至 35oc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 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

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間保溫 20分鐘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

如生產盒裝內脂豆腐,需配備灌裝封口機。

5樓:社會觀察員果果

滷水的製作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製作豆腐時,留下的水到入水缸中,然後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一天就可以了。

第二種方法是用豌豆的麵粉1000克,,加入2000千克的溫水,然後放入溫暖的地方發酵一天就可以了。

這兩種水都可以點豆腐。也就是滷水(北方的人叫江水)。

製鹽後的母液加工而成。兩種市場都可買到。

豆本身含鈣量並不算高,100克幹大豆只有191毫克的鈣。把大豆加工成豆腐以後,要加7—8倍的水,而100克豆腐的鈣含量竟然能達到 164毫克。這是因為豆腐裡有相當大一部分鈣是在加工過程中新增進來的。

做豆腐時點滷用的滷水或石膏叫做凝固劑,裡面含有許多鈣離子。豆腐、豆腐皮、豆腐乾等豆製品的最終鈣含量還與凝固劑的使用量有關,所以「老」豆腐(新增凝固劑較多)的鈣含量要多於「嫩」豆腐(新增凝固劑較少)

滷水是天然形成的,經過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或者滷粉。使用的時候需要研磨化開。以為是在製作,其實是調配濃度,化開滷塊。

6樓:可樂吧

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有毒。

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是我國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劑,能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凝膠,把水分析出來。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諺語云: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用鹽滷作凝固劑製作豆腐時,濃度一般為18~22°be′,用量約為原料大豆重量的2%~。

豆腐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於中國,在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島也很普遍。豆腐是我國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

7樓:好奇魏先生

俗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那麼這個滷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一,鹽滷,氯化鎂;二,石膏滷,硫酸鈣。

8樓:匿名使用者

大概環節都說了,都沒說磨好的豆子要過濾掉豆渣。

9樓:匿名使用者

去食品新增劑店買點石膏,加水就ok

做豆腐的滷水怎麼做的

10樓:乾萊資訊諮詢

做法如下:1、把黃豆洗好,泡一整天。

2、泡好的豆子,磨成漿。

3、放入大鍋(最好用柴燒火,這樣做的比較好吃)。

4、豆漿燒開後,扯火。

5、涼半小時左右。

6、澆滷。把幾滴滷水滴進盛有豆漿的勺子裡,那勺子慢慢在鍋內轉動,過幾分鐘再加一勺,直到感覺勺子在鍋裡推不動,就差不多了,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左右。澆好滷,蓋上鍋等半小時。

7、準備篩子和包袱。

8、把豆腐腦倒進來,用包袱蓋好,控水。上面也可以放稍微重一點的東西,水下的快。

9、等20分鐘後即可成型。

做豆腐的滷水怎麼製作

11樓:

親,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做豆腐的滷水製作方法為: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滷水,就是海邊鹽田,海水抽上來能曬出鹽時的水,點出的豆腐有一種香味,可豆漿水有點苦,在三十年前,老農會在鹽鹼地裡鋤劃冒鹽鹼的土曬乾,然後挖坑鋪莆席,下面放個管,上面放鹽土,滷水製成,然後曬曬曬,出鹽時就可以點豆腐了。希望幫助到你哦。

怎麼做豆腐,怎麼做點豆腐的滷水

豆腐的製成 製作方法 1.原料處理。取黃豆5公斤,去殼篩淨,洗淨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 5小時,夏天2.5 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將生紅石膏250克 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 30克 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 以用錘子輕...

怎麼滷豆腐,怎麼做點豆腐的滷水

做法。原料。廣東黃豆腐 10塊 豬排 300克 白糖 40克 醬油 75克 清湯 600克 製作過程。一 將黃豆腐完整地放在冷水鍋裡,蓋好鍋蓋,用旺火煮到豆腐出現許多小孔。形如蜂窠狀時取出。必須用冷水煮,並加蓋,否則豆腐不會起孔。二 將豬排用開水川一下,以拔去血水。三 起淨乾鍋,將豆腐放入,再將豬排...

做豆腐的滷水怎麼做?做豆腐的滷水怎麼製作

做法如下 1 把黃豆洗好,泡一整天。2 泡好的豆子,磨成漿。3 放入大鍋 最好用柴燒火,這樣做的比較好吃 4 豆漿燒開後,扯火。5 涼半小時左右。6 澆滷。把幾滴滷水滴進盛有豆漿的勺子裡,那勺子慢慢在鍋內轉動,過幾分鐘再加一勺,直到感覺勺子在鍋裡推不動,就差不多了,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左右。澆好滷,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