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其」什麼時候作為指示代詞,什麼時候指代具體事物

時間 2021-05-07 19:59:14

1樓:子房志亡秦

這個問題要看前文

前文中有提到某事物,後文再用「其」,就是代指前文提到的具體事物

文言文中的「是」 如何判斷它表指示代詞「是」,還是表判斷的「是」那?

2樓:文以立仁

需要看它在文中的語法功能才能判斷它的語法意義。

如:「吾作此

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我寫這封信時,還是世上的活人。這裡屬於表判斷的關係詞,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它在句子中充當謂語中心詞:什麼是什麼。

再如:「是說也,人常疑之。」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這裡屬於代詞,這、這種。它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的定語。

3樓:匿名使用者

結合語言環境就能判斷

跪求文言文中「之」作為指示代詞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詞有那些?

4樓:

第三人稱代詞 上古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很不發達。嚴格地講,上古漢語之中並沒有與現代漢語「他」完全相當的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之」、「其」、「厥」、「彼」等雖然可以充當,但指示性仍很強。

因此,先秦漢語中,第三人稱代詞很少作主語。現代漢語中需要...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5樓:乞丐碗裡的包子

文言文中的「之」不止一個意思

作為動詞有「到,往」的意思

作為代詞可做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也可做只是代詞,意識是「這」

還可以做助詞

6樓:文以立仁

「上」在文言文中的意義大多與現代漢語相同,不需要解釋。不同之處主要有:

1、做名詞(代詞),專指皇帝。這在史書中最常見。結合前後的文字可一看就知。如「以達上聽」,就是要讓皇帝聽得到。

2、做動詞,給皇帝寫報告、請示。如上書、上奏、上疏。這個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也用,但指的是上級,如上報。

文言文中「之」作為指示代詞的句子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代詞什麼意思

跪求“之”“為”“以” 觀”“其”“於”“時”在各種文言文中

觀,gu n 看,察看 視覺。對事物的看法,分為心觀與眼觀。觀 gu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3n 道教徒的活動場所 說文 曰 觀,諦視也。莊子 人間世 觀者如市。易 繫辭下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形聲。從見,雚 gu n 聲。本義 仔...

「其」在文言文中的常見意思!!求

海海海海 其q 副 1 也許 大概 perhaps probably 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 左傳 隱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國語 晉語 齊國其庶幾乎。明 宗臣 報劉一丈書 齊其庶幾乎。其一旦將以不敬之民而驅之戰。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當,可 can m...

文言文中 之 為 其,分別是什麼意思

之,是助詞,基本上都是 的 的意思。個別情況有做動詞的時候。為,是助詞,基本上都是 給 的意思。其,是代詞,基本上都是 他 她等上文提到過的人或物 汐嶼 之 1代詞 2被二 為 1做 作為 充當 變成 成為 2被3因為 三 其 1代詞 2加強語氣 陶都茶客 意思較多,須聯絡上下文看。文言文中 之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