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七)
1樓:得書文化
13、稍豁溫衾。
這個故事應該是二十四孝故事中最廣為人知的乙個了,作為中華少年啟蒙讀物三百千之首的三字經就提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故事的主人公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不過話說小孩子真的是天生小暖爐啊,冬天誰用誰知判廳道。
而且黃香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纖衝頃災民,這才是真正的孝順榜樣。
14、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公尺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
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裡?」蔡順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鬥白公尺,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不過要我說那個赤眉軍首領才是真正的孝子,不信你看看電視劇集上哪個被攔路搶劫的不是號稱上有八十歲老母?有幾個起到效果了?如果不是赤眉軍首領有做孝子的毀陸追求,蔡順估計早就gg了。
「二十四孝故事」是指什麼?
2樓:七色彩虹之毛毛
答:一、二十四孝圖主要講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二、《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
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蹟,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十四孝圖》中孝道故事有哪些,《二十四孝圖》裡的孝道故事有哪些?
魚兒讀書會擺尾 現在被人們所熟知的 二十四孝圖 是指元人郭居敬編撰的 用以宣揚孝道的書籍,又稱為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 郭居敬遴選出歷史上二十四個孝子的事蹟,配上簡短的詩文對它們加以闡釋和歌頌,這種形式通俗易懂,容易被人們識記,因而很快就流傳開來並逐漸成為民間蒙學讀物。二十四孝圖 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歷史...
誰能給我講講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是哪二十四孝啊?
二十四孝說的都是對的嗎 1.有悖。據考證,二十四孝最初是元代一個叫郭守正的人整理的古人關於孝道的故事,到清朝的時候,被推崇為 孝 的主流典範,更成為儒家孝文化的縮影。二十四孝裡的很多故事,宣揚的並不是傳統的儒家觀念,甚至跟儒家觀念相悖,但卻一直流通下來,是為什麼呢?孔子說,事實上確實是有很多耳熟能詳...
關於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關於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
南皎月 二十四孝 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