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山村情懷
《送友人出塞》是由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編寫的一首詩詞。講述了送友人出塞時的風景與心情。
姚鵠《送友人出塞》原文
送友人出塞①
吳偉業。魚海②蕭條萬里霜,西風一哭斷人腸。勸君休望零支塞,木葉山頭是故鄉。
此去流人路幾千,長虹亭外草連天。不知黑水西風雪,可有江南問渡船?
註釋
友人因罪流放寧古塔城(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辭官歸鄉不久的詩人,在吳江垂虹亭置酒相送。
魚海:即"捕魚兒海",遠在塞北內蒙古之境。
零支塞:友人出關必經邊塞,在今河北遷安縣西。
姚鵠《送友人出塞》翻譯
捕魚海寂寞冷落萬里都是白霜,西風開始吹響的時候能使人愁斷了腸。勸告你走出去後不要回望零支塞,木葉山頭就是你的故此亂神鄉。
發配的人這一走道路有幾千裡地,長虹古亭的外面荒草連線遠處的天際。不知道黑龍江邊西風吹拂的雪花中,會不會有江南那樣的喊渡船的景象。
作者簡介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
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彙》、《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
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後生"。唐人交遊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遊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遊歷登臨之作。
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森虧。
配套練習
1)當陪搭友人離去時,詩人本該勸他回望故鄉,卻斷然勸他"休望",豈非太不合情理?為什麼?
答:途中的回望,令他在孤身天涯中,更增幾分鄉關日遠、一去難返的哀慨和絕望。詩人的勸慰,正是深切地把握了友人出塞時的悽絕心態。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2)詩中友人尚未離去,但離後景象已在眼前。這是一種什麼景象?運用什麼手法表現的?
答:這是一種出塞途中的淒涼景象:在草木蕭條的魚海畔,在寒冽的塞外霜天下,正蹣跚著乙個孤獨的身影。
更從西風如泣中,渲染那流徙天涯的"斷腸"之悲。主要運用虛擬筆法。
2樓:金融梁老師
譯文:都城春天來了,寒梅在枝頭綻放,內心滿是離愁別恨即使喝醉了也揮之不去。腔鉛隱不忍分別卻又無法挽留,你這次出行應該又得隔一年才回激鬧來,邊塞的殘陽將要落入大河之中,兇猛的大雕向西飛入天際,捲起的雪花像疾飛的飛蓬飄落馬上,你道德純淨完備不忘向清塞學習,大家都說您擁有輔助君王的伍廳才幹。
薛能《送友人出塞》原文及翻譯賞析
3樓:夢之緣文化
榆型賣關到不可,何況出榆關。春草臨岐斷,邊樓帶談餘日閒。人歸穹帳外,鳥亂廢營間。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還。 詩詞作品卜侍逗:送友人出塞
送人出塞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4樓:遠景教育
作者] 楊凝 [朝代] 唐代。
北風吹雨雪,舉目已悽悽。
戰鬼秋頻哭,徵鴻夜不棲。
沙平關路直,磧廣郡樓低。
此去非東魯,人多事鼓鼙。
楊凝,男,唐朝時期人物,字懋功,虢州弘農人。生年不詳,約卒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嫌並信。代表作《新唐書藝文志芹輪》傳於世。
唐昌觀玉蕊花。
柳絮。 送別。
送客歸淮南。
於鵠《出塞》原文及翻譯賞析
5樓:海獵
蔥嶺秋塵起,全軍取月支。山川引行陣,蕃漢列旌旗。轉戰疲兵少,孤城外救遲。
邊人逢聖代,不見偃戈時。微雪軍將出廳銀,吹扮喊宴笳天未明。觀兵登古戍,斬將對雙旌。
分陣瞻山勢,潛兵制馬鳴。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單于驕愛獵,放火到軍城。
乘月調新馬,防秋置遠營。空山朱戟影,寒磧鐵衣聲。度水逢胡說,沙陰有伏兵。
詩詞作品:出塞詩詞作滲敬者:【 唐代 】於鵠
賈島《送友人遊塞》原文及翻譯賞析
6樓:成大文化
飄蓬多塞下,君見益潸然。迥磧沙銜日,長河水接天。夜泉行客火,曉戍向京煙。少結相思恨,佳期芳液粗草前。 詩詞作品:送友人扮胡遊塞
李白送友人翻譯,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譯
送友人。李白 唐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譯文。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牆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盪,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浮雲像遊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頻頻...
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譯
送友人原文及翻譯如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譯文 青山橫臥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環繞著東城。在此我們一道握手言別,你象蓬草飄泊萬里遠征。遊子心思恰似天上浮雲,夕陽餘暉可比難捨友情。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佚名《東山》原文及翻譯賞析
東山原文及翻譯註音 東山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我徂東山,慆慆...